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921阅读:1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挂型房车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充实度过休闲时光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拖着房车旅行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种方式,“安在车轮上的家”让人们的生活更自由随性、更贴近自然。由于房车价格昂贵,拖挂车越来受到爱好度假旅行家庭的青睐,空间大高度较高的折叠式拖挂房车,上路会遭到相应的限制、对司机的驾驶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人们不再只关注功能齐全、移动、使用方便等特点的拖挂房车,更多关注的是外形尺寸小巧,但内部空间较大的拖挂型房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887667Y,《中置轴旅居拖挂车》,中国外观专利 CN303478245S,拖挂式房车(水滴型),其缺点是水滴型房车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水滴型房车空间较小,大部分人无法在车中直立,使用比较憋屈,影响舒适度;窗体配置不美观、内部采光通透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了优化流线型结构,让小水滴更加美观、漂亮;同时采用了升顶式的天窗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直立于车身内,让人用起来更加舒适;并配置左右侧窗和前窗增加车厢内部采光的通透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包括后舱门、左右侧窗、前窗、升顶机构、车身、天窗、乘客门、右侧擎边、前侧擎边、后侧擎边、左侧擎边、轮罩、左车板、右车板、前弧板、前顶板、后顶板、后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的车身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底盘(图中未标出)上,所述车身与底盘之间通过右侧擎边、前侧擎边、后侧擎边和左侧擎边固定覆盖连接处的缝隙;所述车身、底盘、后舱门、右侧擎边、前侧擎边、后侧擎边和左侧擎边均采用三明治式FPR复合材料一体式成型;所述车身包括左车板、右车板、前弧板、前顶板、后顶板和后弧板,所述车身采用一体成型;所述左车板、右车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左右侧窗和两个轮罩;所述右车板上设置有弧形顶边的乘客门;所述前弧板与前顶板之间设置有前窗,所述后顶板上通过升顶机构可升降式设置有天窗,所述后弧板上通过铰链开启式设置有后舱门。

所述左右侧窗、前窗通过螺丝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乘客门通过铰接固定在车身的右车板上;所述升顶机构通过螺丝与车身、天窗固定连接,所述升顶机构驱动天窗上下移动式开关。

所述前弧板、前顶板、后顶板、后弧板一体成型为水滴形弧线体,所述左车板、右车板与底盘向内侧略有倾斜,所述左车板、右车板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度—5度。

所述升顶机构装配于所述天窗的两个侧边缘处,所述升顶机构由两组左右对称的2个底座、4根长度不同的不锈钢钢板和2根气撑杆组成;所述天窗的升起高度至少达到400mm,所述天窗升起后,天窗的弧面与前顶板弧度相接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升顶机构是通过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来起到向上升起的功能,同时由于不锈钢板的长度不同,在升起的过程中可以有0—30度的角度变化,升顶的结构主要起限位作用;而气撑杆起到支撑受力的作用,使天窗升起后保证有足够的力使天窗能够保持原状,不会掉下来;FPR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三明治式FPR复合材料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左右侧窗、前窗增加了车厢的采光量,所述天窗可以让使用者在车厢内直立,增加了车厢的使用舒适度,大开式后舱门方便使用者可以直接利用于其下方做饭,所述后舱门处是厨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优化流线型结构,同时采用了升顶式的天窗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直立于车身内,让人用起来更加舒适;并配置左右侧窗和前窗增加车厢内部采光的通透性;大尺寸的后舱门设计方便使用者在后舱门处的厨房进行更好的生活,装载旅游用品,整体多曲线水滴流线型,让小水滴车车厢更加美观、漂亮、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立体轴侧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右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俯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左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关闭状态主视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关闭状态左视图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后舱门 2.左右侧窗 3.前窗 4.升顶机构

5.车身 6.天窗 7.乘客门 8.右侧擎边

9.前侧擎边 10.后侧擎边 11.左侧擎边 12.轮罩

13.左车板 14.右车板 15.前弧板 16.前顶板

17.后顶板 18.后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挂型小水滴车车厢,包括后舱门1、左右侧窗2、前窗3、升顶机构4、车身5、天窗6、乘客门7、右侧擎边8、前侧擎边9、后侧擎边10、左侧擎边11、轮罩12、左车板13、右车板14、前弧板15、前顶板16、后顶板17、后弧板18。

所述车厢的车身5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底盘上,所述车身5与底盘之间通过右侧擎边8、前侧擎边9、后侧擎边10和左侧擎边11固定覆盖连接处的缝隙;所述车身5、底盘、后舱门1、右侧擎边8、前侧擎边9、后侧擎边10和左侧擎边11均采用三明治式FPR复合材料一体式成型;所述车身5包括左车板13、右车板14、前弧板15、前顶板16、后顶板17和后弧板18,所述车身5采用一体成型;所述左车板13、右车板1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左右侧窗2和两个轮罩12;所述右车板14上设置有弧形顶边的乘客门7;所述前弧板15与前顶板16之间设置有前窗3,所述后顶板17上通过顶升机构4可升降式设置有天窗6,所述后弧板18上通过铰链开启式设置有后舱门1。

所述左右侧窗2、前窗3通过螺丝固定在车身5上,所述乘客门7通过铰接固定在车身的右车板14上;所述升顶机构4通过螺丝与车身5、天窗6固定连接,所述升顶机构4驱动天窗6上下移动式开关。

所述前弧板15、前顶板16、后顶板17、后弧板18一体成型为水滴形弧线体,所述左车板13、右车板14与底盘向内侧略有倾斜,所述左车板 13、右车板14的倾斜角度为1度。

所述升顶机构4装配于所述天窗6的两个侧边缘处,所述升顶机构4 由两组左右对称的2个底座、4根长度不同的不锈钢钢板和2根气撑杆组成;所述天窗6的升起最高处与未升起高度之间为400mm,所述天窗6升起后,天窗6的弧面与前顶板16弧度相接近。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优化流线型结构,同时采用了升顶式的天窗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直立于车身内,让人用起来更加舒适;并配置左右侧窗和前窗增加车厢内部采光的通透性;大尺寸的后舱门设计方便使用者在后舱门处的厨房进行更好的生活;整体多曲线水滴流线型,让小水滴车车厢更加美观、漂亮、适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