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挂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537发布日期:2019-06-11 23:15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拖挂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挂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拖挂车。



背景技术:

对于小批量短途的零散货物的运输,一直没有一种低成本且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货车运输,因其货物量少,运输距离短,使用燃油货车运输形成了大马拉小车的不合理运输模式,不能充分利用运输能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短途的房车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因此,对于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低能源消耗的运输模式的解决方案,越来越迫切。然而,专属家用拖挂车或者专属家用房车在国内的使用尚且非常的稀少,而在房价如此之高的繁华城市拥有一台专属家用拖挂车或家用房车的成本非常之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共享的拖挂车。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用以供安装牵引头的牵引车拖挂,该拖挂车包括具有车轮的车架及设于车架前端的牵引连接部,所述车架具有底盘和连接于底盘下的横梁,车架前端设连接梁,所述牵引连接部设置于连接梁前端,所述车轮通过车轴设置于底盘下方两侧,所述牵引连接部上设置智能锁,所述智能锁能通过移动通信装置扫描与其关联的二维码进行解锁,当所述智能锁锁定所述牵引连接部时,所述牵引连接部无法与牵引车相连接;所述连接梁包括第一支梁与第二支梁,第一支梁的后端设置于车架前端,前端与第二支梁的后端枢接,第二支梁相对第一支梁枢转以调整牵引连接部高度位置;所述牵引连接部枢设于所述第二支梁前端;所述牵引连接部包括具有摇摆稳定器的球形连接器,所述球形连接器枢设有用以供牵引车的牵引头卡扣连接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在一个开启状态及一个卡扣状态间转换,当位于开启状态时该牵引头可以置入或脱离该球形连接器,当位于卡扣状态时该牵引头无法置入该球形连接器或被卡扣于球形连接器中无法脱离,所述智能锁设于该牵引连接部并邻近卡扣机构,所述智能锁包括一锁栓,当卡扣机构在卡扣状态时该锁栓可缩回地伸置于卡扣机构往开启状态移动的路径上以控制卡扣机构在开启状态及卡扣状态间的转换;所述拖挂车还包括弹性复位机构,所述牵引连接部通过弹性复位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梁前端枢设,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连接于牵引连接部的连动杆、连动杆外罩、杠杆件、引动线及车轮制动部,所述牵引连接部通过所述连动杆外罩枢设在第二支梁的前端,所述连动杆滑设于所述连动杆外罩界定的空间,其前端连接牵引连接部,所述杠杆件的中部通过复位弹簧枢接于第二支梁,所述杠杆件的上部与所述连动杆对准,所述杠杆件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引动线的一端,所述引动线的另一端连接车轮制动部;所述车轮通过拐臂独立悬挂在具有橡胶减震扭力轴的车轴上,所述橡胶减震扭力轴具有外轴管和内轴管,在外轴管内表面与内轴管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分布设置橡胶棒。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还包括设置于底盘上的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所述车厢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金属框架及连接于框架上的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所述墙体包括表层、内层及位于表层和内层之间的中层,所由表层和内层为1.5mm厚的玻璃钢板,中间夹层粘接有12mm厚的泡沫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所述智能锁能够与一网络云端平台连接,供远程控制所述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还包括一设置于拖挂车前端的支撑轮及控制支撑轮升降的摇把,以及一设置于底盘侧后方的支撑杆及控制支撑杆升降的摇把。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所述内轴管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每个边具有内凹弧,每两个边的衔接处呈外突弧;所述外轴管呈六边形;所述橡胶棒有3根,设置在所述内凹弧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拖挂车,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一把手、一主动件及一被动件,所述把手与主动件一体连接并枢设于牵引连接部的本体上,所述被动件通过枢轴枢设于所述本体的较前端,被动件下半部与球形连接器共同界定出容纳牵引头的设置空间,所述枢轴上设有使得被动件始终向打开设置空间的方向枢转的扭力弹簧,所述本体的后端于主动件往开启状态摆动的路径上设置该智能锁的所述锁栓,当智能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锁栓卡制在主动件的后方,主动件受到锁栓的限位,把手处于卡扣状态无法打开,被动件受到主动件的限位无法枢转,进而限制牵引头卡入设置空间;当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锁栓缩入智能锁锁体内部以解除对主动件后方的卡制,主动件不再受锁栓限位,使用者操作把手向上拉动至一限位位置,能够从卡扣状态转换到开启状态,被动件不再受到主动件的限位并自动向后枢转,进而打开设置空间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拖挂车牵引连接部设置智能锁,方便使用者操作取用拖挂车,进而让使用者无需自己拥有拖挂车,达到随取随用,并提高拖挂车的利用率。且智能锁设置在高度能变化调整的球形连接器的卡扣机构邻近处,使得智能锁能一起调整高度,来适应不同的牵引车,增加拖挂车共享操作上的便利性及普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拖挂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侧视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车架的俯视图;

图3a是所述实施例的设有智能锁的牵引连接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3b是所述实施例的设有智能锁的牵引连接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3c是所述实施例的卡扣机构处于卡扣状态,智能锁处于闭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3d是所述实施例的卡扣机构处于开启状态,智能锁处于开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3e是所述实施例的设有智能锁的牵引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4是用以说明所述牵引连接部的牵引高度变化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车轴的横向截面以说明其内部的缓震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所述实施例被牵引车牵引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2、3a,本实用新型拖挂车的一个实施例,包含车架1、牵引连接部2、连接梁3、弹性复位机构4及智能锁21。

该拖挂车包括具有车轮的车架1,所述车架1具有底盘11和连接于底盘11下的横梁12,车架1前端设有连接梁3,所述车轮通过车轴13设置于底盘11下方两侧,车轮设两个,但也可以视车体大小设四个或者六个。

参阅图4,所述连接梁3包括第一支梁31与第二支梁32,第一支梁31的后端设置于车架1前端,前端与第二支梁32的后端枢接,所述牵引连接部2枢设于所述第二支梁32前端。

所述牵引连接部2与第二支梁32枢接处设有可操作松卡状态的第一枢转定位装置321,操作所述第一枢转定位装置321上的手柄使得所述牵引连接部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梁32枢转以调整角度。所述第一支梁31与所述第二支梁32枢接处322也设有可操作松卡状态的第二枢转定位装置,操作所述第二枢转定位装置与第一枢转定位装置以调整牵引连接部2的位置进而调整所需要的牵引高度。

参阅图3a至3e,所述牵引连接部2包括本体20及设置于本体20上用以供安装在牵引车(例如,轿车、家用小客车、越野车等)上的牵引头5卡扣连接的卡扣机构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机构22包括具有摇摆稳定器(图未示)的球形连接器220。所述卡扣机构22在一个开启状态及一个卡扣状态间转换,当位于开启状态时该牵引头5可以置入或脱离该球形连接器220,当位于卡扣状态时该牵引头5无法置入该球形连接器220或被卡扣于球形连接器220中无法脱离,所述智能锁21邻设于卡扣机构22以控制卡扣机构22在开启状态及卡扣状态间的转换。

所述卡扣机构22包括一把手221、一主动件222及一被动件223。所述把手221与主动件222一体连接并枢设于本体20上,所述被动件223通过枢轴224枢设于所述本体20的较前端,被动件223下半部2230与球形连接器220共同界定出容纳牵引头5的设置空间,所述枢轴224上设有使得被动件223始终向打开设置空间的方向枢转的扭力弹簧225。所述本体20的后端于主动件222往开启状态摆动的路径上设置该智能锁21,所述智能锁21包括锁体211及锁栓212,锁体211内部设有电路板、供电源、通信芯片、控制单元、电机(图未示)。当智能锁21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锁栓212卡制在主动件222的后方,主动件222受到锁栓212的限位,把手221处于卡扣状态无法打开,被动件223受到主动件222的限位无法枢转,进而限制牵引头5卡入设置空间。当智能锁21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锁栓212缩入锁体211内部以解除对主动件222后方的卡制,主动件222不再受锁栓212限位,使用者操作把手221向上拉动至一限位位置,能够从卡扣状态转换到开启状态,被动件223不再受到主动件222的限位并自动向后枢转,进而打开设置空间的入口允许牵引头5卡入,如图3d所示。其中该一体枢摆的把手221与主动件222上设有与本体20连接的可解除的弹性定位机构(图未示)以供开启状态及卡扣状态时维持把手221定位,借人力操作把手221克服弹性定位机构的定位以移动把手221。

锁体211外表面附有与拖挂车关联的二维码,供移动通信装置(例如:手机等)扫描获取拖挂车的信息,移动通信装置将获取到的车辆信息和用户信息上传到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接收到用户信息及车辆信息,将开锁命令传输至智能锁21的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向控制单元发送解锁指令,控制单元进而控制马达或电磁开关来驱动锁栓212缩回到锁体进而开锁,开锁后即可扳动把手221让牵引头5卡入,再将把手221扣合将牵引头5稳定限位在设置空间,必要时智能锁21可在此卡扣状态时恢复闭锁状态。较佳的,所述设置空间设置有感应器,感应是否有无牵引头的设置,进而便于后端服务器统计牵引头位于该拖挂车的设置空间的时间。所述后端服务器是网络云端平台,供远程控制所述智能锁21的开关以及管理所述拖挂车。

参阅图4,所述拖挂车还包括弹性复位机构4,所述牵引连接部2通过弹性复位机构4与所述第二支梁32前端枢设,所述弹性复位机构4包括连接于牵引连接部2的连动杆41、与连动杆41可相对有限伸缩地套接的连动杆外罩42、杠杆件43、沿着第二支梁32及第一支梁31并往车轮方向延伸的引动线44及车轮制动部(图未示)。所述牵引连接部2通过所述连动杆外罩42枢设在第二支梁32的前端,所述连动杆41滑设于所述连动杆外罩42界定的空间,其前端连接牵引连接部2,靠近连动杆41的杆体尾端的外周凸设有一限位凸环。所述杠杆件43的中部通过复位弹簧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梁32之间,所述杠杆件43的上部与所述连动杆41对准,所述杠杆件43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引动线44的一端,所述引动线44的另一端连接车轮制动部(图未示)。

当牵引车刹车制动后其上的牵引头5推抵连动杆41向杠杆件43的方向移动,进而推动杠杆件43转动,杠杆件43的下部牵动引动线44带动车轮制动部对拖挂车进行制动。借此,所述第二支梁32高度能够随不同牵引车的牵引高度进行调整,还可实现对拖挂车的刹车制动,极大的提高了共享拖挂车的普适性和行驶的安全性。

参阅图2、图5,所述车轮通过拐臂独立悬挂在车轴13上,所述车轴13是橡胶减震扭力轴,具有一外轴管131和内轴管132,在外轴管131内表面与内轴管132的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分布设置有橡胶棒133。较佳的,所述外轴管131和内轴管132分别是多边形轴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轴管132概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每个边具有内凹弧,每两个边的衔接处呈外突弧;所述外轴管131概呈六边形,所述橡胶棒有3根设置在所述内凹弧附近。借此,来阻尼与平衡从路面上传递上来的震动力波,再加上独立悬挂的车轮,从而实现共享拖挂时能平稳安静地行驶。

参见图1,所述拖挂车还包括设置于底盘11上的车厢10。所述车厢10包括固定在底盘11上的金属框架及连接于框架上的墙体。所述墙体包括表层、内层及位于表层和内层之间的中层,所由表层和内层为1.5mm厚的玻璃钢板,中间夹层粘接有12mm厚的泡沫塑料板。所述拖挂车的前端还可以具有设置于拖挂车前端的支撑轮及控制支撑轮升降的摇把,以及一设置于底盘11侧后方的支撑杆15及控制支撑杆15升降的摇把。借此便于保持车身平衡,方便向拖挂车中装卸货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拖挂车与牵引车的牵引头扣合的牵引连接部设置智能锁,方便使用者操作取用拖挂车,且智能锁设置在高度能变化调整的球形连接器的卡扣机构邻近处,使得智能锁的设置位置能一起变动高度,来适应不同的牵引车在共享时的开锁取用,增加拖挂车共享操作上的便利性及普适性。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