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3498发布日期:2018-10-09 22:2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可收起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该可收起的交通工具座椅组件可以具有枢转连杆(pivot link)。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公布第2017/0001543号中公开了一种可收起的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可以具有座椅底部以及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可以枢转地布置在座椅底部上。座椅底部可以具有座椅底部框架。座椅底部框架可以包括侧部构件、前连杆、驱动连杆和枢转连杆。侧部构件可以具有第一侧部构件端部和第二侧部构件端部。前连杆可以具有第一前连杆端部,第一前连杆端部可以枢转地连接到支撑构件。前连杆还可以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部构件端部。驱动连杆可以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前连杆的第一驱动连杆端部和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的第二驱动连杆端部。枢转连杆可以具有可枢转地连接到驱动连杆的第一枢转连杆端部和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部构件端部的第二枢转连杆端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包括:

座椅底部;以及

座椅靠背,其枢转地布置在所述座椅底部上,其中所述座椅底部具有座椅底部框架,所述座椅底部框架包括:

侧部构件,其具有第一侧部构件端部和第二侧部构件端部;

前连杆,其具有第一前连杆端部,其中所述前连杆在所述第一前连杆端部处枢转地连接到支撑构件,并且所述前连杆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构件端部;

驱动连杆,其具有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前连杆的第一驱动连杆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二驱动连杆端部;和

枢转连杆,其具有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连杆的第一枢转连杆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侧部构件端部的第二枢转连杆端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侧部构件间隔开并且不接合所述侧部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连杆在所述第一侧部构件端部与所述第二侧部构件端部之间不连接到所述侧部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枢转连杆定位在所述侧部构件和所述驱动连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枢转连杆具有L形构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大致竖直的使用位置和所述座椅底部的顶上的大致水平的收起位置之间枢转,并且其中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使用位置向所述收起位置的向前移动引起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旋转并且使所述驱动连杆和所述枢转连杆向前移动,引起所述前连杆、所述侧部构件和所述枢转连杆枢转,使得所述座椅底部朝向所述支撑构件向前和向下移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可以包括座椅靠背和座椅底部。座椅底部可以具有座椅底部框架。座椅底部框架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前连杆、侧部构件、驱动连杆和枢转连杆。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可以固定地安装到支撑构件。座椅靠背可以相对于第二安装支架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可枢转。前连杆可以相对于第一安装支架围绕第一前连杆轴线可枢转。侧部构件可以相对于前连杆围绕第二前连杆轴线可枢转。驱动连杆可以相对于前连杆围绕第一驱动连杆轴线可枢转。驱动连杆还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围绕第二驱动连杆轴线可枢转。枢转连杆可以相对于驱动连杆围绕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可枢转。枢转连杆还可以相对于侧部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连杆轴线可枢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围绕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大致竖直的使用位置和所述座椅底部的顶上的大致水平的收起位置之间枢转。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在所述使用位置和在所述收起位置布置在所述第二枢转连杆轴线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布置成比所述第二枢转连杆轴线更靠近所述前连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布置成比所述第二枢转连杆轴线更远离所述前连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布置成比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更远离所述支撑构件,并且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布置成比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更靠近所述支撑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连杆定位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和所述枢转连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枢转连杆定位在所述驱动连杆和所述侧部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第二枢转连杆轴线布置成比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更远离所述前连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第二枢转连杆轴线布置成比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更靠近所述前连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与所述枢转连杆相交,并且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收起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与所述枢转连杆不相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使用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在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和所述第二枢转连杆轴线之间与所述枢转连杆相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使用位置向所述收起位置的向前移动引起所述座椅靠背围绕所述座椅靠背枢转轴线旋转并使所述驱动连杆和所述枢转连杆向前移动,引起所述枢转连杆围绕所述第一枢转连杆轴线枢转并引起所述前连杆围绕所述第一前连杆轴线枢转,使得所述座椅底部朝向所述支撑构件向前和向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座椅组件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移除了装饰罩和垫子的座椅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座椅组件沿剖面线4-4的截面图。

图5和图6是图4中示出的座椅组件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处于收起位置中的座椅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方案;然而,应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形式和替代形式来实施。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示出了座椅组件10的示例。座椅组件10可以与交通工具(例如,机动交通工具,如汽车或卡车)一起提供或构造成与交通工具(例如,机动交通工具,如汽车或卡车)一起使用。在至少一种构造中,座椅组件10可以被构造为后座椅,该后座椅可以定位在可被交通工具驾驶员占用的前排座椅或前座椅后面。座椅组件10可以包括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

参考图1和图2,座椅靠背12可以构造成支撑座椅乘员的背部。座椅靠背12可以邻近座椅底部14布置。例如,座椅靠背12可以布置在座椅底部14上方并且可以枢转地布置在座椅底部14上。例如,座椅靠背12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14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枢转。

座椅底部14可以邻近座椅靠背12布置。同座椅靠背12一样,座椅底部14也可构造成支撑座椅乘员。座椅底部14可以构造成安装在支撑构件22,例如,交通工具主体结构,如交通工具的地板底板(floor pan)上。

参考图1,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可以协作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就坐位置。例如,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可以协作以界定一个或更多个主就坐位置30以及可选地辅助就坐位置32。辅助就坐位置32可布置在两个主就坐位置30之间,并且可靠近座椅组件10的中心定位或在座椅组件10的中心定位。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案中,可折叠扶手可以在辅助就坐位置32处设置在座椅靠背12中。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可各自具有装饰罩40和一个或更多个垫子42。

一个或更多个装饰罩40可形成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装饰罩40可布置在垫子42上。例如,一个装饰罩40可以接合并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或隐藏座椅靠背12的垫子42,并且另一个装饰罩40可以接合并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或隐藏座椅底部14的垫子42。装饰罩40可以面向座椅乘员并且可以支撑座椅乘员。装饰罩4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织物、乙烯树脂(vinyl)、皮革或其组合制成。装饰罩4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到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例如,装饰罩40可以用一个或更多个附接特征(例如,钩、夹子、环状物、钩环紧固件、拉绳或类似物)来固定。

一个或更多个垫子42可构造成帮助支撑座椅乘员。垫子42可以布置在座椅组件10的支撑结构或框架上,并且可以由任何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材料(例如模制聚合物材料,如开孔泡沫或闭孔泡沫)制成。

参考图2,座椅组件10被示出为不具有装饰罩40和垫子42以更清楚地示出座椅组件10的内部部件,例如座椅靠背框架50、座椅底部框架52和一个或更多个闩锁机构54。

座椅靠背框架50可以是座椅靠背12的结构框架。在至少一个构造中,座椅靠背框架50可以具有多个座椅靠背部分,该多个座椅靠背部分可以构造成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大致直立或大致竖直的使用位置和如图7中所示的座椅底部14的顶上的大致水平的收起位置之间枢转或旋转。当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座椅组件10可以接纳座椅乘员。当座椅靠背12处于收起位置时,座椅靠背12和座椅靠背框架5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折叠在座椅底部14的上方,并且可以接合座椅底部14。在图2中,座椅靠背框架50具有40/60分离构造(split configuration),该分离构造可以包括可以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独立地枢转的第一座椅靠背部分60和第二座椅靠背部分62。还可以设想的是,座椅组件10可以设置有其它构造,诸如40/20/40分离构造或不能分离。

座椅底部框架52可以安装到支撑构件22。如下面将更详细讨论的,当座椅靠背12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时,座椅底部框架52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支撑构件22移动。

座椅底部框架52可以是座椅底部14的结构框架。在至少一个构造中,座椅底部框架52可以具有多个座椅底部部分,当座椅靠背12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时,该多个座椅底部部分可以构造成围绕多个轴线枢转或旋转。在图2中,座椅底部框架52具有40/60分离构造,该分离构造可以包括第一座椅底部部分70和第二座椅底部部分72,第二座椅底部部分72可以相对于第一座椅底部部分70独立地移动。还可以设想的是,座椅组件10可以设置有其它构造,诸如40/20/40分离构造或不能分离。

座椅底部框架52将主要在单个座椅底部部分,例如第一座椅底部部分70的情景下进行描述。应理解的是,第二座椅底部部分72可以设置有类似或相同的部件并且可以以与第一座椅底部部分70类似的方式起作用或移动。在至少一种构造中,座椅底部框架5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支架80、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支架82、至少一个前连杆84、至少一个侧部构件86、前部构件88、后部构件90、至少一个驱动连杆92和至少一个枢转连杆94。

参考图2-4,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支架80可以相对于支撑构件22固定地定位,或者可以固定地安装到支撑构件22。在所示的构造中,两个第一安装支架80与每个座椅底部部分一起提供。第一安装支架80可以布置在座椅组件10的前部处或附近,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第一安装支架80可以直接安装在支撑构件22上,或者可以安装在中间支架(intervening bracket)96上,中间支架96可以安装到支撑构件22。在所示的构造中,提供了多个支架96,至少一个第一安装支架80和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支架82可以联接到该支架96。

至少一个第二安装支架82可以相对于支撑构件22固定地定位,或者可以固定地安装到支撑构件22。在所示的构造中,两个第二安装支架82与每个座椅底部部分一起提供。第二安装支架82可以布置在座椅组件10的后部处或靠近座椅组件10的后部布置,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第二安装支架82可以直接安装在支撑构件22上,或者可以安装在中间支架96上,中间支架96可以安装到支撑构件22。座椅靠背12的座椅靠背框架50可以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安装支架82,并且可以相对于第二安装支架82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枢转。座椅靠背框架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可枢转地连接。例如,枢轴销可以将座椅靠背框架50枢转地联接到第二安装支架82。由此,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可以延伸穿过第二安装支架82。

至少一个前连杆84可以枢转地联接到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80。在所示的构造中,两个前连杆84与每个座椅底部部分一起提供。前连杆84可以布置在座椅底部14的前部处或靠近座椅底部14的前部布置,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如参考图5最佳示出的,每个前连杆84可具有第一前连杆端部100和第二前连杆端部102。

第一前连杆端部100可以经由第一安装支架80枢转地连接到支撑构件22。例如,每个前连杆84可以相对于第一安装支架80围绕第一前连杆轴线104枢转。第一前连杆轴线104可以大体上平行于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布置。第一前连杆轴线104可以延伸穿过第一前连杆端部100。第一前连杆端部10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枢轴销)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安装支架80。诸如弹簧的偏置构件可以布置在前连杆84内并且可以接纳枢轴销。偏置构件可以接合第一安装支架80和前连杆84,并且可以施加偏置力,该偏置力可以帮助偏置前连杆84以围绕第一前连杆轴线104旋转,以帮助将座椅组件10朝向收起位置偏置。

第二前连杆端部102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前连杆端部100相对。第二前连杆端部102可以枢转地连接到侧部构件86。例如,每个前连杆84可以相对于侧部构件86围绕第二前连杆轴线106枢转。第二前连杆轴线106可以大体上平行于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布置。另外,第二前连杆轴线106可以延伸穿过第二前连杆端部102。第二前连杆端部10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枢轴销)枢转地联接到侧部构件86。

参考图2和图4,至少一个侧部构件86可以枢转地联接到前连杆84并且可以枢转地联接到枢转连杆94。在所示的构造中,两个侧部构件86与每个座椅底部部分一起提供。侧部构件86可以沿座椅底部部分的相对的横向侧延伸,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或在座椅底部14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侧部构件86可以大体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如参考图5和图6最佳地示出的,每个侧部构件86可以具有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以及可选的盖板(cover plate)114。

参考图5,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可以邻近座椅底部框架52的前部布置。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可以枢转地联接到对应的前连杆84的第二前连杆端部102。例如,每个侧部构件86可以接纳对应的前连杆84并且可以相对于前连杆84围绕第二前连杆轴线106枢转。第二前连杆轴线106可以延伸穿过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

参考图6,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可以与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相对地布置。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可以枢转地连接到枢转连杆94,如将在以下更加详细讨论的。

参考图2-6,盖板114可以固定地布置在每个前连杆84上。盖板114可以布置在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和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之间。每个盖板114可以远离座椅底部部分的中心延伸并且可以在相应的驱动连杆92上方延伸,使得盖板114与驱动连杆92间隔开并且不接合驱动连杆92。由此,盖板114可以帮助支撑座椅底部14的垫子42,并且可以将垫子42与驱动连杆92隔开,以当座椅组件10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时,防止驱动连杆92接触垫子42以及在垫子42上施加摩擦。

参考图2、图3和图5,前部构件88可以邻近座椅底部框架52的前部布置。前部构件88可以横跨座椅底部框架52的前部横向延伸,并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座椅底部部分的侧部构件86。例如,前部构件88可以从一个侧部构件86的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延伸到另一个侧部构件86的第一侧部构件端部110。当座椅组件10处于使用位置时,前部构件88可以布置在第二前连杆轴线106上方。

参考图2和图6,后部构件90可以布置成与前部构件88相对。例如,后部构件90可以邻近座椅底部框架52的后部布置。后部构件90可以横跨座椅底部框架52的后部横向延伸,并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座椅底部部分的侧部构件86。例如,后部构件90可以靠近侧部构件86的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定位并且可以从一个侧部构件86延伸到另一个侧部构件86。

参考图2-6,至少一个驱动连杆92可以枢转地联接到前连杆84,并且可以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50。在所示的构造中,两个驱动连杆92与每个座椅底部部分一起提供。驱动连杆92可以沿座椅底部部分的相对横向侧延伸,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或在座椅底部14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驱动连杆92可以大体上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此外,驱动连杆92可以具有相同的构造或相似的构造。每个驱动连杆92可相对于第二安装支架82横向地定位在座椅底部14的内侧或朝向座椅底部14的中心定位,并且可横向地定位在第二安装支架82和枢转连杆94之间。如参考图5和图6最佳示出的,每个驱动连杆92可以具有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第一驱动连杆部分124和第二驱动连杆部分126。

参考图5,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可以邻近座椅底部框架52的前部布置。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可以枢转地联接到对应的前连杆84。例如,每个驱动连杆92可以安装到对应的前连杆84,并且可以相对于前连杆84围绕第一驱动连杆轴线130枢转。第一驱动连杆轴线130可以布置成大体上平行于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第一驱动连杆轴线130可以布置在第一前连杆端部100和第二前连杆端部102之间以及布置在第一前连杆轴线104和第二前连杆轴线106之间。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枢轴销)枢转地联接到前连杆84。

参考图6,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可以与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相对地布置。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可以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12。例如,每个驱动连杆92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50围绕第二驱动连杆轴线132枢转。第二驱动连杆轴线132可以与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大体上平行地布置。第二驱动连杆轴线132可以延伸穿过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枢轴销)枢转地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50。另外,驱动连杆92可以与侧部构件86间隔开并且可以在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和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之间不接合侧部构件86。例如,侧部构件86可以不具有如在美国专利公开第2017/0001543号中所公开的可以从侧部构件86延伸且可以被接纳在驱动连杆中的导引槽中的杆或销,该美国专利转让给本实用新型的受让人。

参考图4和图5,第一驱动连杆部分124可以从第一驱动连杆端部120朝向座椅靠背12延伸。第一驱动连杆部分124可以布置在对应的盖板114下方,并且当从座椅组件10的侧面观察时,可以以大致线性的方式延伸。

参考图4和图6,第二驱动连杆部分126可以从第二驱动连杆端部122延伸到第一驱动连杆部分124的端部。第二驱动连杆部分126可相对于第一驱动连杆部分124以一角度延伸。例如,第二驱动连杆部分126可以以远离支撑构件22并且朝向座椅靠背12向上延伸的角度延伸。当从座椅组件10的侧面观察时,第二驱动连杆部分126可以以大致线性的方式延伸,并且可以具有比第一驱动连杆部分124的长度小的长度。由此,驱动连杆92可以具有类似于曲棍球棒的构造。

参考图2、图4和图6,至少一个枢转连杆94可以枢转地联接到驱动连杆92并且可以枢转地联接到侧部构件86。在所示的构造中,两个枢转连杆94与每个座椅底部部分一起提供。枢转连杆94可以横向地定位在驱动连杆92和相邻的侧部构件86之间。在至少一种构造中,当从侧面看时,枢转连杆94可以具有大致L形的构造。如在图6中最佳示出的,每个枢转连杆94可具有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第二枢转连杆端部142和连接部分144。

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可以靠近座椅底部框架52的后部布置。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可以枢转地连接到对应的驱动连杆92。例如,每个枢转连杆94可以安装到对应的驱动连杆92的第二驱动连杆部分126,并且可以相对于驱动连杆92围绕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枢转。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布置成大体上平行于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布置在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和第二枢转连杆端部142之间。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枢轴销)枢转地联接到驱动连杆92。如通过比较图4和图7最佳示出的,当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比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距离支撑构件22更远地布置,并且当座椅靠背12处于收起位置时,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比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更接近支撑构件22布置。

参考图6,第二枢转连杆端部142可以与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相对地布置。第二枢转连杆端部142可以枢转地连接到侧部构件86的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例如,每个枢转连杆94可以相对于侧部构件86围绕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枢转。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可以大体上平行于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布置。此外,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可以延伸穿过第二侧部构件端部112,并且可以定位成使得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中布置在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上方。如通过比较图4和图7最佳示出的,当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比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更靠近前连杆84布置,并且当座椅靠背12处于收起位置时,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可以比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更远离前连杆84布置。另外,当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可以比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更远离前连杆84布置,并且当座椅靠背12处于收起位置时,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可以比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更靠近前连杆84布置。第二枢转连杆端部14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枢轴销)枢转地联接到侧部构件86。

参考图6,连接部分144可以布置在第一枢转连杆端部140和第二枢转连杆端部142之间。连接部分144可以在驱动连杆92和侧部构件86之间在横向方向上延伸。例如,连接部分144可以从驱动连杆92到侧部构件86在座椅底部部分内侧或朝向座椅底部部分的中心延伸。由此,枢转连杆94可以完全布置在驱动连杆92和相邻的侧部构件86之间,并且可以帮助将驱动连杆92与侧部构件86隔开。

参考图2和图3,一个或更多个闩锁机构54可以选择性地允许座椅组件10从使用位置移动到收起位置。在至少一种构造中,闩锁机构54可以布置在座椅组件10的外侧上并且可以在座椅靠背12和座椅底部14之间延伸。闩锁机构54可以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处于锁定位置时,闩锁机构54可以阻止座椅组件10从使用位置移动到收起位置。闩锁机构54可以被致动到解锁位置以允许座椅组件10从使用位置移动到收起位置。闩锁机构5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释放杆或马达来致动。

参考图4和图7,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座椅组件10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的移动。从座椅组件10处于如图4中所示的使用位置中开始,闩锁机构54可被致动到解锁位置以允许从使用位置移动到图7中所示的收起位置。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偏置构件,通过诸如马达的致动器,通过可手动地施加在座椅组件10上的力,或其组合,力可以被施加以在向前方向上推动或拉动座椅靠背12,从而将座椅靠背12折叠在座椅底部14上方。如图4中最佳地所示,当座椅靠背12处于使用位置时,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可以在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和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之间与枢转连杆94相交。

座椅靠背12的向前移动可以引起座椅靠背12围绕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旋转。力可以从座椅靠背12传递到驱动连杆92,从而从所示的角度向前或向左移动驱动连杆92、前连杆84和枢转连杆94。当座椅靠背12向前移动时,驱动连杆92可相对于座椅靠背12围绕第二驱动连杆轴线132枢转并相对于前连杆84围绕第一驱动连杆轴线130枢转。前连杆84可相对于第一安装支架80围绕第一前连杆轴线104枢转,使得第二前连杆端部102向前或远离第二安装支架82以及向下朝向支撑构件22移动。前连杆84的移动可以将侧部构件86向前和向下拉动并且引起侧部构件86相对于前连杆84围绕第二前连杆轴线106旋转。侧部构件86的向前和向下的移动还可以使固定地附接的前部构件88和后部构件90向前和向下移动,并且可以引起侧部构件86相对于枢转连杆94围绕第二枢转连杆轴线152旋转。枢转连杆94可以相对于驱动连杆92围绕第一枢转连杆轴线150旋转。由此,枢转连杆94可以帮助侧部构件86向前摆动并且远离第二安装支架82比在没有枢转连杆的构造中移动更大的程度,由此允许座椅底部14的垫子42更向前移动。这进而可以允许座椅靠背12进一步向下折叠或向下折叠成平坦支撑构件,以减小处于收起位置中的座椅组件10的高度,这可以增加交通工具的货运量。因此,当座椅组件10移动到收起位置时,座椅底部框架52和座椅底部14可以朝向支撑构件22向前和向下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2可以向前折叠在座椅底部14的顶部的上方。如图7中最佳地所示,当座椅靠背12处于收起位置时,座椅靠背枢转轴线20可不与枢转连杆94相交。

通过展开座椅靠背12或者致动座椅靠背12远离座椅底部14,座椅组件10可以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座椅底部框架52的部件和座椅靠背框架50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围绕它们的相应轴线旋转,以从图7中所示的收起位置移动到图4中所示的使用位置。当座椅组件10到达使用位置时,闩锁机构54和/或一个或更多个止动件可以使座椅组件10的枢转停止。闩锁机构54然后可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以将座椅组件10保持在使用位置中。

虽然上面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案,但是并非意图这些实施方案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的形式。而是,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词语,并且应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变化。此外,各种实现实施方案的特征可被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