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51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信息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信息系统,也称为汽车信息系统,是一种能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车载电子装备及时了解汽车运行的状况信息和外界信息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车载信息系统包括汽车信息显示系统和信息通信系统两部分,其中,汽车运行的状况信息可通过观察显示屏的显示来得到,而外界信息需要通过与外界联系的通信设备才能得到。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255109U的中国专利提出的车载信息系统以及汽车,车载信息系统,利用CPU对多个设备进行多任务、多进程、同时管理,多个设备包括:GPS模块、收音机模块、USB驱动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视频解码模块、LCD显示屏、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器,CPU分别与各个设备通信连接,导航信息、视频信号、图像等均在显示屏上显示。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显示屏安装在汽车内部,汽车与显示屏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一直在颠簸振动,使得显示屏也随之振动、并与汽车发生碰撞,显示屏外壳容易受损;此外,显示屏外壳振动导致显示屏内部的电路元件发生振动与晃动,电路元件容易发生脱落,导致显示屏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显示屏容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振动,损坏显示屏,导致显示屏无法使用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内的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显示屏,所述框架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侧边,所述框架的其中一组两相对第一侧边朝向所述框架内部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显示屏的一组两相对第一侧端伸入所述滑槽内设置,所述滑槽底部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侧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在所述框架中,与两个所述第一侧边相连的另外两相对侧边为第二侧边,所述显示屏的与两个所述第一侧端相连的另外两相对侧端为第二侧端,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端与所述框架的第二侧边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汽车行驶过程中,框架发生振动,框架振动带动显示屏振动,显示屏与框架的两个第一侧边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设置给予显示屏在框架内一定的振动空间;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显示屏在框架内的振动,并减小显示屏内部电路元件的振动。显示屏不易发生磕碰磨损,显示屏内部电路元件不易发生振动脱落,保护显示屏。

显示屏的第一侧端伸入到框架的第一侧边所开设的滑槽内,对显示屏第一侧端的振动起到限位作用,还可以避免显示屏振动到框架外,减小显示屏的振动幅度,减缓显示屏的振动,进一步保护显示屏。

进一步的,两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框架内部的一端均开设有转动槽并在朝向所述框架内部的一侧面形成开口,所述转动槽内活动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突出所述转动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端活动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框架发生振动、显示屏在框架内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滑移时,滚珠在转动槽内滚动,滚珠与显示屏化滑动连接为滚动连接,滚珠与显示屏之间摩擦力小,显示屏在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滑移运动时更加顺畅,保护显示屏。同时,滚珠与显示屏之间为点接触,减小了显示屏滑移时与第二侧边的接触面积,减小显示屏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摩擦生热,进一步保护显示屏,并具有结构简单、导正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有多个,多个所述滚珠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滚珠增加了滚珠与显示屏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显示屏在滑动过程中偏离运动,导正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两所述第二侧边朝向所述框架内部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轨,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滚珠突出所述转动槽的距离低于所述转动槽的深度,所述显示屏的第二侧端伸入所述滑轨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突出转动槽的距离低于转动槽的深度,显示屏的第二侧端会伸入滑轨内,滑轨对显示屏第二侧端的振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显示屏振动到框架外,减小显示屏的振动幅度,减缓显示屏的振动,进一步保护显示屏。

进一步的,在所述转动槽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刚性的环形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珠一直在转动槽内转动,容易磨损第二侧边靠近转动槽开口的边缘,刚性的环形圈耐磨损,可以抵抗长时间且多次的磨损,有利于延长框架第二侧边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的两个所述第二侧端朝向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面均设置有凹弧形缺口,多个所述滚珠突出所述转动槽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缺口适配的凸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显示屏第二侧端沿第一侧边长度方向滑动时,与显示屏滑动方向相反边的滚珠与显示屏之间逐渐进行抵紧,限制并减缓显示屏的滑动,保护显示屏。

进一步的,两所述第一侧边以及其中一所述第二侧边形成一体的U形设置,另一所述第二侧边与两所述第一侧边均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第二侧边与两个第一侧边一体成型,增加了框架的结构强度,另一第二侧边与两个第一侧边一体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显示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并且,在安装或拆卸显示器时,打开活动的第二侧边,显示屏的两第二侧端顺着两个第二侧边上开设的滑轨以及滚珠朝向或远离固定不动的第二侧边滑动,工序简单,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橡胶块或者弹性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显示屏嵌设在框架内,显示屏与框架的两个第一侧边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显示屏与框架的两个第二侧边滑移连接,弹性件的设置给予显示屏在框架内一定的振动空间,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显示屏在框架内的振动,并减小显示屏内部电路元件的振动。显示屏不易发生磕碰磨损,显示屏内部电路元件不易发生振动脱落,保护显示屏;

(2)通过设置显示屏的第一侧端伸入到框架的第一侧边所开设的滑槽内,滑槽对显示屏第一侧端的振动起到限位作用,还可以避免显示屏振动到框架外,减小显示屏的振动幅度,减缓显示屏的振动,进一步保护显示屏;

(3)通过设置滚珠嵌设在框架第二侧边朝向框架内部的一侧面上,显示屏第二侧端与框架第二侧边滑移活动接触,显示屏在框架内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滑移时,滚珠在转动槽内滚动,滚珠与显示屏化滑动连接为滚动连接,滚珠与显示屏之间摩擦力小,显示屏在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滑移运动时更加顺畅,保护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实施例一);

图3为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实施例二)。

附图标记:1、框架;2、显示屏;3、第一侧边;4、第二侧边;5、第一侧端;6、第二侧端;7、螺栓;8、弹性件;9、转动槽;10、滚珠;11、滑轨;12、环形圈;14、壳体;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包括框架1以及显示屏2,框架1用于安装在汽车内,显示屏2嵌设在框架1内。框架1,包括四个首尾相连的侧边,其中一组两相对的侧边为第一侧边3,连接两个第一侧边3的两侧边为第二侧边4。显示屏2,包括屏面、背面以及连接平面与背面的四个侧端,其中一组两相对的侧端为第一侧端5,另一组两相对的侧端为第二侧端6,显示屏2的背面用于连接安装有电路板的壳体14。

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侧边3以及其中一个第二侧边4一体成型设置、并成U型,增加了框架1的结构强度,另一个第二侧边4与两第一侧边3均通过螺栓7可拆卸连接,方便框架1与显示屏2的拆卸。并且,在安装或拆卸显示器时,打开活动的第二侧边4,显示屏2的两第二侧端6顺着两个第二侧边4上开设的滑轨11以及滚珠10朝向或远离固定不动的第二侧边4滑动,工序简单,拆装方便。

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侧边3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开设在第一侧边3朝向框架1内部的一侧面上,显示屏2的两第一侧端5分别伸入框架1的两第一侧边3上的滑槽15内,滑槽15底部与显示屏2的第一侧端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显示屏2的第二侧端6与框架1的第二侧边4滑移连接。汽车行驶过程中,框架1发生振动,框架1振动带动显示屏2振动,显示屏2与框架1的两个第一侧边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弹性件8的设置给予显示屏2在框架1内一定的振动空间;弹性件8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显示屏2在框架1内的振动,并减小显示屏2内部电路元件的振动。显示屏2不易发生磕碰磨损,显示屏2内部电路元件不易发生振动脱落,保护显示屏2。

优选的,弹性件8为弹簧、橡胶块或者弹性胶条。

如图3所示,框架1的两个第二侧边4朝向框架1内部的一端均开设有转动槽9并在朝向框架1内部的一侧面形成开口,转动槽9内活动嵌设有多个滚珠10,多个滚珠10沿第二侧边4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滚珠10突出转动槽9的一端与显示屏2的第二侧端6活动接触。在框架1发生振动、显示屏2在框架1内沿第二侧边4的长度方向滑移时,滚珠10在转动槽9内滚动,滚珠10与显示屏2化滑动连接为滚动连接,滚珠10与显示屏2之间摩擦力小,显示屏2在沿第二侧边4的长度方向滑移运动时更加顺畅,保护显示屏2。

如图4所示,两个第二侧边4朝向框架1内部的一端均开设有滑轨11,滑轨11与第二侧边4长度方向一致,转动槽9开设在滑轨11内,滚珠10突出转动槽9的距离低于转动槽9的深度,显示屏2的第二侧端6伸入滑轨11内。显示屏2的第二侧端6可以伸入滑轨11内,滑轨11对显示屏2第二侧端6的振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显示屏2振动到框架1外,减小显示屏2的振动幅度,减缓显示屏2的振动,进一步保护显示屏2。

由于滚珠10一直在转动槽9内转动,容易磨损第二侧边4靠近转动槽9开口的边缘,因此,在转动槽9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刚性的环形圈12,耐磨损,可以抵抗长时间且多次的磨损,有利于延长框架1的第二侧边4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汽车行驶过程中,框架1发生振动,框架1振动带动显示屏2振动,弹性件8给予显示屏2在框架1内一定的振动空间,弹性件8起到缓冲作用,减缓显示屏2在框架1内的振动,并减小显示屏2内部电路元件的振动。显示屏2不易发生磕碰磨损,显示屏2内部电路元件不易发生振动脱落,保护显示屏2。

显示屏2的第一侧端5伸入到框架1的第一侧边3所开设的滑槽15内,对显示屏2第一侧端5的振动起到限位作用,还可以避免显示屏2振动到框架1外,减小显示屏2的振动幅度,减缓显示屏2的振动,进一步保护显示屏2。

显示屏2在框架1内沿第二侧边4的长度方向滑移,滚珠10在转动槽9内滚动,滚珠10与显示屏2化滑动连接为滚动连接,滚珠10与显示屏2之间摩擦力小,显示屏2在沿第二侧边4的长度方向滑移运动时更加顺畅,保护显示屏2。同时,滚珠10与显示屏2之间为点接触,减小了显示屏2滑移时与第二侧边4的接触面积,减小显示屏2与第二侧边4之间的摩擦生热,进一步保护显示屏2,并具有结构简单、导正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一种车载信息系统的显示屏防振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显示屏2的两个第二侧端6朝向第二侧边4的一侧面均设置有凹弧形缺口,多个滚珠10突出转动槽9的一端形成与该凹弧形缺口适配的凸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显示屏2第二侧端6沿第一侧边3长度方向滑动时,与显示屏2滑动方向相反边的滚珠10与显示屏2之间逐渐进行抵紧,限制并减缓显示屏2的滑动,保护显示屏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