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243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安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叉车特别是智能化叉车,需要有很多的电气模块安装,车身要走很多线路。具有门架系统的车辆往往线路比较长,布线比较麻烦,线路布不好往往显得整车杂乱无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用于解决具有边缸的门架系统布线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油缸卡箍利用其自身弹性卡住油缸,线卡单元的槽口具有倒口设计,在线卡单元捏紧的情况下可放入油缸卡箍的线卡槽,由于自身弹性以及倒口的作用无法脱出,拿出时必须将其捏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包括油缸卡箍、线卡槽和线卡单元,所述油缸卡箍呈非封闭圆环状,所述油缸卡箍上开设有若干个线卡槽,所述线卡槽上安装有线卡单元,所述线卡单元上设有卡线部,所述卡线部的端部设有卡装部,所述卡装部与线卡槽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口为半圆形口、方形口或异形口,所述第一定位口与第二定位口的轮廓形状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卡线部呈非封闭圆环状,所述卡线部的两端设有卡装部,所述两个卡装部呈对称分布,所述两个卡装部相近的侧面为非接触平面,所述两个卡装部相对较远的侧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倒口部,所述凸起部、倒口部均与线卡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线卡槽平行于油缸卡箍母线方向为非贯穿槽,所述线卡槽的下端面与卡装部的下端面相配合,所述线卡槽的两侧纵向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与凸起部相配合,所述线卡槽的两侧横向开设有倒口滑槽,所述倒口滑槽与倒口部相配合,所述倒口滑槽与限位卡槽相通,所述倒口滑槽垂直于限位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倒口部的纵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油缸卡箍与线卡单元均为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油缸卡箍、线卡槽和线卡单元等的配合,油缸卡箍利用其自身弹性卡住油缸,线卡单元的槽口具有倒口设计,在线卡单元捏紧的情况下可放入油缸卡箍的线卡槽,由于自身弹性以及倒口的作用无法脱出,拿出时必须将其捏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油缸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线卡槽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的线卡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包括油缸卡箍1、线卡槽2和线卡单元3,所述油缸卡箍1呈非封闭圆环状,所述油缸卡箍1上开设有若干个线卡槽2,所述线卡槽2上安装有线卡单元3,所述线卡单元3上设有卡线部31,所述卡线部31的端部设有卡装部32,所述卡装部32与线卡槽2相配合。所述卡线部31呈非封闭圆环状,所述卡线部31的两端设有卡装部32,所述两个卡装部32呈对称分布,所述两个卡装部32相近的侧面为非接触平面,所述两个卡装部32相对较远的侧面上设有凸起部321,所述凸起部321上设有至少一个倒口部322,所述凸起部321、倒口部322均与线卡槽2相配合。所述线卡槽2平行于油缸卡箍1母线方向为非贯穿槽,所述线卡槽2的下端面与卡装部32的下端面相配合,所述线卡槽2的两侧纵向开设有限位卡槽21,所述限位卡槽21与凸起部321相配合,所述线卡槽2的两侧横向开设有倒口滑槽22,所述倒口滑槽22与倒口部322相配合,所述倒口滑槽22与限位卡槽21相通,所述倒口滑槽22垂直于限位卡槽21。所述凸起部32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倒口部322的纵截面形状为倒三角形。所述油缸卡箍1与线卡单元3均为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堆高车布线卡箍在工作过程中,油缸卡箍1利用其自身弹性卡住油缸,线卡槽2的槽口具有倒口部,将线卡单元3捏紧的情况下横向滑入油缸卡箍1的线卡槽2中,松开捏紧的手后由于油缸卡箍1自身弹性两个凸起部321外扩,卡紧在限位卡槽21中无法脱出,拿出时必须将油缸卡箍1捏紧使凸起部321脱离限位卡槽21,然后横向将倒口部322沿着倒口滑槽22滑出,直至线卡单元3完全从线卡槽2中脱离,完成拆卸。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