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2197发布日期:2018-12-21 18:5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一般都安装在仪表板下面,出风口布置在仪表板上,这样出风口就离前排乘客较近,离后排乘客较远,因此,后排乘客一般感受空调制冷或制热的效果比较迟,也比较差,因为冷风或热风不会直接吹在后排乘客的身上,只有车内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后排乘客才能感受空调的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很好的满足后排乘客冷热需求的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车身后侧围上的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内设有鼓风机,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一侧依次设有蒸发器和加热器,在所述箱体结构上设有供蒸发器冷却后的冷风吹出的冷风出口和供加热器加热后的热风吹出的热风出口,在所述冷风出口和所述加热器进风面之间设有控制所述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开合的风门Ⅰ,在所述加热器后方设有控制所述热风出口与所述冷风出口通道连通的风门Ⅱ。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通过风道分别导通至后排顶棚及后排底板。

该空调机构还设有检测车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及检测风道内温度的风道传感器。

在所述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的风道内均设有风道传感器。

所述鼓风机、蒸发器和加热器均和整车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风门Ⅰ及风门Ⅱ分别通过伺服电机Ⅰ及伺服电机Ⅱ控制启动。

后排座位旁设有调节控制该空调机构的控制面板,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空调启停的开关及分别控制所述风门Ⅰ和风门Ⅱ开合位置的旋钮Ⅰ和旋钮Ⅱ。

所述箱体结构上还设有安装连接至车身的安装支架。

在所述鼓风机一侧,冷风出口一侧,热风出口一侧及所述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之间各设有一个所述安装支架。

所述箱体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后蒸左壳体和后蒸右壳体及后蒸下壳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这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稳定舒适性好,可以让后排乘客快速、直接的享受到空调的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很好的满足了后排乘客对温度的需求,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通用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构制冷模式流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构制热模式流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构混合流道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鼓风机,2、室内温度传感器,3、蒸发器,4、安装支架,5、伺服电机Ⅰ,6、伺服电机Ⅱ,7、加热器,8、风道传感器,9、后蒸下壳体,10、后蒸左壳体,11、后蒸右壳体,12、调速模块,13、风门Ⅰ,14、风门Ⅱ,15、冷出风口,16、热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这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如图1、2所示,箱体结构设于车身后侧围上,箱体结构由相互配合的后蒸左壳体10和后蒸右壳体11及后蒸下壳体9组成。箱体结构内设有鼓风机1,在鼓风机1的出风口一侧依次设有蒸发器3和加热器7,在箱体结构上设有供蒸发器3冷却后的冷风吹出的冷风出口15和供加热器7加热后的热风吹出的热风出口16,在冷风出口15和加热器7的进风面之间设有控制冷风出口15和热风出口16开合的风门Ⅰ13,在加热器7后方设有控制热风出口16与冷风出口15通道连通的风门Ⅱ14。该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鼓风机1吸入车内自然风,通过蒸发器3以后变成较冷的风,通过加热器7后变成热风,可通过风门Ⅰ13及风门Ⅱ14控制进入后排空间风的温度,从而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进一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冷风出口15和热风出口16通过风道分别导通至后排顶棚及后排底板。纯制冷模式下,冷风通过冷风出口15进入风道由后排顶棚吹出到后排空间,以得到较好的后排制冷效果;纯制热模式下,热风通过热风出口16进入风道由后排底板吹出到后排空间,以得到较好的后排制热效果;当风门Ⅰ和风门Ⅱ均打开的情况下,冷热风较好的混合,以得到舒适温度的混合风,由顶棚和底板吹入到后排空间。

本实用新型空调机构还设有检测车内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2及检测风道内温度的风道传感器8,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设置理想的室内温度,室内温度传感器2、风道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与设定温度进行比对,并通过控制器启动伺服电机以控制风门Ⅰ和风门Ⅱ的开度对室内温度进行调控,实现自动调控。为进一步精确的控制室内温度,可在在冷风出口15和热风出口16的风道内均设有风道传感器8。

本实用新型中,鼓风机1、蒸发器3和加热器7均和整车电控系统连接,可通过整车电控系统控制启停。蒸发器3通过管路与主空调系统连接,形成冷媒回路,加热器可为电加热器,通过风道将冷、热风引到后排顶棚和底板吹送到后排座位,使后排乘客能直接感受到空调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为更精确控制风门Ⅰ13及风门Ⅱ14,可设置伺服电机Ⅰ5及伺服电机Ⅱ6控制启动风门Ⅰ13及风门Ⅱ14。后排座位旁设有调节控制该空调机构的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空调启停的开关及分别控制风门Ⅰ13和风门Ⅱ14开合位置的旋钮Ⅰ和旋钮Ⅱ,可通过调节旋钮控制伺服电机带动风门转动至合适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风门Ⅰ设于冷风出口15和加热器7的进风面之间,风门Ⅰ可控制经蒸发器3冷却的冷风的流向,冷风可由冷风出口15直接导出或是经加热器7加热由热风出口16导出;风门Ⅱ14设于加热器7后方,位于冷风出口15与热风出口16之间,如风门Ⅱ14闭合,冷热风不混合,通过调节风门Ⅰ13实现纯制冷模式和纯制热模式;如风门Ⅱ14打开,风门Ⅰ13处于中部位置,冷热风混合得到混合风。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中所示,在箱体结构上还设有安装连接至车身的安装支架4。在鼓风机1一侧,冷风出口15一侧,热风出口16一侧及冷风出口15和热风出口16之间各设有一个安装支架4,通过四个安装支架4的选配,可实现多种车型通用。

本实用新型这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箱体结构内设有将风吸入壳体的鼓风机1,箱体结构壳体上设冷风出口15和热风出口16,均通过风道吹入后排空间,控制面板设置在后排座位旁可操作处,使得后排乘客可独立控制开关;设有蒸发器3和加热器7,实现多种空气调节模式;所述的空调箱体上设有风门Ⅱ14(混合风门)和风门Ⅰ13(模式风门),通过独立的控制机构可调节出风模式及温度;设有室内温度传感器2及风道传感器8,可实现自动调节后排室内温度。设有独立的整车安装支架4,可实现多种车型选装。

如图3所示,当开通电源及空调A/C后,鼓风机1运转,吸入车内自然风,通过蒸发器3以后变成较冷的风,当风门Ⅰ13关闭加热器7通风口,风门Ⅱ14闭合,加热器7通风道不导通,冷风通过冷风出口15进入风道而由顶棚吹出到后排空间,可实现夏天的制冷功能;如图4所示,当关闭空调A/C,风门Ⅰ13打开加热器7通风口,闭合冷风出口15,风门Ⅱ14闭合,此时加热器通风道打开,由鼓风机吸入的自然风通过加热器后变成热风由热风出口16进入风道由底板而吹出到后排空间,可实现冬天的脚部制热功能;当风门Ⅰ13处于中部位置,冷风出口15及加热器7通风口均导通,风门Ⅱ14打开,此时冷热风可得到混合,混合后的混合风可经顶棚级底板导出至后排空间,得到适宜温度的混合风。另外,可通过手动操作后排风道出风口格栅实现吹面、吹面吹脚、吹脚三种模式,与此同时,风门Ⅰ、风门Ⅱ的开度可通过后排空调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操控,使其停在不同的角度位置,则可实现后排空间不同温度、不同模式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这种汽车后置冷暖空调机构稳定舒适性好,可以让后排乘客快速、直接的享受到空调的制冷或制热的效果,很好的满足了后排乘客对温度的需求,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通用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