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9237发布日期:2018-07-10 19:0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公交车。



背景技术:

电动公交车的用途是为了便于运输乘客,便于运输乘客包括:便于乘客上下车以及能够尽可能多的搭载乘客数量,电动公交车低地板区域的面积是满足前述需求的关键因素,例如,低地板区域的高度便于乘客上下车;低地板区域的面积越大,电动公交车所搭载的乘客数量就越多。因此,如何提高电动公交车中低地板区域的面积是电动公交车产品技术开发以及电动公交车公司所追求的目标。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动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电动公交车的传动系统的结构为: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一定长度的传动轴14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为了将传动系统安装在公交车上,在公交车后桥以后部分需要在低地板区域15的基础上增加1至2个台阶,使得车壳底部与底架之间形成能够容纳传动系统的空腔。台阶区域高于低地板区域15以及台阶区域所占用的空间较大,台阶区域的设置给乘客上下车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公交车,以解决车内台阶区域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增加低地板的区域面积,给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乘车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公交车,该公交车包括底架、驱动电机以及转向后桥,所述转向后桥中的减速器以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架靠近车体尾部的那端;所述转向后桥为转向驱动桥,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转向后桥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独立悬架、左传动轴、右传动轴以及减速器与电机集成总成,所述转向后桥为断开式驱动桥,所述转向后桥的两侧通过所述独立悬架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减速器与电机集成总成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左、右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左、右后车轮连接,所述左、右后车轮通过所述独立悬架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断开式驱动桥中的减速器集成为一个总成通过悬置软垫连接到底架上。

进一步地,在底架靠近车体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前桥,所述前桥与所述转向后桥的轴距长度范围为6500mm-10000mm。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呈长方形底架,在长方形底架的长边一侧设置有前门以及后门,所述前门以及后门均设置在所述前桥和转向后桥之间,所述前门设置在靠近所述前桥的一侧,所述后门设置在靠近所述转向后桥的一侧。

进一步地,公交车的前悬以及后悬的尺寸范围为0.8m-1.5m。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由于传动系统取消了传动轴,减小了传动系统的占用空间,后悬尺寸减小,轴距加长,使得前后轴之间的低地板区域得到了加大,对于快速疏散乘客、提高客车营运效率具有极大好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加长了轴距,使得转弯半径加大,为了减小转弯半径,保持客车具有较好的通过性,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采用了后桥主动转向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后桥主动转向技术,使得整车的转弯半径可以达到普通短轴距车型的转弯半径,可以做到小于普通车的转弯半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动公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号说明:

1-底架;2-驱动电机;3-转向机构;4-万向节;5-转向后桥;6-左传动轴;7-减速器;8-后车轮;9-前桥;10-低地板区域;11-前门;12-后门;13-驱动电机;14-传动轴;15-低地板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进行详细描述。

低地板公交车,是指车辆地板距地面低于40厘米的公交车,低地板公交车因上下车方便而一直受到乘客的欢迎,作为设计客车的一个准则:在尽量降低地板高度的同时,应当尽可能的增加低地板面积以为乘客提供更宽松的乘车空间,提高乘客乘车舒适度。

实施例一

如图2至4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公交车,该电动公交车包括底架1、驱动电机2、转向拉杆3、万向节4、转向后桥5以及独立悬架(图中未画),所述转向后桥5中的减速器6以及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所述底架1靠近车体尾部的那端;所述转向后桥5为转向驱动桥;所述驱动电机2集成在所述转向后桥5中,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7的输入轴连接。其中,左传动轴6为将减速器7输出的扭矩传动至左后车轮8的结构,左传动轴6用于驱动左车轮旋转(右侧相同)。底架1中前桥9与转向后桥5之间的区域为低地板区域10,图3中的阴影部分即为低地板区域10。

转向驱动桥是位于传动系统末端的机构,转向驱动桥包括:减速器(含差速器)、左、右传动轴(带等速万向节)以及带转向的独立悬架。转向驱动桥可以改变减速器所输出的转速和转矩,并将改变后的减速器所输出的转速和转矩传递给后车轮。此外,转向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横向力、制动力矩以及反作用力等。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由于传动系统取消了传动轴,减小了传动系统的占用空间,后悬尺寸减小,轴距加长,使得前后轴之间的低地板区域得到了加大,对于快速疏散乘客、提高客车营运效率具有极大好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加长了轴距,使得转弯半径加大,为了减小转弯半径,保持客车具有较好的通过性,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公交车采用了后桥主动转向技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后桥主动转向技术,使得整车的转弯半径可以达到普通短轴距车型的转弯半径,甚至可以做到小于普通车的转弯半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公交车结构的基础上,将驱动电机集成到转向后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公交车后桥与电机之间不需要安装传动轴,取消现有的公交车中的传动轴结构,缩短了传动系统的尺寸。此外,在现有的公交车尺寸的基础上,将前桥的前轴向车头方向前移,将转向后桥的后轴向车尾方向后移,与现有的电动公交车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悬和后悬均缩短,电动公交车的轴距变长,轴距变长后,为了减小电动公交车的转弯半径,将转向后桥设置为具有转向功能的驱动桥,将整车轴距加长后,前桥与转向后桥之间的低地板区域的面积大幅度增加,有效地增加低地板区域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公交车,通过将驱动电机集成在公交车转向后桥中,使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转向后桥中的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取消了传统电动公交车中驱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传动轴结构,在满足驱动需求的条件下,提高了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缩短了传动系统的尺寸,减小传动系统的占用空间,减小台阶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大低地板区域的面积。增加公交车的载客数量,便于快速乘客上下车,满足大容量公交车快速疏散乘客的需求,提高公交车公司的营运效率,有效地缓解高峰期乘车拥挤问题。此外,将驱动电机以及转向后桥整体向车尾方向后移、将前桥整体向车头方向前移,增大公交车前轴与后轴之间的轴距,进一步增大低地板区域的面积,另外,转向后桥为主动转向驱动桥,使得转向后桥可以随前桥一起实现整车的转向,使得公交车的转弯半径满足标准法规要求。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转向后桥可以为整体式驱动桥,实施例一中的左传动轴可以为整体桥的左半轴,所述转向后桥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直接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转向后桥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壳与所述转向后桥的减速器连接。其中,整体式驱动桥可以与非独立悬架搭配使用,非独立悬架可以为板簧悬架也可以为空气悬架。整体式驱动桥半轴套管与减速器的外壳均与轴壳刚性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梁,使得转向后桥的一对半轴和一对后车轮相互关联地摆动,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将驱动电机的输入轴直接集成在整体式驱动桥的输入端,驱动电机位于减速器的外部,驱动电机的外壳与减速器的外壳连接,作为驱动电机的定子,减速器的输入轴作为电机的转子。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底架1靠近车体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前桥9,所述前桥9与所述转向后桥5的轴距长度范围为6500mm-10000mm。

与现有电动公交车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公交车的轴距增长,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交车的转弯半径可以满足标准法规要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交车将转向后桥设置为转向驱动桥。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底架1呈长方形底架,在长方形底架的长边一侧设置有前门11以及后门12,所述前门11以及后门12均设置在所述前桥9和转向后桥5之间,所述前门11设置在靠近所述前桥9的一侧,所述后门12设置在靠近所述转向后桥5的一侧。其中,前、后门均设置在低地板区域10的一侧,便于快速疏散乘客上下车,提高公交车的营运效率。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前桥9以及所述转向后桥5可以为独立悬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桥采用独立悬架,即减速器与电机的集成总成的外壳固定在底架或者车架上。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电动公交车的前悬以及后悬的尺寸范围为0.8m-1.5m。其中,前悬小于1米,后悬小于1.5米,增大了低地板区域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的超短前悬和超短后悬结构,增加了整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交车的转弯半径与普通汽车相当,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交车的转弯半径可以满足标准法规要求,提高了公交车的通过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大幅度增加电动公交车的低地板面积,增加公交车的载客数量,疏散乘客快,提高了公交车公司的营运效率,有效缓解乘车难以及高峰期乘车拥挤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