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怠速提升控制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0448发布日期:2018-08-29 00:4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怠速提升控制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公交车、客车和通勤车上,随着乘客对乘车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夏季空调使用的频率很高,而空调耗电量比较大,发动机在怠速的情况下转速较低(750转左右),发电机的发电量无法满足空调的需要,从而造成蓄电池专电,车辆无法启动。

因此,为满足空调用电量的需求,应当提高发动机常规怠速,从而提高发电机的发电量。在需要怠速提升时,由司机操作一个空调A/C开关,向ECU发出怠速提升信号。

例如公布号为CN103318178A的中国专利申请,披露了类似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空调A/C开关发出怠速提升信号给ECU,ECU收到怠速提升信号后,在原转速基础上提供一定得转速,使发动机输出更大功率。

然而,因发动机怠速提升的控制形式不同,即对于不同厂家、型号的ECU,其需要的控制信号不同,例如,有的车型中的ECU要求接收高电平有效,有的车型中的ECU要求接收低电平有效。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整车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分别设计不同的空调A/C开关控制电路,以使得空调A/C开关输出信号能够与ECU的需求相适应,这就给整车企业增加了诸多设计、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怠速提升控制电路及采用该电路的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不同车型改造电路设计、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一种怠速提升控制电路,包括空调A/C开关和ECU,还包括一个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所述空调A/C开关输出信号连接一个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ECU的怠速提升使能端;所述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用于根据ECU的要求,配置为对所述空调A/C开关输出信号进行转换或者不进行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包括一种汽车,包括怠速提升控制电路,怠速提升控制电路包括空调A/C开关和ECU,还包括一个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所述空调A/C开关输出信号连接一个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ECU的怠速提升使能端;所述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用于根据ECU的要求,配置为对所述空调A/C开关输出信号进行转换或者不进行转换。

作为一种怠速提升控制电路及汽车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调A/C开关设置在空调面板集成控制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打开空调A/C开关,空调开关就自动输出怠速使能信号,然后通过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转换成满足ECU需求的信号进入ECU,来提升发动机的转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怠速提升控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怠速提升电路原理图;

图3是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打开空调A/C开关,空调开关就自动输出怠速使能信号,然后通过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转换成满足ECU需求的信号进入ECU,来提升发动机的转速。

ECU可以控制发动机怠速提升100转左右,从而使发电机怠速时发电量增加,满足空调使用电量要求 ,防止蓄电池亏电,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及车辆的正常启动。

如图1所示,空调面板集成控制器上设置有空调A/C开关,空调A/C开关输出信号连接一个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ECU的怠速提升使能端。

空调A/C开关输出怠速使能信号Signal1,经过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生成满足ECU需求的怠速使能信号Signal2。

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能够根据ECU的要求,配置为对Signal1进行转换或者不进行转换。这样,就不需要改造空调A/C开关的控制电路,不论空调A/C开关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只需要对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进行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当打开空调面板开关时,空调面板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Signal1给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如图3为一种具体的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主要包括三极管Q1和选择开关。Signal1信号分为两路,第一路经过三极管Q1的转换,将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第二路直接连接到选择开关。

第一种情况,ECU需求的怠速使能信号Signal2为低电平有效。此时选择开关配置为第一路导通,则低电平信号引入到ECU的怠速提升使能端。

第二种情况,ECU需求的怠速使能信号Signal2为高电平有效。此时选择开关配置为第二路导通,则高电平信号引入到ECU的怠速提升使能端。

由此可见,只需改变高低电平信号转换器的配置,即可使空调A/C开关控制适应于不同种类的ECU。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上述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再根据上述实施例做出的明显变型或者替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