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4271发布日期:2018-06-02 04:4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拆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动车轮胎轮毅拆装采用单向挤压装置配合撬杠等简单工具与人工的方法,而目前大多数的汽车轮胎轮毅拆装装置在拆装大型轮胎时需要分别对轮胎两侧胎口进行拆装,并且在拆装装有挡圈的轮胎时挡圈可能会猛然弹出,费时费力、拆装效率低并且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轮胎轮毅拆装装置存在的费时费力、拆装效率低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包括圆形连接板,所述圆形连接板的一面垂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另一面垂直设有多个螺柱,所述多个螺柱与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等间距排列;还包括撬棍,所述撬棍可拆卸地插设在其中一个穿孔中,且所述撬棍与所述连接杆相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包括圆形连接板,所述圆形连接板的一面垂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沿着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另一面垂直设有多个螺柱,所述多个螺柱与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等间距排列;还包括撬棍,所述撬棍可拆卸地插设在其中一个穿孔中,且所述撬棍与所述连接杆相垂直。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轮胎轮毂进行拆装,提高拆装效率,降低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将螺柱插设在轮胎轮毂的锁紧螺母中,转动撬棍,使得螺柱带动锁紧螺母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锁紧螺母锁紧或者松动脱落,从而实现轮胎轮毂的安装或者拆卸。多个穿孔沿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撬棍可拆卸地插设在其中一个穿孔中,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将撬棍插设在任意穿孔中,以方便撬棍的转动;撬棍与连接杆相垂直,可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的使用。轮胎轮毂的锁紧螺母的数量为多个且等间距排列,多个螺柱与圆形连接板的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等间距排列,从而便于将螺柱可以和锁紧螺母一一对应配合。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包括圆形连接板1,圆形连接板1的一面垂直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上设有多个穿孔3,多个穿孔3沿着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圆形连接板1的另一面垂直设有多个螺柱4,多个螺柱4与圆形连接板1的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等间距排列;还包括撬棍5,撬棍5可拆卸地插设在其中一个穿孔3中,且撬棍5与连接杆2相垂直。

本实施例的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方便快捷地对轮胎轮毂进行拆装,提高拆装效率,降低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将螺柱4插设在轮胎轮毂的锁紧螺母中,转动撬棍5,使得螺柱4带动锁紧螺母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锁紧螺母锁紧或者松动脱落,从而实现轮胎轮毂的安装或者拆卸。多个穿孔3沿着连接杆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撬棍5可拆卸地插设在其中一个穿孔3中,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将撬棍5插设在任意穿孔3中,以方便撬棍5的转动;撬棍5与连接杆2相垂直,可以便于本实施例的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的使用。轮胎轮毂的锁紧螺母的数量为多个且等间距排列,多个螺柱4与圆形连接板1的圆心的距离相等且等间距排列,从而便于将螺柱4可以和锁紧螺母一一对应配合。

圆形连接板1、连接杆2和螺柱4材质为钢,且通过焊接工艺一体成型,可以加强本实施例的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的结构强度。

圆形连接板1的直径为17-20cm,优选为19cm,厚度为8-12mm,优选为10mm。一方面可以保证轮胎轮毂的拆装工具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拆装工具重量轻,便于拆装工具的使用。

螺柱4的长度为2cm,数量为3个,等间隔分布在直径为15cm的圆周上。

连接杆2设置在圆形连接板1的圆心处。

连接杆2的长度为长度为30-50cm,优选为40cm。

连接杆2为圆柱形或者方形。

撬棍5的长度为80-120cm,优选为100cm。

穿孔3的数量为3个且等间隔分布在连接杆2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