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9750发布日期:2019-08-23 22:3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真空轮胎即无内胎的充气轮胎,又称“低压胎”“充气胎”,真空轮胎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并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散热性能,特别是全钢子午线真空轮,经济耐用。真空轮胎分为三部分:胎体、帘布、外胎面。现有的真空轮胎对土质路面,特别是泥泞路面附着力小、稳定性差。使用真空胎的自行车最好在市区使用,不宜在郊外土路行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包括与轮毂对应连接的胎体层,所述胎体层的截面为“Ω”状结构,在所述胎体层的内壁对应设有气密层,所述气密层的外对应设有帘布层,在在所述胎体层截面的两端对应设有向外凸出的胎座,在所述胎体层的外侧对应设有外胎层,所述外胎层与帘布层的上侧对应连接,在所述外胎层的外侧对应设有多个缓冲防滑单元;

所述缓冲防滑单元包括与外胎层对应连接的基座,在所述基座上对应设有上防滑齿和下防滑齿,所述上防滑齿和下防滑齿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所述上防滑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下防滑齿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上防滑齿和下防滑齿在基座上的正投影呈度均分。

在所述上防滑齿的上端中部对应设有防滑凸起。

在所述一对上防滑齿的连接处对应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下防滑齿的顶部对应连接。

所述连接块的水平最高点低于上防滑齿的水平最高点。

在所述下防滑齿的底部对应设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的底部与基座对应连接。

所述加强片在基座上的正投影不超出基座的边缘。

在所述上防滑齿的侧边对应设有上侧防滑条,在所述下防滑齿的侧边对应设有下侧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在外胎层的外侧对应设有多个缓冲防滑单元,缓冲防滑单元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物质构成,可以起到缓冲冲击力和加大摩擦力的效果,利于自行车在山地、泥沙等环境中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防滑单元的局部结构详图。

图中:1为胎体层,11为气密层,12为胎座,13为帘布层,2为外胎层,3为缓冲防滑单元,31为基座,32为上防滑齿,321为防滑凸起,322为上侧防滑条,33为下防滑齿,331为下侧防滑条,34为连接块,35为加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自行车的真空胎,包括与轮毂对应连接的胎体层1,所述胎体层1的截面为“Ω”状结构,在所述胎体层1的内壁对应设有气密层11,气密层保证真空胎内的气体不会外泄,所述气密层11的外对应设有帘布层13,帘布层加强真空胎的结构强度,在在所述胎体层1截面的两端对应设有向外凸出的胎座12,胎座与轮毂对应连接,在所述胎体层1的外侧对应设有外胎层2,外胎层起到保护内部的胎体层的作用,所述外胎层2与帘布层13的上侧对应连接,在所述外胎层2的外侧对应设有多个缓冲防滑单元3。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防滑单元3包括与外胎层2对应连接的基座31,基座与外胎层对应固定连接,保证缓冲防滑单元牢牢连接在真空胎上,为真空胎提供缓冲和防滑效果。缓冲防滑单元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物质构成,这种弹性结构可以为本申请的真空胎提供较多的缓冲能力。

在所述基座31上对应设有上防滑齿32和下防滑齿33,所述上防滑齿32和下防滑齿33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相比下防滑齿,上防滑齿位于更加接近路面的位置,平时由上防滑齿与路面接触,提供支撑和防滑效果,而在路面情况变复杂时,由于真空胎受力的不均匀,下防滑齿在真空胎受力较大时就会与路面接触,此时真空胎的抓地力更强,便于脱离不利的地形,而在平时只有上防滑齿与路面接触则减小了不必要的磨损和动力损失。

所述上防滑齿32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下防滑齿3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一对,所述上防滑齿32和下防滑齿33在基座31上的正投影呈360度均分,上防滑齿和下防滑齿均可以起到防滑效果,这种均分的结构可以使得防滑效果更佳均匀,防止在刹车是车体方向倾斜。在所述上防滑齿32的上端中部对应设有防滑凸起321。上防滑齿于路面的接触更多,在其上部设置防滑凸起更好的起到防滑作用。

在所述一对上防滑齿32的连接处对应设有连接块34,所述连接块34的底部与下防滑齿33的顶部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块34的水平最高点低于上防滑齿32的水平最高点。在所述下防滑齿33的底部对应设有加强片35,所述加强片35的底部与基座31对应连接。所述加强片35在基座31上的正投影不超出基座31的边缘。连接块和加强片的设置可以起到缓冲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加强上防滑齿和下防滑齿的连接力度,保证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在所述上防滑齿32的侧边对应设有上侧防滑条322,在所述下防滑齿33的侧边对应设有下侧防滑条331。上侧防滑条和下侧防滑条均可以为缓冲防滑单元的侧边提供防滑的能力,使本申请的防滑效果更佳。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