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笔记本电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608发布日期:2019-08-23 22:4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车载笔记本电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笔记本电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全球无纸化办公和多媒体娱乐已然成为新常态,随处可见奔波于路上的车辆内载着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办公或者娱乐的人们,笔记本电脑并非车辆上标配产品,且车辆上一般也不标配笔记本电脑架,而是需要人们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至车辆上临时使用,在车上使用笔记本电脑的人们一般都将其置放于双腿上,这会有很多不便利之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7106376U公开了一种可展开收拢的车载笔记本电脑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板、支撑杆和定位件,支撑板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与定位件铰接,底座上开有滑动槽,定位件在滑动槽内滑动,可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保持在滑动槽内的任一位置处,更具体了定位件是一对棘爪、棘齿和压簧的组合件。这样一种车载笔记本电脑支架,欠缺底座与车辆的确切连接办法,欠缺支撑板到设定位置处的固定装置,其优选使用棘爪、棘齿和压簧的组合件作为定位件,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架收缩不自如,且使用状态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笔记本电脑架,该笔记本电脑架与车辆可固定连接,收放自如,限位固定牢靠,使用状态稳定。

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笔记本电脑架,包括底座、限位固定件、支撑板、支撑杆、导向块、侧固定带、后罩壳和顶固定带;底座上设有导向槽和限位件;底座和支撑板铰接,底座的导向槽与导向块构成一对移动副,其移动范围被底座的限位件限制,支撑杆与导向块铰接,支撑杆与支撑板铰接,限位固定件安装在导向块上,并可以在支撑板到达展开或收拢状态时将导向块固定在底座的特定位置,后罩壳固定安装在底座面相车辆靠背的一面,侧固定带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两侧,顶固定带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顶固定带与车辆座位的头枕与靠背连接处固定连接,侧固定带与车辆座位的靠背固定连接。

具体地,底座为一平板,中间部位设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四个内侧面分别为上限位面、下限位面、侧导向面I和侧导向面II,平板上设有收拢固定螺纹孔和展开固定螺纹孔,平板的两个对称大面分别为正面和背面。

具体地,导向块设有接触面I、接触面II、接触面III、螺纹孔IV和螺纹孔V。

具体地,底座的导向槽与导向块构成的一对移动副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导向块的接触面I与底座的侧导向面I配合,导向块的接触面II与底座的背面配合,导向块的接触面III与底座的正面配合;另一组为导向块的接触面I与底座的侧导向面II配合,导向块的接触面II与底座的背面配合,导向块的接触面III与底座的正面配合;限位固定件可以将导向块固定在展开固定螺纹孔或收拢固定螺纹孔处。

优选地,侧固定带包括固定卡扣,顶固定带包括固定卡扣。

优选地,侧固定带包括魔术粘扣,所述顶固定带包括魔术粘扣。

优选地,支撑板的上表面做防滑处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笔记本电脑架可以达到这样的有益效果:即笔记本电脑架与车辆可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支撑板展开,并固定导向块;不用时将支撑板收拢,并固定导向块,结构简单、收放自如,限位固定牢靠,使用便利且使用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实施例展开状态轴测图;

图2 实施例展开状态轴测图;

图3 实施例收拢状态轴测图;

图4 实施例展开状态左视图;

图5 实施例收拢状态左视图;

图6 实施例爆炸视图;

图7 实施例底座1主视图;

图8 实施例底座1左视图;

图9 实施例支撑板4结构图;

图10 实施例固定转轴5结构图;

图11 实施例支撑杆6结构图;

图12 实施例导向块9结构图;

图13 实施例导向块9结构图;

图中:1 底座,2 限位固定件,3 螺母,4 支撑板,5 固定转轴,6 支撑杆,7 轴,8 螺钉,9 导向块,10 侧固定带,11 后罩壳,12 顶固定带,13 上限位面,14 侧导向面I,15 下限位面,16 轴孔I,17 展开固定螺纹孔,18 侧导向面II,19 收拢固定螺纹孔,20 螺纹孔I, 21 正面, 22 背面,23 螺纹孔II,41 轴孔II,42 螺纹孔III,51 外螺纹,52 光轴,61 通孔I,62 通孔II,91 接触面I,92 接触面II,93螺纹孔IV,94螺纹孔V,95 接触面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车载笔记本电脑架,包括底座1、限位固定件2、螺母3、支撑板4、固定转轴5、支撑杆6、轴7、螺钉8、导向块9、侧固定带10、后罩壳11和顶固定带12;

底座1为一平板,中间部位设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四个内侧面分别为上限位面13、下限位面15、侧导向面I14和侧导向面II18,平板上设有轴孔I16,平板上设有收拢固定螺纹孔19和展开固定螺纹孔17,平板的两个对称大面分别为正面21和背面22,平板顶部设有一对螺纹孔I20,平板两侧面设有一对螺纹孔II23;

支撑板4上设有轴孔II41,两侧设有一对螺纹孔III42,上表面做防滑处理;

固定转轴5上设有外螺纹51和光轴52;

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I61和通孔II62;

导向块9设有接触面I91、接触面II92、接触面III95、螺纹孔IV93和螺纹孔V94;

侧固定带10包括魔术粘扣,所述顶固定带12包括魔术粘扣;

轴7穿过底座1上的轴孔I16和支撑板4上的轴孔II41,轴7的端部用螺母固定,将底座1和支撑板4铰接在一起;

底座1与导向块9构成两组移动副,其中一组为导向块9的接触面I91与底座1的侧导向面I14配合,导向块9的接触面II92与底座1的背面22配合,导向块9的接触面III95与底座1的正面21配合;另一组为导向块9的接触面I91与底座1的侧导向面II18配合,导向块9的接触面II92与底座1的背面22配合,导向块9的接触面III95与底座1的正面21配合;

限位固定件2与导向块9上的螺纹孔V94配合,可以将导向块9固定在展开固定螺纹孔17或收拢固定螺纹孔19处;

支撑杆6上的通孔I61与固定转轴5上的光轴52间隙配合,固定转轴5上的外螺纹51与导向块9上的螺纹孔IV93紧密配合,将支撑杆6和导向块9铰接在一起;

支撑杆6上的通孔II62与固定转轴5上的光轴52间隙配合,固定转轴5上的外螺纹51与支撑板4上的螺纹孔III42紧密配合,将支撑杆6和支撑板4铰接在一起;

侧固定带10通过螺钉8固定在底座1上的螺纹孔II23处;

顶固定带12通过螺钉8固定在底座1上的螺纹孔I20处;

后罩壳11固定安装在底座1面相车辆靠背的一面;

顶固定带12与车辆座位的头枕与靠背连接处固定连接,侧固定带10与车辆座位的靠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

1)将顶固定带12与车辆座位的头枕与靠背连接处固定连接;

2)将侧固定带10与车辆座位的靠背固定连接;

3)支撑板4收拢状态时,限位固定件2将导向块9固定在收拢固定螺纹孔19处;

4)要打开支撑板4放置笔记本电脑时,需要先旋转限位固定件2,使导向块9向下可动,将支撑板4放平,再旋转限位固定件2,将导向块9固定在展开固定螺纹孔17处;

5)不用支撑板放置笔记本电脑时,需要旋转限位固定件2,使导向块9向上可动,将支撑板收拢,再旋转限位固定件2,将导向块9固定在收拢固定螺纹孔19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