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339发布日期:2019-06-05 22:5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全球的气温变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炎热的夏季,长时间停靠在室外的汽车被高温炙烤后带来如下危害:

(1)加速车漆老化,褪色,使汽车失去原本的靓丽光泽,影响车漆寿命;

(2)汽车内饰大多为塑料制成,长时间暴晒后会加速塑料老化变形,损害内饰的使用寿命;

(3)车内材质大多为塑料或者皮制品,长时间暴晒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体,如果进入车内直接打开空调,而不开车窗的话,有害气体就会被吸入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4)若车内放有压缩气体的物品和锂电池类物品,长时间暴晒易发生爆炸或燃烧;

(5)加速轮胎的老化,造成轮胎变形或皲裂,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高温暴晒还会加大轮胎气压,造成轮胎爆裂的危险;

(6)经过太阳暴晒后车内温度远高于环境温度,可能导致车辆自燃。

为了避免上述危害,人们将汽车停靠在室外时通常选择使用移动遮阳篷对车辆进行遮挡。但是现有的移动遮阳篷通常是在支撑柱的底端设置吸盘来实现其在车顶的固定,固定面积小,易导致移动遮阳篷从车顶滑落,同时吸盘的位置固定后不能随使用情况改变;此外,现有移动遮阳篷的篷布一般采用防雨布制成,功能单一且篷布表面经过长时间暴晒后易老化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该遮阳篷底部的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支撑杆,增大了遮阳篷底部的固定面积;在篷布的顶面设置有太阳能板,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供电,既节能环保又防止了篷布表面经过长时间暴晒后老化破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包括篷布、用于打开或收起所述篷布的篷布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篷布支架底部用于固定所述篷布支架的支撑组件;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右支撑杆延长杆以及左支撑杆延长杆,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为空心的方形杆状结构,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均能够向上转动与所述支撑板表面贴合、向下转动与所述支撑板相互垂直;所述左支撑杆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左支撑杆延长杆,该左支撑杆延长杆能够在所述左支撑杆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左支撑杆的长度,所述右支撑杆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右支撑杆延长杆,该右支撑杆延长杆能够在所述右支撑杆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右支撑杆的长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篷布外表面铺设有太阳能板,使用时将所述太阳能板与汽车内供电装置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撑杆远离与所述支撑板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表面设置有硅胶层,所述右支撑杆远离与所述支撑板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表面设置有硅胶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相同,所述左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左侧的侧边开设有第一条形镂空槽,该第一条形镂空槽远离所述左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左支撑杆的边沿且为敞口状;所述右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右侧的侧边开设有第二条形镂空槽,该第二条形镂空槽远离所述右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右支撑杆的边沿且为敞口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与所述左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吸盘,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与所述右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吸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远离所述左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的左拉环,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远离所述右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的右拉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贴近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的侧面靠近所述左拉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吸盘,所述的第一外吸盘能够在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一外吸盘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内吸盘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贴近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的侧面靠近所述右拉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吸盘,所述的第二外吸盘能够在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外吸盘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内吸盘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板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设置有将所述支撑板嵌入其中的“U”形槽,所述的右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板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的左支撑杆上作用相同且结构相同的“U”形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撑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该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该凹槽用于嵌入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的底端;所述右支撑杆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该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该凹槽用于嵌入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的底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防止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脱出的凸沿,所述右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防止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脱出的凸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最大为9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动连接为铆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支撑座的使用方法为:

在不使用移动遮阳篷时,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向上转动与所述支撑板两侧贴合;此时所述支撑板、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轴向线相互平行。

在使用移动遮阳篷时,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向下转动并使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相垂直,分别拉动所述左拉手和右拉手拉出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和右支撑杆延长杆,使得所述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延长杆和右支撑杆延长杆均与汽车顶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支撑杆,能够打开合拢,打开后增大了遮阳篷底部的固定面积,合拢后不占空间,防止了移动遮阳篷从车顶滑落。

2、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篷布顶面铺设有太阳能板,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供电,既节能环保又防止了篷布表面经过长时间暴晒后老化破裂。

3、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支撑杆与支撑板之间通过“U”形槽和凹槽配合,结构稳固且配合紧密。

4、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的支撑杆与汽车顶部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硅胶层或者吸盘,能够将遮阳篷牢牢固定在汽车顶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体积轻便,既稳固了遮阳篷在车顶的位置又能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汽车供电,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在使用状态下篷布呈收起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在使用状态下篷布呈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撑杆和合拢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支撑杆延长杆拉出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其中:

1:篷布,2:支撑柱,3:支撑板,4:右支撑杆,5:右拉环,6:第二外吸盘,7:第二内吸盘,8:第一内吸盘,9:第一外吸盘,10:左拉环,11:左支撑杆,12:右支撑杆延长杆,13:第二条形镂空槽。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包括篷布1、用于打开或收起所述篷布1的篷布支架(图中未显示)以及连接在所述篷布支架底部用于固定所述篷布支架的支撑组件;

所述的篷布1外表面铺设有太阳能板,使用时将所述太阳能板与汽车内供电装置电连接,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供电,既节能环保又防止了篷布1表面经过长时间暴晒后老化破裂;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2和与所述支撑柱2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柱2的结构为圆柱体,支撑柱2顶端与篷布支架连接,底端一体制成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3、左支撑杆11、右支撑杆4、右支撑杆延长杆12以及左支撑杆延长杆(图中未显示),所述支撑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1和所述右支撑杆4为空心的方形杆状结构,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支撑板3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均能够向上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向下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相互垂直,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能够打开合拢,打开后增大了遮阳篷底部的固定面积,合拢后不占空间,防止了移动遮阳篷从车顶滑落;所述左支撑杆11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左支撑杆延长杆(图中未标号),该左支撑杆延长杆能够在所述左支撑杆11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左支撑杆11的长度,所述右支撑杆4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右支撑杆延长杆12,该右支撑杆延长杆12能够在所述右支撑杆4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右支撑杆4的长度;

所述左支撑杆11远离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表面设置有硅胶层,所述右支撑杆4远离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表面设置有硅胶层,所述的硅胶层能够增大活动支脚与汽车顶面之间的摩擦力,稳固遮阳篷在车顶的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包括篷布1、用于打开或收起所述篷布1的篷布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篷布支架底部用于固定所述篷布支架的支撑组件;

所述的篷布1外表面铺设有太阳能板,使用时将所述太阳能板与汽车内供电装置电连接,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供电,既节能环保又防止了篷布1表面经过长时间暴晒后老化破裂;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2和与所述支撑柱2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柱2的结构为圆柱体,支撑柱2顶端与篷布支架连接,底端一体制成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3、左支撑杆11、右支撑杆4、右支撑杆延长杆12以及左支撑杆延长杆,所述支撑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1和所述右支撑杆4为空心的方形杆状结构,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支撑板3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均能够向上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向下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相互垂直,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能够打开合拢,打开后增大了遮阳篷底部的固定面积,合拢后不占空间,防止了移动遮阳篷从车顶滑落。

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相同,所述左支撑杆11远离所述支撑板3左侧的侧边开设有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该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远离所述左支撑杆11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左支撑杆11的边沿且为敞口状,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与所述左支撑杆11的转动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吸盘8;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远离所述左支撑杆11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的左拉环10;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贴近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的侧面靠近所述左拉环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吸盘9,所述的第一外吸盘9能够在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一外吸盘9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内吸盘8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右支撑杆4远离所述支撑板3右侧的侧边开设有第二条形镂空槽13,该第二条形镂空槽13远离所述右支撑杆4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右支撑杆4的边沿且为敞口状,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13与所述右支撑杆4的转动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吸盘7;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远离所述右支撑杆4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的右拉环5;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贴近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13的侧面靠近所述右拉环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吸盘6,所述的第二外吸盘6能够在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13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外吸盘6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内吸盘7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通过所述的吸盘(指第一内吸盘8、第一外吸盘9、第二内吸盘7和第二外吸盘6)能够增大左、右支撑杆4与汽车顶面之间的摩擦力,稳固遮阳篷在车顶的位置。

所述左支撑杆11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左支撑杆延长杆,该左支撑杆延长杆能够在所述左支撑杆11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左支撑杆11的长度,所述右支撑杆4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右支撑杆延长杆12,该右支撑杆延长杆12能够在所述右支撑杆4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右支撑杆4的长度。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包括篷布1、用于打开或收起所述篷布1的篷布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篷布支架底部用于固定所述篷布支架的支撑组件;

所述的篷布1外表面铺设有太阳能板,使用时将所述太阳能板与汽车内供电装置电连接,可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供电,既节能环保又防止了篷布1表面经过长时间暴晒后老化破裂;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2和与所述支撑柱2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柱2的结构为圆柱体,支撑柱2顶端与篷布支架连接,底端一体制成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3、左支撑杆11、右支撑杆4、右支撑杆延长杆12以及左支撑杆延长杆,所述支撑板3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11和所述右支撑杆4为空心的方形杆状结构,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支撑板3的底端转动连接(为铆接),所述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最大为90度,所述的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均能够向上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向下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相互垂直,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能够打开合拢,打开后增大了遮阳篷底部的固定面积,合拢后不占空间,防止了移动遮阳篷从车顶滑落。

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相同,所述左支撑杆11远离所述支撑板3左侧的侧边开设有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该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远离所述左支撑杆11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左支撑杆11的边沿且为敞口状,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与所述左支撑杆11的转动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吸盘8;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远离所述左支撑杆11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的左拉环10;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贴近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的侧面靠近所述左拉环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外吸盘9,所述的第一外吸盘9能够在所述第一条形镂空槽(图中未标号)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一外吸盘9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内吸盘8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所述右支撑杆4远离所述支撑板3右侧的侧边开设有第二条形镂空槽13,该第二条形镂空槽13远离所述右支撑杆4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右支撑杆4的边沿且为敞口状,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13与所述右支撑杆4的转动连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吸盘7;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远离所述右支撑杆4的转动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拉出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的右拉环5;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贴近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13的侧面靠近所述右拉环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外吸盘6,所述的第二外吸盘6能够在所述第二条形镂空槽13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外吸盘6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内吸盘7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通过所述的吸盘(指第一内吸盘8、第一外吸盘9、第二内吸盘7和第二外吸盘6)能够增大左、右支撑杆4与汽车顶面之间的摩擦力,稳固遮阳篷在车顶的位置。

所述的左支撑杆11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设置有将所述支撑板3嵌入其中的“U”形槽,所述的右支撑杆4与所述支撑板3表面贴合的一侧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的左支撑杆11上作用相同且结构相同的“U”形槽;所述左支撑杆11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该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该凹槽用于嵌入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3的底端;所述右支撑杆4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为弧面,该弧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该凹槽用于嵌入与其转动连接的支撑板3的底端;遮阳篷的左、右支撑杆4与支撑板3之间通过“U”形槽和凹槽配合,结构稳固且配合紧密。

所述左支撑杆11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左支撑杆延长杆,该左支撑杆延长杆能够在所述左支撑杆11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左支撑杆11的长度,所述右支撑杆4的内部与其同轴设置有所述的右支撑杆延长杆12,该右支撑杆延长杆12能够在所述右支撑杆4内自由滑动以延长所述右支撑杆4的长度;所述左支撑杆11的端部设置有防止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脱出的凸沿,所述右支撑杆4的端部设置有防止所述右支撑杆延长杆12脱出的凸沿。

在不使用移动遮阳篷时,将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向上转动与所述支撑板3两侧贴合收起遮阳篷;此时所述支撑板3、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的轴向线相互平行;

在使用移动遮阳篷时,将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向下转动并使所述左支撑杆11和右支撑杆4分别与所述支撑板3相垂直,分别拉动所述左拉手和右拉手拉出所述左支撑杆延长杆和右支撑杆延长杆12,使得所述左支撑杆11、右支撑杆4、左支撑杆延长杆和右支撑杆延长杆12均与汽车顶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杆可延长的汽车用多功能移动遮阳篷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体积轻便,既稳固了遮阳篷在车顶的位置又能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汽车供电,绿色环保。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