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3622发布日期:2018-07-11 00:0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



背景技术:

在部分特种车辆中,需要安装大面积的动画宣传的车载设备,如超大尺寸的LED彩屏等,同时又要方便设备的维护保养。通常LED彩屏具有整体框架结构,检修维护工作主要针对彩屏的控制卡和电源进行,若彩屏整体框架安装在车身上以后,检修维护工作就极为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够满足车身大面积的动画宣传需求,又能解决设备维护保养困难的车载大屏的安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实现一种既能够满足车身大面积的动画宣传需求,又能解决设备维护保养困难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包括屏底框和屏活动框,所述屏底框固定设置于车体的侧壁上,所述屏活动框顶边与屏底框的顶边铰接固定,LED大彩屏固定设置于屏活动框内,屏底框和屏活动框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屏底框中部与屏活动框下底面中部之间铰接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屏活动框为活动的,打开后可对LED屏进行维护保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底框上开设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凹槽内铰接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屏活动框下底面中部铰接固定,支撑杆的底端铰接设置于支撑凹槽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安装所述屏底框的车体上设置有与屏底框大小匹配的车体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体凹槽的深度等于屏底框和屏活动框的厚度之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活动框的两侧和底部均布设置有散热孔,有利于LED屏幕的散热,保证工作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屏底框和屏活动框的上方车体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挡水板,为了避免雨水进入LED屏内造成设备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水板的宽度大于屏底框和屏活动框的厚度之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杆为气支撑杆或者液压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LED大彩屏安装牢固可靠,并且可以内嵌到车体内,对LED屏幕防护到位,延长LED屏幕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所述屏底框中部与屏活动框下底面中部之间铰接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屏活动框为活动的,打开后可对LED屏进行维护保养,采用折叠式结构安装,给LED屏的维护保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屏底框和屏活动框的上方车体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挡水板,解决了车辆在雨天时散热孔进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屏底框,2-屏活动框,3-车体,4-支撑杆,5-挡水板,6-车体凹槽,7-LED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式车载大彩屏的安装及检修结构,包括屏底框1和屏活动框2,所述屏底框1固定设置于车体3的侧壁上,所述屏活动框2顶边与屏底框1的顶边铰接固定,LED屏固定设置于屏活动框2内,屏底框1和屏活动框2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屏底框1中部与屏活动框2下底面中部之间铰接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4,屏活动框2为活动的,打开后可对LED屏进行维护保养。

安装所述屏底框1的车体3上设置有与屏底框1大小匹配的车体凹槽6,所述车体凹槽6的深度等于屏底框1和屏活动框2的厚度之和。

所述屏活动框2的两侧和底部均布设置有散热孔,有利于LED屏的散热,保证工作平稳;屏底框1和屏活动框2的上方车体3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挡水板5,为了避免雨水进入LED屏内造成设备损坏,所述挡水板的宽度大于屏底框和屏活动框的厚度之和。

所述支撑杆4为气支撑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屏底框1上开设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凹槽内铰接设置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与屏活动框2下底面中部铰接固定,支撑杆4的底端铰接设置于支撑凹槽下部。

所述支撑杆4为液压支撑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