移动车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26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移动车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车辆遮挡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移动车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只能单独做手动,或者单独全自动,单独全自动其缺点是当遇到没电,电子故障或者遥控器丢失的时候,产品就没有办法正常使用,会给用户带来操作的诸多不便;而单独手动移动车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需要全程手动撑开和收起,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兼备手动和自动操作的移动车篷。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车篷,包括推动机构、交叉杆伸缩支架、销杆和伞面;伞面连接于交叉杆伸缩支架;推动机构包括动力座和推杆;交叉杆伸缩支架中心下端活动连接动力座;交叉杆伸缩支架包括下连接件;当下连接件上移或下移时,交叉杆伸缩支架折叠收起或伸展开;销杆可拆卸的连接下连接件和推杆,限位下连接件和推杆;当销杆未移除时,动力座带动推杆向上或向下竖直移动;当销杆移除时,推杆受外力向上或向下竖直移动。

进一步地,销杆一端设置有拉环,另一端设置有卡销。

进一步地,交叉杆伸缩支架还包括长侧伸缩骨架、短侧伸缩骨架、上连接件和拉动杆;长侧伸缩骨架和短侧伸缩骨架均为交叉折叠伸缩结构;长侧伸缩骨架和短侧伸缩骨架均以连接推动机构一端为根部;长侧伸缩骨架根部的两根交叉的支杆分别活动连接推动机构的下部和上连接件的下部活动连接;短侧伸缩骨架根部的两根交叉的支杆分别活动连接推动机构的上部和上连接件的上部活动连接;拉动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下连接件和长侧伸缩骨架中活动连接推动机构的支杆;当推杆带动下连接头上移或下移时,长侧伸缩骨架带动上连接头上移或下移。

进一步地,长侧伸缩骨架设有至少4个,长侧伸缩骨架分两组,两组长侧伸缩骨架数量分别为至少2个,两组长侧伸缩骨架相对设置;短侧伸缩骨架设有至少2个,短侧伸缩骨架分两组,两组短侧伸缩骨架数量分别为至少1个,两组短侧伸缩骨架相对设置;推动机构为移动车篷中心。

进一步地,长侧伸缩骨架均分别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交叉转动连接;长侧伸缩骨架由依次相交并转动连接的支杆构成;第一支杆位于长侧伸缩骨架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上连接头;第二支杆位于长侧伸缩骨架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机构;拉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杆;当推动机构带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端部靠近时,长侧伸缩骨架伸展;当推动机构带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端部远离时,长侧伸缩骨架收缩。

进一步地,短侧伸缩骨架均分别包括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交叉转动连接;短侧伸缩骨架由依次相交并转动连接的支杆构成;第三支杆位于短侧伸缩骨架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上连接头;第四支杆位于短侧伸缩骨架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机构;当推动机构带动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端部靠近时,短侧伸缩骨架伸展;当推动机构带动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端部远离时,短侧伸缩骨架收缩。

进一步地,长侧伸缩骨架设有4个,两个长侧伸缩骨架为一组,共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长侧伸缩骨架以推动机构为中心对称设置,两组长侧伸缩骨架对称设置;短侧伸缩骨架设有2个,短侧伸缩骨架以推动机构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的还包括壳体、传动机构和螺杆;传动机构和螺杆设于壳体内;推杆为内部设有内螺纹的中空杆,推杆的内螺纹与螺杆相适配。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的还包括吸盘装置;吸盘装置设于推动机构的下端。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还包括提手;提手设于推动机构侧壁;提手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插入连接孔的支撑杆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可以实现手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正常情况下使用全自动操作,使用方便;当遇到没电、电子故障或者遥控器丢失等无法正常全自动操作时,可以将推杆与下连接件分离,实现手动操作;而且采用以推动机构为中心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移动车篷所使用的支杆更少,装配工序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客户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一实施例中交叉杆伸缩支架的展开且移除销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销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一实施例,推动机构1、交叉杆伸缩支架2、销杆3和伞面;伞面可以卡扣式固定连接交叉杆伸缩支架2,当风力达到设定级数时,外侧伞面会受力与交叉杆伸缩支架2脱离,能够防止交叉杆伸缩支架2受力弯折;推动机构1包括动力座11和推杆12,动力座11可以带动推杆12向上或向下竖直移动;交叉杆伸缩支架2中心下端活动连接动力座11;交叉杆伸缩支架2包括下连接件24;当下连接件24上移或下移时,交叉杆伸缩支架2折叠收起或伸展开;交叉杆伸缩支架2与推杆12由销杆3活动插入连接,销杆3可拆卸的连接下连接件24和推杆12,限位下连接件24和推杆12;当销杆3未移除时,推杆12上移时,交叉杆伸缩支架2折叠收起;推杆12下移时,交叉杆伸缩支架2伸展;当销杆3移除时,推杆12可在手动等外力作用下向上或向下竖直移动。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可以实现手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正常情况下使用全自动操作,使用方便;当遇到没电、电子故障或者遥控器丢失等无法正常全自动操作时,可以将推动机构1与交叉杆伸缩支架2分离,实现手动操作。

参照图2,销杆3一端设置有拉环4,另一端设置有卡销5。

在本实施例中,卡销5为活动插入销杆3,当需要手动操作时,取出卡销5,通过拉环4就可以将销杆3抽出后,推动机构1和交叉杆伸缩支架2分离,之后就可以进行手动操作,手动操作一般适用于没电、电子故障或者遥控器丢失等情况;拉环4使抽出销杆3的操作更加方便;卡销5防止销杆3脱离;避免移动车篷在全自动操作时,销杆3脱离。

参照图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销5与销杆3是固定连接或为一体结构,下连接件24和推杆12对应卡销5设有凹槽,卡销5对正凹槽,销杆3贯穿下连接件24和推杆12,在销杆3旋转一定角度后,卡销5错开凹槽的情况下,销杆3就不会脱出。

交叉杆伸缩支架2还包括长侧伸缩骨架21、短侧伸缩骨架22、上连接件23和拉动杆25;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均为交叉折叠伸缩结构;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均以连接推动机构1一端为根部;长侧伸缩骨架21根部的两根交叉的支杆分别活动连接推动机构1的下部和上连接件23的下部活动连接;短侧伸缩骨架22根部的两根交叉的支杆分别活动连接推动机构1的上部和上连接件23的上部活动连接;拉动杆25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下连接件24和长侧伸缩骨架21中活动连接推动机构1的支杆;当推杆12带动下连接头上移或下移时,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带动上连接头上移或下移。交叉杆伸缩支架2结构简单,移动车篷所使用的支杆更少,装配工序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客户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长侧伸缩骨架21为支撑伞面罩在汽车长度方向的支架,长侧伸缩骨架21展开状态时,对应汽车的长度方向,在所有长侧伸缩骨架21展开时,长侧伸缩骨架21带动伞面沿长度方向罩在汽车的上方。

短侧伸缩骨架22为支撑伞面罩在汽车宽度方向的支架,短侧伸缩骨架22展开状态时,对应汽车的宽度方向,在所有短侧伸缩骨架22展开时,短侧伸缩骨架22带动伞面沿宽度方向罩在汽车的上方。

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共同支撑伞面张开罩在汽车的上方。

交叉杆伸缩支架2中长侧伸缩骨架21设有至少4个,长侧伸缩骨架21分两组,两组长侧伸缩骨架21数量分别为至少2个,两组长侧伸缩骨架21相对设置,一组对应车辆的车头,另一组对应车辆的车尾;短侧伸缩骨架22设有至少2个,短侧伸缩骨架22分两组,两组短侧伸缩骨架22数量分别为至少1个,两组短侧伸缩骨架22相对设置,两组短侧伸缩骨架22分别对应车辆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伞面为对称的多边形或圆弧形;伞面与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活动连接;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一端均连接推动机构1;推动机构1为移动车篷中心;当移动车篷处于展开状态时,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由推动机构1向外伸展,重心为设于推动机构1。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结构简单,移动车篷所使用的支杆更少,装配工序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客户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两组长侧伸缩骨架21数量相同,并以推动机构1为中心对称设置;两组短侧伸缩骨架22数量相同,并以推动机构1为中心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的支架采用以推动机构1为中心的结构形式,更加的稳定,在手动收起时,不会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

当移动车篷展开过程中,推动机构1为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的伸展提供动力,当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伸展时,带动与其连接的伞面展开;同理,推动机构1为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的收缩提供动力,当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收缩时,带动与其连接的伞面收起。

短侧伸缩骨架22可以防止上连接头13沿长侧伸缩骨架21方向倾斜,长侧伸缩骨架21可以防止上连接头13沿短侧伸缩骨架22方向倾斜,整个交叉杆伸缩支架2更加稳固,不易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车篷还设有固定带,固定带固定连接推动机构1,并可以连接到车上,起到固定移动车篷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机构1的还包括壳体11、传动机构和螺杆;传动机构和螺杆设于壳体11内;推杆12为内部设有螺纹的中空杆,推杆12的内螺纹与螺杆相适配;当销杆3未移除时,螺杆旋转时带动推杆12上移或下移。在手动操作情况下,当将销杆3移除后,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推杆12,可以将推杆12上移或下移,防止推杆12妨碍交叉杆伸缩支架2展开,为手动操作提供便利条件,手动操作时,可以通过手动推动下连接件24上移或下移控制交叉杆伸缩支架2的折叠收缩和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长侧伸缩骨架21均分别包括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交叉转动连接;长侧伸缩骨架21由依次相交并转动连接的支杆构成;第一支杆211位于长侧伸缩骨架21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上连接头13的下端;第二支杆212位于长侧伸缩骨架21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壳体11的下部;拉动杆25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杆212;当推动机构1带动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端部靠近时,长侧伸缩骨架21伸展;当推动机构1带动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端部远离时,长侧伸缩骨架21收缩。

在本实施例中,短侧伸缩骨架22均分别包括第三支杆221和第四支杆222,第三支杆221和第四支杆222交叉转动连接;短侧伸缩骨架22由依次相交并转动连接的支杆构成;第三支杆221位于短侧伸缩骨架22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上连接头13的上端;第四支杆222位于短侧伸缩骨架22端部的一端活动连接壳体11的上部;当推动机构1带动第三支杆221和第四支杆222端部靠近时,短侧伸缩骨架22伸展;当推动机构1带动第三支杆221和第四支杆222端部远离时,短侧伸缩骨架22收缩。

在本实施例中,长侧伸缩骨架21设有4个,两个长侧伸缩骨架21为一组,共分为两组,每组中的两个长侧伸缩骨架21以推动机构1为中心对称设置,两组长侧伸缩骨架21以推动机构1为中心对称设置;短侧伸缩骨架22设有2个,短侧伸缩骨架22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推杆12上升或下降,推杆12抵顶下连接头24,推杆12一与下连接头24连接;第二支杆212和第四支杆222活动连接推动机构1。

在使用时,推动机构1固定到汽车的顶部,通过遥控器或控制开关控制移动车篷展开和收起。

当需要移动车篷收起时,传动机构带动推杆12向上移,推杆12带动下连接头24上升;下连接头24上升过程中,带动拉动杆25一端上升,拉动杆25拉动第二支杆212向上倾斜,由于长侧伸缩骨架21的交叉结构,当第二支杆212向上倾斜时,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交叉连接点向中心移动,带动第一支杆211跟着旋转;第一支杆211旋转带动上连接头13上升,带动第三支杆221旋转,第三支杆221和第四支杆222的交叉连接点向中心移动,第四支杆222被带动旋转;实现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的收缩,并带动伞面,最终实现移动车篷的收起。

同理,当需要移动车篷展开时,传动机构带动推杆12向下移,动推杆12拉动下连接头24下降,实现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交叉连接点以及第三支杆221和第四支杆222的交叉连接点向外移,实现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的伸展,最终实现移动车篷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机构1底部设有吸盘装置13。吸盘装置13可以使移动车篷吸附在汽车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机构1设有提手14,方便移动车篷的搬运和使用;提手14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插入连接孔的支撑杆相适配。这样移动车篷配上支架就可以充当遮阳伞。

在本实施例中,长侧伸缩骨架21、短侧伸缩骨架22和拉动杆25上分别设有挡板,挡板可以阻止长侧伸缩骨架21和短侧伸缩骨架22收缩时发生反折的情况,可以保护移动车篷,减少移动车篷出错几率,使用户使用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移动车篷可以实现手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正常情况下使用全自动操作,使用方便;当遇到没电、电子故障或者遥控器丢失等无法正常全自动操作时,可以将推杆12与下连接件24分离,实现手动操作;而且采用以推动机构为中心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移动车篷所使用的支杆更少,装配工序更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客户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