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后排拉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0227发布日期:2018-12-25 20:0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后排拉手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座椅骨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后排拉手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客车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客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传统客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大量客车的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问题不容忽视;近几年兴起的新能源客车以电力驱动或油电混合驱动作为动力,因发动机功率和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其对客车自重更为敏感。降低自重是降低客车能耗的一种途径。无论采用哪种动力方式,轻量化客车都是现实的需求,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为客车轻量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座椅是客车上数量较多的部件,一般包括座椅骨架、泡沫、面套以及其他功能性模块如座椅前后调节、侧向滑动、高度调节等等,其中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其上设有各种连接机构和功能性模块的安装机构。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从结构和材料两方面优化座椅骨架设计、降低座椅的重量对实现客车的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优化结构设计能够提升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后排拉手安装结构。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后排拉手安装结构,包括靠背骨架框体,所述靠背骨架框体包括两个竖向相对设置的靠背边管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靠背边管上端的上横梁,其关键在于,所述上横梁连接有两个“L”形拉手安装座,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的竖臂的自由端与所述上横梁的下缘连接,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的横臂自由端与所述靠背边管连接,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上设有拉手安装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L”形拉手安装座的设计结构简洁,同时与靠背骨架框体的连接可靠。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L”形拉手安装座为开口向后的槽状结构,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的前侧表面与上横梁的前侧表面相平,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的前侧表面与所述靠背边管上部的前侧表面相平。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L”形拉手安装座能为靠背背板提供支撑。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L”形拉手安装座的槽底向后延伸设有拉手安装孔柱,所述拉手安装孔轴向贯穿所述拉手安装孔柱。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增强拉手安装孔处局部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拉手安装孔柱的外壁与“L”形拉手安装座的槽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进一步增强拉手安装孔处局部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沿着所述靠背骨架框体的中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的竖臂上设有两个所述拉手安装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为后排拉手的两端提供连接位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靠背骨架框体由一根槽形管弯折得到,该槽形管的开口向后,该槽形管的中段水平设置形成所述上横梁,该槽形管的两端部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所述靠背边管。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便于保证靠背骨架框体的结构强度,减少用料,同时便于成型制造。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靠背骨架框体与“L”形拉手安装座一体成型。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并节省工艺步骤,保证构件尺寸精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靠背骨架框体与“L”形拉手安装座的材料为镁合金。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座椅骨架重量。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L”形拉手安装座的结构简洁,同时与靠背骨架框体的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后排拉手安装结构,包括靠背骨架框体100,所述靠背骨架框体100包括两个竖向相对设置的靠背边管10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靠背边管101上端的上横梁102,所述上横梁102连接有两个“L”形拉手安装座130,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的竖臂的自由端与所述上横梁 102的下缘连接,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的横臂自由端与所述靠背边管101 连接,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上设有拉手安装孔132。

如图2所示,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为开口向后的槽状结构,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的前侧表面与上横梁102的前侧表面相平,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的前侧表面与所述靠背边管101上部的前侧表面相平。

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的槽底向后延伸设有拉手安装孔柱131,所述拉手安装孔132轴向贯穿所述拉手安装孔柱131。为进一步增强拉手安装孔柱 131处的局部结构强度,所述拉手安装孔柱131的外壁与“L”形拉手安装座130 的槽侧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两个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沿着所述靠背骨架框体100的中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的竖臂上设有两个所述拉手安装孔132,这样,后排拉手的两端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L”形拉手安装座130内。

如图2所示,所述靠背骨架框体100由一根槽形管弯折得到,该槽形管的开口向后,该槽形管的中段水平设置形成所述上横梁102,该槽形管的两端部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所述靠背边管101。

所述靠背骨架框体100与“L”形拉手安装座130一体成型,其材料为镁合金。不同于传统的钢件结构,采用轻型镁合金制造的座椅靠背骨架框体和后排拉手安装结构,在满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量大大减轻,同时本设计方便铸造脱模,满足工艺要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