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278发布日期:2019-04-09 2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中部壳体(11)、上部壳体(12)、以及下部壳体(13),所述上部壳体(12)上设置有作为加热源的加热膜,所述下部壳体(13)上设置有包含功率调节加热电路的控制电路板,所述上部壳体(12)通过其外周边缘螺纹连接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上方,所述下部壳体(13)通过其外周边缘螺纹连接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下方;

防冻液入口管道(2),所述防冻液入口管道(2)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入口位置,且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内部连通;

防冻液出口管道(3),所述防冻液出口管道(3)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出口位置,且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内部连通;

防冻液流道(4),所述防冻液流道(4)位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内部,且所述防冻液流道(4)用于连通所述防冻液入口管道(2)与所述防冻液出口管道(3);所述防冻液流道(4)包括靠近所述中部壳体(11)的入口位置的防冻液流入流道(41)、靠近所述中部壳体(11)的出口位置的防冻液流出流道(4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防冻液流入流道(41)与所述防冻液流出流道(43)的防冻液加热流道(42);

隔液组件(5),所述隔液组件(5)包括若干条呈S形的隔液栅条(51),所述隔液栅条(5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内部,每条S形的隔液栅条(51)的一侧头部伸入位于其相邻侧的隔液栅条(51)的开口腔体内,从而将所述防冻液加热流道(42)分隔为若干个连通防冻液流入流道(41)与防冻液流出流道(43)的S形加热流道;所述隔液组件(5)还包括有若干条穿过每条所述隔液栅条(51)的扰流筋条(53);

在所述防冻液流入流道(41)中靠近所述中部壳体(11)的入口位置设置有浸入式散热结构,所述浸入式散热结构包括浸入式散热槽(7),所述浸入式散热槽(7)内凹设置于所述防冻液流入流道(41)中靠近中部壳体(11)的入口位置的表面;所述下部壳体(13)的定位端头(133)伸入所述中部壳体(11)的定位开口(111)中,在所述下部壳体(13)的前散热基座(131)和后散热基座(132)之间,沿着所述下部壳体(13)的前后方向均匀向下方凸出设置有若干个发热元器件(134),所述下部壳体(13)沿着朝向中部壳体(11)的方向凸出设置有若干个散热触头(135),在所述散热触头(135)的根部且位于中部壳体(11)的上方覆盖有固定压板(136),螺纹固定件(137)穿过所述固定压板(136)后固定在所述下部壳体(13)内部,所述若干个散热触头(135)位于所述浸入式散热槽(7)内部且在该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工作时被防冻液浸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散热触头(135)设置为锥形,且沿着从下到上的方向所述散热触头(135)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散热触头(135)在所述浸入式散热槽(7)内呈多行排布,且相邻两行散热触头(135)之间交错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液入口管道(2)与所述防冻液出口管道(3)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11)的同一侧上且与所述中部壳体(1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液入口管道(2)、防冻液出口管道(3)、以及中部壳体(11)选用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固定件(137)设置有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若干个散热触头(135)的前侧和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壳体(11)和所述下部壳体(1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138),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螺纹固定件(137)的前后方向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浸入式散热结构的车辆防冻液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式散热槽(7)设置为两端圆形的长条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