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防碰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098发布日期:2018-12-07 22:1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底盘防碰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底盘防碰护板。



背景技术:

由于路面地形的复杂性,汽车在地面上奔跑的时候容易磕到底盘、变速箱或者发动机,因此,部分汽车安装了底盘防护板进行保护。传统的底盘防护板一般为普通的平板结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汽车的底盘、变速箱或者发动机受到碰撞,但是其防碰效果较差,磕碰到地面时容易内凹变形,同时不便于汽车底部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防碰护板,它能通过滚筒实现卸力,大大提高汽车底盘防碰撞能力,同时方便散热。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底盘防碰护板,它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底面上均匀横向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置有弹性滚筒;所述护板本体上端面上位于两内凹槽之间设置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底面上均匀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护板本体底面两端设置有端槽;所述端槽内设置有弹性滚筒;所述护板本体两侧设置有纵向的进风槽;所述进风槽与通风槽连通;所述进风槽前端开口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滚筒为弹性橡胶材料;所述弹性滚筒内设置有不锈钢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两端固定在内凹槽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倾斜于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槽上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两侧设置有散热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护板本体底面均匀设置了弹性滚筒,弹性滚筒不但可以缓冲碰撞力,同时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底盘碰撞后能快速卸力,大大提高护板防碰撞效果,同时能降低护板变形。

2、本实用新型中的护板采用了横向设置内凹槽,竖向设置通风槽的结构,不但提高了护板的抗压强度,同时通风槽域内凹槽形成风力通道,使得外界空气能流入到护板本体内部,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板本体;2、内凹槽;3、通风槽;4、通风孔;5、进风槽;6、弹性滚筒;7、过滤网;8、旋转轴;9、端槽;10、挡板;11、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汽车底盘防碰护板,它包括护板本体1,所述护板本体1底面上均匀横向设置有内凹槽2;所述内凹槽2内设置有弹性滚筒6;所述护板本体1上端面上位于两内凹槽2之间设置有通风槽3;所述通风槽3底面上均匀设置有通风孔4;所述护板本体1底面两端设置有端槽9;所述端槽9内设置有弹性滚筒6;所述护板本体1两侧设置有纵向的进风槽5;所述进风槽5与通风槽3连通;所述进风槽5前端开口设置有过滤网7。

优选的,所述弹性滚筒6为弹性橡胶材料;所述弹性滚筒6内设置有不锈钢的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两端固定在内凹槽2两端。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4倾斜于水平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风槽3上端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两侧设置有散热槽11。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原理:

在护板本体1边缘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将护板本体1安装在汽车底盘。安装时,保证进风槽5前端的过滤网7朝前设置。

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前端的空气从过滤网7流入到进风槽5内,然后从进风槽5流入到各个通风槽3内,最后从通风槽3底面的通风孔4排出去,实现了对汽车底盘护板内的通风散热。

为了防止通风孔4内进入泥水,在通风槽3上端设置了挡板10,可以防止溅射进入通风孔4内的泥水直接冲击在汽车底部零件上。

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底盘与路面发生碰撞时,弹性滚筒6的弹性橡胶材料可以吸收一定的碰撞力,同时弹性滚筒6发生旋转,进一步卸掉了大量的碰撞力,降低了地面对汽车底盘的碰撞破坏力。

弹性滚筒6内部设置不锈钢旋转轴,使得弹性滚筒6可以旋转,同时不锈钢旋转轴6可以防止弹性滚筒6产生大变形从而导致过度冲击到护板本体1。

过滤网7可以过滤到外界空气中的灰尘渣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