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415发布日期:2018-10-12 22:1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其属内燃机车供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轨探伤车是装有检测轨道上钢轨伤损设备的专用车辆或专用列车。这种车辆利用超声波法进行钢轨伤损探测,能够探测钢轨的轨头和轨腰范围内(包括接头附近)的疲劳缺陷和焊接缺陷,有的还能检测擦伤、轨头压溃和波浪形磨耗,以及轨底锈蚀和月牙掉块。这种车辆装有自动记录设备,能把钢轨伤损信号、里程信号和线路特征信号(桥梁、隧道、接头、轨枕类别等)等记录在同一纸带或胶片上。根据记录可分析确定伤损的大小和在钢轨内的位置,也可确定伤损所在的线路里程。

近年来,中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由于时代特征与行业发展趋势,辅助轨道交通工程的钢轨探伤车、轨道检测车等小型特殊工程车也呈现了高集成、紧凑型、多功能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钢轨探伤车,通常在机车底架上分别设置一个燃油箱与一个蓄电池箱,燃油箱用于给动力系统供油,蓄电池配合发电机组给机车整体供电,底架空间有限,而且必须满足探伤设备及其耦合水系统管路的铺设,所以如何为钢轨探伤车底架节省设备安装空间,简化水管、油管等管系布置而设计高集成、多功能的复合式燃油箱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cn203727377y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触网综合作业车的复合式油箱”,其中设置了左侧板、右侧板、前面板、后面板、顶盖板、底板并设中隔板将箱体分为柴油箱和液压油箱。所述的箱体是将液压油箱与柴油箱集成于同一结构内部,液压油箱容积一般不大,集成后的复合油箱空间利用率相对而言不高。

专利cn201320659078.5中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车燃油箱”。该燃油箱包括燃油箱主体、燃油加注口,燃油箱主体内部设置有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箱主体两侧下部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盖板进行密封。所述通孔设置在隔板之间;所述通孔直径为90㎜~120㎜;所述盖板通过在通孔处焊接的带螺栓孔的法兰安装;所述通孔有8个。结构简单,既保证油箱内部的清洁和质量,同时也确保油箱不漏油。所述燃油箱容积较大为大型内燃机车所用,并未考虑复合与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通过板架结构焊接而成,使燃油箱与蓄电池箱紧凑集成于一体,节省车体底架空间且安装稳固,切合钢轨探伤车多功能、高集成的发展趋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复合式燃油箱的箱体中包括燃油箱,复合式燃油箱的箱体中还包括蓄电池箱,所述箱体采用顶板、第一侧封板、第二侧封板、底中盖板、两个底边斜封板、第一侧面封板和第二侧面封板通过焊接构成整体式结构,所述顶板采用两个第一顶中盖板、第二顶中盖板、第一顶边盖板和第二顶边盖板通过焊接成一体;在所述箱体内釆用隔板分割成两个蓄电池箱和多个互相连通的燃油室,第一顶边盖板与蓄电池箱底板之间为蓄电池箱,第二顶边盖板与蓄电池箱底板之间为另一蓄电池箱,两个采用电线管连通的蓄电池箱以复合式燃油箱的中线为对称布置;所述蓄电池箱在顶部设有蓄电池散热口,侧面设有蓄电池箱门,箱内设有搁置蓄电池托盘的蓄电池导轨;所述箱体的顶板上在一对角位置各设有一个装加油滤芯的加油口,在第二侧面封板上的蓄电池箱门旁边设有油位计,在第一侧封板上设有回油管口、电子液位计管口、第二吸油管口和第一吸油管口,在箱体内设有连接电子液位计管口安装电子液位计的管电子液位计管、连接回油管口的回油管、连接第二吸油管口的第二吸油管和连接第一吸油管口的第一吸油管;所述箱体的顶板上第二顶中盖板设有带呼吸口的第二密封盖,在箱体的下侧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密封盖。

所述复合式燃油箱内设置纵隔板、横隔板、第一蓄电池箱侧板、第二蓄电池箱侧板、蓄电池箱底板各自焊接相连,将箱体分割为多个燃油箱与两个蓄电池箱,上述各板除蓄电池箱底板均设置工艺孔与槽口使各燃油箱互相连通。

所述纵隔板、横隔板、第一蓄电池箱侧板、第二蓄电池箱侧板均设置弯型接头与相邻的顶盖板、底板相连。

所述纵隔板与第一侧封板、第二侧封板之间设置角钢加强;蓄电池底板与底边斜封板之间设置底油舱隔板加强;所述底油舱隔板设置贯穿孔;所述纵隔板与第一侧封板、第二侧封板的焊接接头设置杯型槽口。

所述第一侧封板、第二侧封板上各设置两个便于悬挂安装于车体底架上吊耳的安装座。

在所述底中盖板上设置与方孔螺堵配合的螺堵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包括燃油箱和蓄电池箱,在箱体内釆用隔板分割成两个蓄电池箱和多个互相连通的燃油室,两个采用蓄电池箱以复合式燃油箱的中线为对称布置。蓄电池箱在顶部设有蓄电池散热口,侧面设有蓄电池箱门,箱内设有搁置蓄电池托盘的蓄电池导轨。箱体上设有装加油滤芯的加油口、油位计、电子液位计和吸油管等。与现有技术相比,集成燃油箱和蓄电池箱为一体,设有吊耳安装座将复合燃油箱整体悬挂于车体底架,大大节省了底架空间,便于安装探伤设备及管系布置,满足给动力系统及发电机组供油的需求;复合式燃油箱的箱体附件都布置在便于快捷检修保养的位置;箱体内部结构板均设置有通孔与槽形孔,可有效减少自由液面以衰减燃油在机车行进当中的剧烈振动,保证行车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结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3中的b-b剖面图。

图7是图3中的c-c剖面图。

图8是图6中的放a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的放b放大图。

图中:1、安全挡,2、加油滤芯,3、方孔螺堵,4、第一侧封板,5、第一蓄电池箱侧板,6、折页,7、底边斜封板,8、边封板,9、第二蓄电池箱侧板,10、纵隔板,11、底中盖板,12、第二侧封板,13、横隔板,14、第一边油舱侧封板,15、第二边油舱侧封,16、第二吊耳加强筋,17、第一顶边盖板,18、回油管口,19、角钢,20、电子液位计管口,21、第二顶边盖板,22、第一吊耳加强筋,23、法兰,24、铭牌,25、电子液位计管,26、第一固定角钢,27、40管卡,28、螺堵接口,29、回油管,30、第二固定角钢,31、第二吸油管,32、50管卡,33、第一吸油管,34、第二吸油管口,34a、第一吸油管口,35、蓄电池散热口,36、第二密封盖,37、电线管,38、顶板加强筋,39、蓄电池箱门,40、蓄电池托盘,41、第一活结螺栓,42、第一侧面封板,43、油底舱隔板,44、蓄电池导轨,45、导轨封板,46、蓄电池箱底板,47、第二侧面封板,48、第二顶中盖板,49、第一顶中盖板,50、吊耳,51、第一密封盖,52、第二顶板加强筋,53、侧门固定块,54、油位计,55、门把手,56、门板,57、折叠连杆,58、锁门挡板,59、门锁,60、第二活结螺栓,61、防撞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2、3、4示出了一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结构图。这种钢轨探伤车用复合式燃油箱的箱体中包括燃油箱和蓄电池箱。箱体采用顶板、第一侧封板4、第二侧封板12、底中盖板11、两个底边斜封板7、第一侧面封板42和第二侧面封板47通过焊接构成整体式结构。顶板采用两个第一顶中盖板49、第二顶中盖板48、第一顶边盖板17和第二顶边盖板21通过焊接成一体。在箱体内釆用隔板分割成两个蓄电池箱和多个互相连通的燃油室,第一顶边盖板17与蓄电池箱底板46之间为蓄电池箱,第二顶边盖板21与蓄电池箱底板46之间为另一蓄电池箱,两个采用电线管37连通的蓄电池箱以复合式燃油箱的中线为对称布置。蓄电池箱在顶部设有蓄电池散热口35,侧面设有蓄电池箱门39,箱内设有搁置蓄电池托盘的蓄电池导轨44(如图6所示)。箱体的顶板上在一对角位置各设有一个装加油滤芯2的加油口,在第二侧面封板47上的蓄电池箱门39旁边设有油位计54,在第一侧封板4上设有回油管口18、电子液位计管口20、第二吸油管口34和第一吸油管口34a,在箱体内设有连接电子液位计管口20安装电子液位计的管电子液位计管25、连接回油管口18的回油管29、连接第二吸油管口34的第二吸油管31和连接第一吸油管口34a的第一吸油管33。箱体的顶板上第二顶中盖板48设有带呼吸口的第二密封盖36,在箱体的下侧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密封盖51(如图5、6所示)。

复合式燃油箱内设置纵隔板10、横隔板13、第一蓄电池箱侧板5、第二蓄电池箱侧板9、蓄电池箱底板46各自焊接相连,将箱体分割为多个燃油箱与两个蓄电池箱,上述各板除蓄电池箱底板46均设置工艺孔与槽口使各燃油箱互相连通。纵隔板10、横隔板13、第一蓄电池箱侧板5、第二蓄电池箱侧板9均设置弯型接头与相邻的顶盖板、底板相连。纵隔板10与第一侧封板4、第二侧封板12之间设置角钢19加强;蓄电池底板46与底边斜封板7之间设置底油舱隔板43加强;所述底油舱隔板43设置贯穿孔;所述纵隔板10与第一侧封板4、第二侧封板12的焊接接头设置杯型槽口。第一侧封板4、第二侧封板12上各设置两个便于悬挂安装于车体底架上吊耳50的安装座。在底中盖板11上设置与方孔螺堵3配合的螺堵接口28(如图5、6、7所示)。

侧门固定块53焊接于第一蓄电池箱侧板5内侧;折叠连杆57一端连接侧门固定块53,另一端连接门板56;需要打开蓄电池侧门时,转动门把手55,通过门锁59将锁门挡板58落下,折叠连杆57自动展开,进而将门板56放平;需要关闭蓄电池侧门时,先将门板56合闭,转动门把手55,通过门锁59将锁门挡板58顶起,第二顶板加强筋52可固定顶起后的锁门挡板58,从而起到锁门的作用。锁门后同时将安全挡1放下,起到锁门双保险的作用(如图8所示)。

蓄电池导轨44焊接固定在蓄电池底板46上;安装或者检修蓄电池时,可将带有轨道滑轮的蓄电池托盘40通过蓄电池导轨44人工抽出。蓄电池托盘40设置有防撞卡61,蓄电池底板46上设置有第二活结螺栓60,在机车行进当中,防撞卡61卡紧在第二活结螺栓60上,可防止蓄电池托盘40撞击门板56;人工抽出蓄电池托盘40时,将第二活结螺栓60打开即可(如图9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