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1706发布日期:2018-09-08 00: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量化车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行业都在迅速的进步。安全性和低能耗对于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在该行业生存的重要法宝。在汽车行业中,车辆的安全性重中之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该车的销售前景以及整车的性能指数。其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安全性、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称为汽车发展趋势,为此,汽车企业愈加重视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研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需要同时应对车身自重载荷及各种动载产生的应力。因此,车轮安全性成为评判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汽车零部件向高性能、安全、节能、降耗方向发展,高强度钢制车轮已成为车轮轻量化安全性研究的焦点。

目前国内外车轮在设计制造中都向轻量化发展。车轮的长肩与短肩的轮缘最容易受到冲击变形,在实际使用中车轮的损坏往往都是车轮轮缘变形,造成漏气。由于车轮轮缘易变形给轻量化车轮的研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辋与轮辐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设置,所述轮辋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载轮胎短肩的短肩承载部分,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承载轮胎长肩的长肩承载部分,所述短肩承载部分和长肩承载部分远离凹槽的一侧均设置有外凸轮缘,所述外凸轮缘上远离凹槽的一侧设置有R型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R型凹槽的半径为4mm,角度为43°。

作为优选,所述轮辋的厚度为2.5-8.0mm。

作为优选,所述车轮选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590-780车轮专用钢。

作为优选,所述短肩承载部分包括靠近凹槽设置的宽凸加强筋以及设置在宽凸加强筋和外凸轮缘之间的承载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长肩承载部分包括靠近凹槽设置的窄凸加强筋、设置在远离窄凸加强筋一侧的承载平面以及设置在远离承载平面一侧的承载斜面。

一种加工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取已经经过初步加工处理的轮辋,利用滚压成型的方式对轮辋上外凸轮缘制做R型凹槽,即做加强筋处理;(增加轮缘强度防止轮缘变形);

B、将轮辋在专用扩涨模上扩张至标定直径;

C、然后利用专用滚压对轮缘的表面做R型凹槽加强筋处理;这里是不是有点重复

D、取成品轮辐,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轮辋和轮辐进行焊接在一起;

E、最后对焊接好的轮辋和轮辐进行涂漆处理,即得到新型车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轮辋的两外侧增加R形状,不影响装胎,使用方便可靠;由于轮辋的两外侧增加R形状,消除了车轮轮缘变形,避免了漏气的发生,使车辆安全行驶得到可靠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中轮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中轮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轮辋;11、凹槽;12、宽凸加强筋;13、承载斜面;14、窄凸加强筋;15、承载平面;16、承载斜面;17、外凸轮缘;18、R型凹槽;2、气门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目前国内外车轮在设计制造中都向轻量化发展,车轮的长肩与短肩的轮缘由于重量的变轻两边的轮缘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造成车轮轮缘变形,造成漏气。由于车轮轮缘易变形给轻量化车轮的研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进行了为期二年的技术攻关,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实验,在突破传统的车轮设计结构的同时,研发了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他的优点是:

通过轮辋的两外侧在制造中形成R弧状改变了传统52.5°±7.5°的斜线形状。

在传统52.5°±7.5°的斜线形状上通过特除加工方法加工R状,增强轮缘强度,避免了车轮轮缘变形。

本实用新型经有限元分析轮缘外侧R型增强型车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是在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提升了5.6倍,径向疲劳在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提升了 2.085倍。

实施例1,

针对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下面先说一下结构部分,如图1-图4所示,即一种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其轮辋和轮辐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设置,这里的设计都是比较常规的,故此不作详细的说明;轮辋的中部设置了凹槽,由于轮辋的设置是圆环型的设计方式,当然其凹槽也是圆环型的设计方式,发明人为了实现其轮辋本身的作用,故在凹槽的一侧设置了用于承载轮胎短肩的短肩承载部分,另一侧设置了用于承载轮胎长肩的长肩承载部分,这里设置的短肩承载部分和长肩承载部分都是与轮胎配合设置的,其短肩承载部分和长肩承载部分远离凹槽的一侧均设置了外凸轮缘,如图3、图4所示,发明人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效果,在外凸轮缘上远离凹槽的一侧设置有R型凹槽,对于该R型凹槽来说,使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下面针对该R型凹槽具体说一下,

R型凹槽本身的设计,其R型凹槽半径为4,角度为43°,两侧为R5过渡圆弧(外凸轮缘),角度为47°。

有限元分析

A、结构分析

a、CFT--弯曲疲劳试验目标:CFT30105.6Nm 1000000周期

弯曲疲劳试验目标

边界条件——轮辋固定,瞬间力量

b、RFT—径向疲劳试验目标:RFT73500N 4,000,000周期

径向疲劳试验目标

边界条件——螺栓孔固定,径向力量

B、结构分析结果——弯曲疲劳试验目标

CFT-临界区域——应力分布283MPa

RFT-临界区域——应力分布184MPa

C、耐用性分析——弯曲疲劳试验目标(CFT)

临界区域——疲劳寿命

D、耐用性分析——径向疲劳试验目标(RFT)

临界区域——疲劳寿命

除了上述之外,发明人对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做了以下的限定设计,

轮辋的厚度为2.5-8.0mm;

车轮选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590-780车轮专用钢;

短肩承载部分包括靠近凹槽设置的宽凸加强筋以及设置在宽凸加强筋和外凸轮缘之间的承载斜面;

长肩承载部分包括靠近凹槽设置的窄凸加强筋、设置在远离窄凸加强筋一侧的承载平面以及设置在远离承载平面一侧的承载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一种加工轮缘外侧为R型的增强型车轮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取已经经过初步加工处理的轮辋,利用滚压成型的方式对轮辋上外凸轮缘制做R型凹槽,即做加强筋处理;

B、将轮辋在专用扩涨模上扩张至标定直径;

C、然后利用专用滚压对轮缘的表面做R型凹槽加强筋处理;这里是不是有点重复

D、取成品轮辐,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轮辋和轮辐进行焊接在一起;

E、最后对焊接好的轮辋和轮辐进行涂漆处理,即得到新型车轮。

下条料-打字-卷圆-压平-对焊-刨渣-滚压焊缝-切两端焊缝-扩口-一序滚型-二序滚型-三序滚型-扩涨-冲气门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