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1584发布日期:2018-06-05 20:5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



背景技术:

灭火泡沫炮是灭火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备,利用泡沫炮对火灾区域进行及时灭火,阻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将所述灭火泡沫炮与车载云台结合,能够利用移动车辆快速到达救火区域,并对火灾区域的人员的人身财产进行保护。

但传统的手段,仅仅是将泡沫跑与车载平台相结合,无法应对复杂天气及环境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将泡沫炮、聚光灯、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摄像头进行结合,为使用者在消防作业时提供便利,能够克服复杂的天气环境,降低失误率,能够更好的完成消防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所述车载云台包括:车载云台主体、泡沫炮、聚光灯、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摄像头、显示器以及车顶警灯;

所述车载云台主体包括:棱柱结构的安装台以及至少两个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置在所述安装台的一侧,所述安装台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泡沫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台的顶部;

所述车顶警灯装嵌在所述安装台上;

所述聚光灯、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均设置在所述泡沫炮上;

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所述摄像头均与所述显示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载云台主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棱柱结构的所述安装台以及所述固定条能够保持整体的结构稳定,为使用者提供平稳的操作环境;所述泡沫炮能够调节喷射角度,从而更好的进行灭火工作;所述车顶警灯用于进行常规的警示作用;所述聚光灯用于提供灯光,便于在作业时能够获得较好的视野;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具有夜间图像采集功能,为夜间操作提供可能,采集的视频图像能够通过所述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摄像头能够在日常环境进行图像采集,使用者可借助所述显示器查看所述摄像头,降低因人眼观察而造成的工作失误;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泡沫炮、所述聚光灯、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所述摄像头进行结合,为使用者在消防作业时提供便利,能够克服复杂的天气环境,降低失误率,能够更好的完成消防作业。

具体地,所述聚光灯包括:左聚光灯、右聚光灯;

所述左聚光灯、所述右聚光灯分别位于在所述泡沫炮的两侧;

所述左聚光灯、所述右聚光灯能够获得最大的照明范围,为使用者提供范围较大的操作视野。

具体地,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所述摄像头分别位于所述泡沫炮的两侧;

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所述摄像头分别从所述泡沫炮的两侧进行图像采集,能够获得较大的图像采集范围,从而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好的监测。

具体地,所述左聚光灯、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以及所述泡沫炮的侧壁依次连接,所述右聚光灯、所述摄像头以及所述泡沫炮的侧壁依次连接;所述左聚光灯、所述右聚光灯分别位于所述泡沫炮的最左侧以及最右侧,分别从最左侧以及最右侧提供光线,从而以便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所述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同时所述左聚光灯、所述右聚光灯能够获得最大的照明范围,为使用者提供范围较大的操作视野。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台、所述固定条的底面设置有多个螺孔;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多个所述螺孔将所述安装台、所述固定条的底面固定在安装平面上,从而使得所述安装台、所述固定条的结构牢固,能够给所述泡沫炮提供稳定的工作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炮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所述圆弧形缺口,所述泡沫炮的炮管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圆弧形缺口中;

所述泡沫炮的炮管能够在所述圆弧形缺口进行转动,随着所述圆弧形缺口的内边缘进行转动,从而调整所述泡沫炮的炮管的喷射角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消防工作。

优选地,所述固定条为可伸缩结构,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调节所述固定条的长度,能够配合所述安装台,能够使得所述车载云台主体整体结构稳定,不会轻易发生倾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泡沫炮、所述聚光灯、所述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所述摄像头进行结合,为使用者在消防作业时提供便利,能够克服复杂的天气环境,降低失误率,能够更好的完成消防作业。

2、本实用新型的泡沫炮的炮管能够在圆弧形缺口进行转动,随着圆弧形缺口的内边缘进行转动,从而调整泡沫炮的炮管的喷射角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消防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聚光灯的结构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远红外夜视探测器、摄像头、显示器的连接框图。

图中:1、车载云台主体;101、安装台;102、固定条;103、螺孔;2、泡沫炮;201、防护罩;2011、圆弧形缺口;3、聚光灯;301、左聚光灯;302、右聚光灯;4、远红外夜视探测器;5、摄像头;6、显示器;7、车顶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车顶警灯与泡沫炮的车载云台,包括:车载云台主体1、泡沫炮2、聚光灯3、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摄像头5、显示器6以及车顶警灯7;

车载云台主体1包括:棱柱结构的安装台101以及至少两个固定条102,固定条102设置在安装台101的一侧,安装台10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条10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泡沫炮2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台101的顶部;

车顶警灯7装嵌在安装台101上;

聚光灯3、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均设置在泡沫炮2上;

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摄像头5均与显示器6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车载云台主体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棱柱结构的安装台101以及固定条102能够保持整体的结构稳定,为使用者提供平稳的操作环境;泡沫炮2能够调节喷射角度,从而更好的进行灭火工作;聚光灯3用于提供灯光,便于在作业时能够获得较好的视野;车顶警灯7用于进行常规的警示作用;

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具有夜间图像采集功能,为夜间操作提供可能,采集的视频图像能够通过显示器6进行显示,摄像头5能够在日常环境进行图像采集,使用者可借助显示器6 查看摄像头5,降低因人眼观察而造成的工作失误;本实用新型将泡沫炮2、聚光灯3、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摄像头5进行结合,为使用者在消防作业时提供便利,能够克服复杂的天气环境,降低失误率,能够更好的完成消防作业。

本实施例中,聚光灯3包括:左聚光灯301、右聚光灯302;

左聚光灯301、右聚光灯302分别位于在泡沫炮2的两侧;

左聚光灯301、右聚光灯302能够获得最大的照明范围,为使用者提供范围较大的操作视野。

本实施例中,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摄像头5分别位于泡沫炮2的两侧;

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摄像头5分别从泡沫炮2的两侧进行图像采集,能够获得较大的图像采集范围,从而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好的监测。

本实施例中,左聚光灯301、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以及泡沫炮2的侧壁依次连接,右聚光灯302、摄像头5以及泡沫炮2的侧壁依次连接;左聚光灯301、右聚光灯302分别位于泡沫炮2的最左侧以及最右侧,分别从最左侧以及最右侧提供光线,从而以便远红外夜视探测器4、摄像头5进行图像采集,同时左聚光灯301、右聚光灯302能够获得最大的照明范围,为使用者提供范围较大的操作视野。

本实施例中,安装台101、固定条102的底面设置有多个螺孔103;使用者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多个螺孔103将安装台101、固定条102的底面固定在安装平面上,从而使得安装台101、固定条102的结构牢固,能够给泡沫炮2提供稳定的工作平面。

本实施例中,泡沫炮2上设置有防护罩201,防护罩201上设置有圆弧形缺口2011,泡沫炮2的炮管可转动的设置在圆弧形缺口2011中;

泡沫炮2的炮管能够在圆弧形缺口2011进行转动,随着圆弧形缺口2011的内边缘进行转动,从而调整泡沫炮2的炮管的喷射角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消防工作。

本实施例中,固定条102为可伸缩结构,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调节固定条102的长度,能够配合安装台101,能够使得车载云台主体1整体结构稳定,不会轻易发生倾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