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移动展厅的升降式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752发布日期:2019-08-20 23:5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移动展厅的升降式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移动展厅的升降式房车,属于房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实体产品需要进行室外展览,以达到宣传的效果。现有技术中,室外展览通常需要预先搭建临时展厅,再将展览品通过货车运送至展厅处摆放展览,待展览完毕后仍需要整理收起,操作复杂繁琐,不能很好地实现一体化,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很是不便。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移动展厅的升降式房车,使用方便,可根据情况任意选择车体停放位置,并通过升降车体以及车体展开的方式将车体与展厅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移动展厅的升降式房车,包括后车厢和升降模块,所述的升降模块设置在后车厢底部,所述的后车厢侧部分别设有侧厢板、后厢板,顶部设有用于展开侧厢板和后厢板的伸展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厢板分别轴装在后车厢两侧的龙骨架底部,所述的后厢板轴装在后车厢后侧的龙骨架底部,所述的后厢板和侧厢板外侧上部还分别设有折叠支腿,所述的侧厢板上还设有侧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车厢底部设有横向的底架,所述的底架前端设有连接架,所述的后车厢通过连接架与前端设置的牵引车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展模块包括回转电机,所述的回转电机设有多个且分别与侧厢板和后厢板相对应,回转电机输入端与牵引车头中的总控制模块相电连接,输出端电连接有二级减速器,所述的二级减速器输出端设有带轮,所述的带轮对应侧厢板和后厢板分别缠绕有侧板伸拉带和后板伸拉带,所述的侧板伸拉带与侧厢板内侧顶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用于拆装固定的侧板卡位块,所述的后板伸拉带与后厢板内侧顶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用于拆装固定的后板卡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模块包括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分别设置在后车厢前后两角的下侧,所述的车厢体侧部轴装有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轮体和止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车厢位于后端两角的下侧分别设有液压安装槽,所述的液压安装槽内部分别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后车厢位于前端两角的下侧对应液压安装槽分别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套,所述的液压杆通过上下两侧设置的限位块卡位固定在限位套上,液压杆底部还设有支承板,侧部设有液压控制模块,所述的液压控制模块均与牵引车头中的总控制模块相电连接,所述的总控制模块上设有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的红外信号接收器与外部设置的红外遥控开关装置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模块还包括轮安装件,所述的后车厢两侧底部分别设有轮槽,所述的轮槽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底架上设有横向的转动定位轴,所述的转动定位轴通过两侧的轴固定件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转动块设置在固定板与轮槽壁之间,且通过侧部设置的安装转套套装在转动定位轴上,所述的轮安装件固定在安装转套外侧,且在远离安装转套一侧还设有轮轴固定件,所述的轮轴固定件朝向外侧还设有轮安装轴,所述的轮安装轴上安装有轮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轮安装件顶部与转动块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安装槽,所述的减震安装槽内侧设有减震块,所述的减震块顶部设有减震螺纹槽,所述的减震螺纹槽与转动块上设置的安装螺纹孔通过外部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止动模块包括安装板、销安装孔、定位安装孔以及对位销,所述的安装板设置在转动块与轮槽壁之间,所述的定位安装孔分别设置在安装板和轮槽壁上,所述的销安装孔设置在转动块侧部,且与定位安装孔相对应,所述的对位销分别安装在销安装孔和定位安装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车厢顶部设有升降伸缩杆,所述的升降伸缩杆上设有瞭望厢体,所述的瞭望厢体套接在后车厢上,且内侧顶部与升降伸缩杆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后车厢顶部还设有升降梯口,所述的升降梯口对应后车厢内部设有折叠梯,所述的瞭望厢体侧部还设有瞭望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使用方便,可根据情况任意选择车体停放位置,并通过升降车体以及车体展开的方式将车体与展厅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增强了实用性;

2.可远程操控车厢体的上升与下降,利用车厢体底部直接触地,杜绝了车体停放时轮胎承压造成的损害,有效提高了轮胎寿命;

3.轮胎可方便地进入轮槽中,不占用额外空间;

4.减震块的设置更有利于对轮体安装件连接部位的保护,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承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轮体在后车厢部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轮体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轮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架及侧附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架及侧附属部件未安装轮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块及其附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后车厢伸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瞭望厢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后车厢1、轮槽11、固定板111、底架112、安装板113、转动定位轴114、轴固定件115、液压安装槽12、侧门13、龙骨架14、连接架15、侧厢板16、侧板伸拉带161、侧板卡位块162、折叠支腿17、后厢板18、后板伸拉带181、后板卡位块182、液压杆2、固定架21、限位套211、限位块22、支承板23、液压控制模块24、牵引车头3、轮体4、转动块5、安装转套51、减震安装槽52、销安装孔53、安装螺纹孔54、减震块55、对位销56、轮安装件6、轮安装轴61、轮轴固定件62、瞭望厢体7、瞭望窗71、升降伸缩杆8、升降梯口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是对实施例1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带有移动展厅的升降式房车,包括后车厢1、轮槽11、固定板111、底架112、安装板113、转动定位轴114、轴固定件115、液压安装槽12、侧门13、龙骨架14、连接架15、侧厢板16、侧板伸拉带161、侧板卡位块162、折叠支腿17、后厢板18、后板伸拉带181、后板卡位块182、液压杆2、固定架21、限位套211、限位块22、支承板23、液压控制模块24、牵引车头3、轮体4、转动块5、安装转套51、减震安装槽52、销安装孔53、安装螺纹孔54、减震块55、对位销56、轮安装件6、轮安装轴61、轮轴固定件62,所述的后车厢1底部设有横向的底架112,所述的底架112前端设有连接架15,所述的后车厢1通过连接架15与前端的牵引车头3相连接,所述的后车厢1位于后端两角的下侧还分别设有一个液压安装槽12,所述的液压安装槽12内部分别设有固定架21,所述的后车厢1位于前端两角的下侧对应液压安装槽12分别设有固定架21,所述的固定架2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套211,所述的液压杆2通过上下两侧设置的限位块22卡位固定在限位套211上,液压杆2底部还设有支承板23,侧部设有液压控制模块24,所述的液压控制模块24均与牵引车头3中的总控制模块相电连接,所述的总控制模块上设有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的红外信号接收器与外部设置的红外遥控开关装置相配合,可远程操控后车厢1的上升与下降,利用后车厢1底部直接触地,杜绝了车体停放时轮胎承压造成的损害,有效提高了轮胎寿命。

所述的后车厢1两侧底部分别设有轮槽11,所述的轮槽11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板111,所述的底架112上设有横向的转动定位轴114,所述的转动定位轴114通过两侧的轴固定件115设置在固定板111上,所述的转动块5设置在固定板111与轮槽11壁之间,且通过侧部设置的安装转套51套装在转动定位轴114上,所述的轮安装件6固定在安装转套41外侧,且顶部与转动块5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安装槽52,所述的减震安装槽52内侧设有减震块55,更有利于对轮安装件6连接部位的保护,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承载作用,所述的减震块55顶部设有减震螺纹槽,所述的减震螺纹槽与转动块5上设置的安装螺纹孔54通过安装螺栓相固定连接,所述的轮安装件6远离安装转套41一侧还设有轮轴固定件62,所述的轮轴固定件62朝向外侧还设有轮安装轴61,所述的轮安装轴61上安装有轮体4,轮体4可方便地进入轮槽11中,不占用额外空间,所述的转动块5与轮槽11壁之间还设有一块安装板113,所述的安装板113与轮槽11壁对应设有一个定位安装孔,所述的转动块5上对应定位安装孔设有一个销安装孔53,所述的销安装孔53和定位安装孔上设有用于定位转动块5的对位销56。

所述的后车厢1两侧分别设有一块侧厢板16,后侧设有一块后厢板18,所述的侧厢板16与后厢板18底部两侧均轴装在后车厢1的龙骨架14上,所述的后车厢1顶部对应侧厢板16和后厢板18均设有回转电机,所述的回转电机输入端与牵引车头3中的总控制模块相电连接,输出端电连接有二级减速器,所述的二级减速器输出端设有带轮,所述的带轮对应侧厢板16和后厢板18分别缠绕有侧板伸拉带161和后板伸拉带181,所述的侧板伸拉带161与侧厢板16内侧顶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用于拆装固定的侧板卡位块162,所述的后板伸拉带181与后厢板18内侧顶部相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用于拆装固定的后板卡位块182,所述的侧厢板16和后厢板18外侧上部还分别设有折叠支腿17,侧厢板16上还设有侧门13,该装置使用方便,可根据情况任意选择车体停放位置,并通过升降车体以及车体展开的方式将车体与展厅一体化,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增强了实用性。

实施例2

以下是对实施例2的说明。

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如图10至11所示,所述的后车厢1顶部分别在四角设有一个升降伸缩杆8,所述的升降伸缩杆8上设有瞭望厢体7,所述的瞭望厢体7套接在后车厢1上,且内侧顶部与升降伸缩杆8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后车厢1顶部还设有升降梯口9,所述的升降梯口9对应后车厢1内部设有折叠梯,所述的瞭望厢体7侧部还设有瞭望窗71。

该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使车体作为瞭望塔进行观望,同时可在高处设置展厅的品牌名称,提高了实用性。

该装置在升降车体时,通过红外遥控开关装置控制液压杆2向下伸展,直至支承板23触地并承担轮体4压力,进而使转动块5与安装板113之间挤压力减小,将对位销56取出,并控制液压杆2向上收缩,轮体4受到地面压力上升,同时轮安装件6和转动块5上的安装转套51绕转动定位轴114旋转,同时后车厢1下降,直至底部触地。

该装置在展开车体时,通过总控制模块使回转电机定向旋转,并进一步带动带轮放松侧板伸拉带161和后板伸拉带181,侧厢板16与后厢板18分别绕底轴旋转张开,直至底部的折叠支腿17触地,分别取下侧板卡位块162与后板卡位块182,并通过总控制模块使回转电机反向旋转,回收侧板伸拉带161和后板伸拉带181,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