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水中辅助行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6275发布日期:2018-07-20 19:14阅读:17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到一种汽车安全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水中辅助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中,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私家车。这些汽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便利而且还为社会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问题也随之而出现,近几年每年夏天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听说汽车因为下雨天气被严重泡水而严重损坏或者直接报废的新闻。这些事故的出现不仅危害着我们的财产并且也危及着宝贵的生命。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已经汽车领域的前辈研制出一种新型汽车防泡水的装置或者说是系统,其专利申请号为201420749126.4,讲述了一种可以自动检测水位,驱动空压机为气囊充气,使汽车有足够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而不至于被水淹没发动机和电器元件,使车主免受或者减轻损失。该专利虽然可以防止汽车被泡水但是汽车也因此会漂浮在水面被动的等待救援,但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时候随波逐流会将汽车侧面被磨损,以及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水中辅助行驶装置,解决了现有汽车被泡水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水中辅助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前驱动轮下方的辅助行驶装置本体,辅助行驶装置本体包括排水叶轮,所述排水叶轮的轴线与前驱动轮的轴线平行,且排水叶轮与前驱动轮相接触;且排水叶轮与前驱动轮可拆式连接。

优选地,排水叶轮与前驱动轮之间通过刚性支撑连接。

优选地,刚性支撑的一端与排水叶轮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轮辐卡扣与前驱动轮连接。

优选地,轮辐卡扣包括第一轮辐卡钳和第二轮辐卡钳,其中,第一轮辐卡钳卡装在前驱动轮上的转向节上;第二轮辐卡钳卡装在前驱动轮的辐条上。

优选地,第一轮辐卡钳为设置有缺口的框型结构,所述缺口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钩,两个所述弯钩分别与转向节上的两个叉架耦合。

优选地,第二轮辐卡钳为圆环形结构,在其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卡扣孔,所述卡扣孔卡装在辐条上。

优选地,第二轮辐卡钳的端面上安装有一个滚珠轴承,所述轴承置于第二轮辐卡钳端面的最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水中辅助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前驱动轮下方的辅助行驶装置本体,辅助行驶装置本体包括排水叶轮,所述排水叶轮的轴线与前驱动轮的轴线平行,且排水叶轮与前驱动轮相接触;且排水叶轮与前驱动轮可拆式连接;当车轮与排水轮相接触时由于排水轮边缘有高摩擦系数材料而使水中动力辅助装置上的排水叶轮转动,从而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力,驱使汽车在水中前进,并且因为此水中行进辅助装置内侧有转向节支架,支架会保证车轮转向节转动时带动车轮底下的叶轮摆动,可以使车辆在水中行进的基础上实现转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行驶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是排水叶轮安装侧视图;

图3是第一轮辐卡钳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轮辐卡钳主视图;

图5是第二轮辐卡钳侧视图;

图6是排水叶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驱动轮 2、排水叶轮 201、辐条 202、挡板 203、舀水区 3、刚性支撑 4、第一轮辐卡钳 5、第二轮辐卡钳 501、卡扣孔 502、滚珠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水中辅助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前驱动轮下方的辅助行驶装置本体,所述辅助行驶装置本体可拆式安装在前驱动轮1上。

辅助行驶装置本体包括排水叶轮2,所述排水叶轮2的轴线与前驱动轮1的轴线平行,且排水叶轮2与前驱动轮1相接触。

排水叶轮2与前驱动轮1可拆式连接。

如图2所示,排水叶轮2配合连接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刚性支撑3,两个所述刚性支撑3分别置于排水叶轮2的两侧。

同时,刚性支撑3通过轮辐卡扣与前驱动轮连接,其中,轮辐卡扣包括第一轮辐卡钳4和第二轮辐卡钳5。

如图3所示,第一轮辐卡钳4置于前驱动轮的内侧;第二轮辐卡钳5置于前驱动轮的外侧。

第一轮辐卡钳4卡装在前驱动轮上的转向节上,其形状与转向节的形状相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一轮辐卡钳4为开设有缺口的框型结构,所述缺口处的两个均设置有弯钩401,两个所述弯钩401分别卡装在转向节两个叉架的外侧壁上。

如图4、图5所示,第二轮辐卡钳5为圆环形结构,卡装在前驱动轮的辐条上。第二轮辐卡钳5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个卡扣孔501,所述卡扣孔501卡装在辐条上,同时,在第二轮辐卡钳5的端面上安装有滚珠轴承502,所述滚珠轴承502置于第二轮辐卡扣5端面的最外侧,所述滚珠轴承502与前驱动轮的轮毂相接触,前驱动轮在转动时,第二轮辐卡钳5通过轴承502转动,使得刚性支撑3相对固定不动,从而使排水叶轮相对轮胎的位置不动。

将第一轮辐卡钳4卡在前驱动轮的转向节上,并同时将第二轮辐卡钳5通过卡扣孔501卡在车轮外侧的轮条上,以此来是辅助装置牢固的安装在车轮上。

此时,由于第二轮辐卡钳5内部有滚珠轴承502,所以将此装置通过上面的步骤与车轮固定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固定作用,而且可以是本装置始终保持在车轮以下的部位而不会因为车轮转动而移位。

位于轮胎以下的排水叶轮通过刚性支撑3与前驱动轮连接。

如图6所示,排水叶轮2的设计参考传统斗式水车的设计其结构,包括叶轮上的辐条201,以及由于挡板202的存在而形成的舀水区203,而排水叶轮2上与轮胎直接接触的部分具有摩擦力。

当汽车挂入倒挡时,由于小轿车为前驱形式,所以汽车前轮会逆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由于接触面具有摩擦力所以会带动叶轮顺时针转动,舀水区203之间的挡板202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可以实现舀水功能,对水产生作用力,排水过程中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驱使汽车在水中向前行驶。

执行转向操作时,转向节会改变角度,而由于转向节卡钳的特殊结构,使转向节卡钳与转向节上的叉架部分耦合,转向节卡钳也会随着转向节的角度而转动,这就可以使叶轮改变方向,实现一定的转向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