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766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 、商用、工业、楼宇。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般都不具有加湿、制氧的功能,满足不了长途汽车内部空气净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器本体,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一侧设置有前端盖,且前端盖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前端盖内部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前置滤网、活性炭吸附层、除烟吸附层和消毒层,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一侧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电控箱,所述出风口位于电控箱的上方,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有减震脚,所述空气净化器本体一侧壳体上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净化器本体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且出气通道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出气通道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制氧器和加湿器,且加湿器位于制氧器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控箱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水口与加湿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消毒层内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制氧器和加湿器均通过传输管与出风通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针对于长途汽车车内人多和长时间行驶的情况,设置有制氧器和加湿器,可以调节车内的空气湿度和氧气的含量,其次长途汽车行驶时具有一定的颠簸性,通过设置有减震脚,提高了该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的稳定性,再有根据长途汽车人员复杂的情况,设置有消毒层、活性炭吸附层和除烟吸附层,消毒层可以对空气进行消毒,活性炭吸附层可以吸附空气中的一些细微颗粒和异味高分子,具有除味的功能,除烟吸附层,去除车内的烟味和汽车尾气,该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前端盖、2-进风口、3-前置滤网、4-活性炭吸附层、5-除烟吸附层、6-消毒层、7-空气净化器本体、8-出风口、9-电控箱、10-减震脚、11-加水口、12-风机、13-出风通道、14-固定板、15-制氧器、16-加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长途汽车用空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器本体7,空气净化器本体7一侧设置有前端盖1,且前端盖1上开设有进风口2,前端盖1内部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前置滤网3、活性炭吸附层4、除烟吸附层5和消毒层6,空气净化器本体7一侧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8和电控箱9,出风口8位于电控箱9的上方,空气净化器本体7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有减震脚10,空气净化器本体7一侧壳体上设置有加水口11,净化器本体7内部设置有出气通道13,且出气通道13内部安装有风机12,出气通道13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下方设置有制氧器15和加湿器16,且加湿器16位于制氧器15的一侧。

电控箱9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加水口11与加湿器16固定连接,消毒层6内部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制氧器15和加湿器16均通过传输管与出风通道13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加水口11向加湿器16内部加入适量的水,通过电控箱9打开电源,在风机12的作用下,进风口2吸入车内的空气,通过前置滤网3,进行初级过滤,活性炭吸附层4,吸附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和异味高分子,进行进一步除尘和去异味,除烟吸附层5,对车厢内汽车尾气和烟味进行取出,最后经过消毒层6,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好的空气进入到出风通道13,此时可以打开加湿器16对空气进行加湿,利用制氧器15对空气进行加氧,最后从出风口8排出,完成空气的净化,整个装置完整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