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8486发布日期:2019-07-03 04:4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车子移动的必要部件,汽车、自行车、儿童车、玩具车、工具车等各种车的工作都离不开车轮。

目前一般的儿童车车轮功能单一,只能满足车轮最基本的行走功能,在傍晚或天色暗时,家长带儿童在小区、广场或公园等地方骑车玩,由于天色昏暗,不容易找到儿童,儿童也可能被别人撞到,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其优点是提高了车轮的趣味性,又方便及时看到儿童,提高了儿童车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包括车圈、固定壳体、保护壳体,所述车圈外侧设置有防滑轮胎,所述车圈内侧设置有所述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内部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LED灯珠,所述灯板内侧设置有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型号为VSM025A,所述电压传感器下方设置有第一蓝牙芯片,所述第一蓝牙芯片型号为CW6611C,所述电压传感器侧面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型号为ARMIC0016,所述固定壳体远离所述车圈一侧设置有车毂,所述固定壳体前部设置有灯罩,所述灯罩内侧设置有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型号为APDS-9006,所述光照传感器下方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后部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防滑轮胎下方设置有所述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内部设置有干电池,所述干电池侧面设置有第二蓝牙芯片,所述第二蓝牙芯片型号为CW6611C,所述保护壳体前部设置有功能按钮,所述功能按钮侧面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第一蓝牙芯片、所述电压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和所述LED灯珠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蓝牙芯片与所述功能按钮和所述指示灯电连接。

如此设置,能通过所述光照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光线亮度,便于所述LED灯珠及时发亮,保证了儿童骑车时的安全性。

上述结构中,当所述光照传感器检测到的亮度值低于亮度设定值时,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LED灯珠发亮,当所述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压值低于电压设定值时,说明所述蓄电池电量不足,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第一蓝牙芯片向所述第二蓝牙芯片发送电量不足的信息,所述第二蓝牙芯片接收到电量不足的信息时,使所述指示灯闪烁,提醒使用者及时充电,进行充电时,将所述固定壳体上的所述密封塞取下,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轮胎与所述车圈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车圈与所述车毂通过辐条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车毂和所述防滑轮胎与所述车圈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车圈和所述车毂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灯罩与所述固定壳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车圈、所述车毂和所述灯罩与所述固定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固定壳体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固定壳体的连接稳定性,便于所述密封塞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ED灯珠镶嵌在所述灯板上,所述灯板与所述固定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LED灯珠和所述固定壳体与所述灯板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固定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蓝牙芯片与所述电路板通过锡焊接。

如此设置,能将固定有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压传感器和所述第一蓝牙芯片的所述电路板稳定的固定在所述固定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示灯镶嵌在所述保护壳体上,所述第二蓝牙芯片与所述保护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指示灯和所述第二蓝牙芯片与所述保护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在光线较暗时自动使LED灯珠进行发光,既提高了车轮的趣味性,又方便及时看到儿童,提高了儿童车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没有安装密封塞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车毂;2、车圈;3、第一蓝牙芯片;4、防滑轮胎;5、电路板;6、电压传感器;7、控制芯片;8、蓄电池;9、固定壳体;10、灯板;11、干电池;12、LED灯珠;13、第二蓝牙芯片;14、保护壳体;15、指示灯;16、功能按钮;17、灯罩;18、密封塞;19、光照传感器;20、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圆形LED发光车轮,包括车圈2、固定壳体9、保护壳体14,车圈2外侧设置有防滑轮胎4,车圈2内侧设置有固定壳体9,固定壳体9内部设置有灯板10,灯板10的作用是固定LED灯珠12,灯板10上设置有LED灯珠12,灯板10内侧设置有电路板5和蓄电池8,电路板5上设置有电压传感器6,电压传感器6型号为VSM025A,作用是便于检测蓄电池8的电量多少,电压传感器6下方设置有第一蓝牙芯片3,第一蓝牙芯片3型号为CW6611C,作用是便于与第二蓝牙芯片13进行信息交流,电压传感器6侧面设置有控制芯片7,控制芯片7型号为ARMIC0016,作用是便于控制设备的工作,固定壳体9远离车圈2一侧设置有车毂1,固定壳体9前部设置有灯罩17,灯罩17的作用是保护LED灯珠12,灯罩17内侧设置有光照传感器19,光照传感器19型号为APDS-9006,作用是便于检测外部环境的亮度,光照传感器19下方设置有密封塞18,密封塞18的作用是保护充电接口20,密封塞18后部设置有充电接口20,充电接口20的作用是便于对蓄电池8充电,充电接口20与蓄电池8电连接,防滑轮胎4下方设置有保护壳体14,保护壳体14内部设置有干电池11,干电池11侧面设置有第二蓝牙芯片13,第二蓝牙芯片13型号为CW6611C,作用是便于接收和发送信息,保护壳体14前部设置有功能按钮16,功能按钮16侧面设置有指示灯15,第一蓝牙芯片3、电压传感器6、光照传感器19和LED灯珠12与控制芯片7电连接,第二蓝牙芯片13与功能按钮16和指示灯15电连接。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固定壳体9与车圈2和车毂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灯罩17与固定壳体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具体地,固定壳体9与车圈2和车毂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保证了固定壳体9与车圈2和车毂1的连接稳定性,灯罩17与固定壳体9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保证了灯罩17与固定壳体9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电路板5与固定壳体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控制芯片7、电压传感器6和第一蓝牙芯片3与电路板5通过锡焊接。

具体地,电路板5与固定壳体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保证了电路板5与固定壳体9的连接稳定性,控制芯片7、电压传感器6和第一蓝牙芯片3与电路板5通过锡焊接,能将控制芯片7、电压传感器6和第一蓝牙芯片3稳定的固定在电路板5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光照传感器19检测到的亮度值低于亮度设定值时,控制芯片7控制LED灯珠12发亮,当电压传感器6检测到的电压值低于电压设定值时,说明蓄电池8电量不足,控制芯片7通过第一蓝牙芯片3向第二蓝牙芯片13发送电量不足的信息,第二蓝牙芯片13接收到电量不足的信息时,使指示灯15闪烁,提醒使用者及时充电,进行充电时,将固定壳体9上的密封塞18取下,通过充电接口20向蓄电池8充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