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轮捆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6229发布日期:2019-12-17 21:07阅读:1626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后轮捆绑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捆绑带。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捆绑带将摩托车后轮固定在轮胎定位器上。

也就是说,轮胎定位器只对摩托车轮胎预定位,最终是通过捆绑带将托摩擦后轮稳定的定位在定位器上。

现有的捆绑带是单一的长条带体,其捆绑过程中需要繁琐的将其缠绕在后轮上,其捆绑作业繁琐且定位稳定性也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使用方便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后轮捆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上述带体三中部固连在带体一上端,上述带体四中部固连在带体一下端,上述带体二固连在带体一中部处,上述带体三的外端和带体四的外端处于带体一的一侧,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相固连,上述带体三的内端和带体四内端处于带体一的另一侧,外体三内端和带体四内端相固连。

在使用本捆绑带时,线将带体一贴靠在后轮的外侧部。此时,带体将后轮1/4位置包覆。

接着,带体二将后轮包覆。带体三与带体四外端连接处与定位器相连接,带体三与带体四内端连接处与定位器相连接。

在带体二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中部稳定贴靠在后轮上,在带体三和带体四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两端稳定的贴靠在后轮上,最终使带体一完全稳定的包覆后轮侧部。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一与带体三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一与带体四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内端与带体四内端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二中部与带体一中部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通过线迹缝合的方式能使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之间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当然,带体一、带体二、带体三和带体四均为强度比较高的编织带。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二的两端通过魔法贴可拆卸连接,带体二的一端固连有子贴,带体二的另一端固连有母贴。

带体二的两端通过魔法贴连接在一起后,能使带体二稳定的包覆在后轮上。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中部至其外端处长度为带体一长度的3/4。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四中部至其外端处长度为带体一长度的3/4。

这样的结构能使带体一稳定贴靠在后轮侧部时,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能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摩托车后轮捆绑带中,所述带体三外端与带体四外端的连接处具有呈环形的扣环一,所述带体三内端与带体四内端的连接处具有呈环形的扣环二。

定位器上具有挂钩,挂钩分别位于后轮的两端处,其中一个挂钩与扣环一连接,另外一个挂钩与扣环二连接,最终保证带体三和带体四均能稳定的连接在定位器上。

定位器为现有的轮胎定位器,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是如何稳定捆绑轮胎的捆绑带,定位器的结构并不是本发明创造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在说明书中不赘述定位器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后轮捆绑带在带体二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中部与后轮稳定连接,在带体三和带体四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两端稳定的贴靠在后轮上,带体一将后轮侧部的1/4位置包覆,带体三与带体四与定位器连接后就能使后轮稳定的连接在定位器上,其连接稳定性高。

同时,由于只需要将带体三和带体四连接连接在定位器上,再将带体二包覆在后轮上,就能完成捆绑作业,因此,捆绑简单,捆绑效率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后轮捆绑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后轮捆绑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体一;2、带体二;3、带体三;4、带体四;5、扣环一;6、扣环二;7、后轮;8、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摩托车后轮捆绑带包括带体一1、带体二2、带体三3和带体四4,上述带体三3中部固连在带体一1上端,上述带体四4中部固连在带体一1下端,上述带体二2固连在带体一1中部处,上述带体三3的外端和带体四4的外端处于带体一1的一侧,带体三3外端与带体四4外端相固连,上述带体三3的内端和带体四4内端处于带体一1的另一侧,外体三3内端和带体四4内端相固连。

所述带体一1与带体三3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所述带体一1与带体四4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所述带体三3外端与带体四4外端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所述带体三3内端与带体四4内端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所述带体二2中部与带体一1中部通过线迹缝合相固连。

所述带体二2的两端通过魔法贴可拆卸连接,带体二2的一端固连有子贴2a,带体二2的另一端固连有母贴2b。

所述带体三3中部至其外端处长度为带体一1长度的3/4。

所述带体四4中部至其外端处长度为带体一1长度的3/4。

所述带体三3外端与带体四4外端的连接处具有呈环形的扣环一5,所述带体三3内端与带体四4内端的连接处具有呈环形的扣环二6。

在使用本捆绑带时,线将带体一贴靠在后轮的外侧部。此时,带体将后轮1/4位置包覆。

接着,带体二将后轮包覆。带体三与带体四外端连接处与定位器相连接,带体三与带体四内端连接处与定位器相连接。

在带体二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中部稳定贴靠在后轮上,在带体三和带体四的作用下能使带体一的两端稳定的贴靠在后轮上,最终使带体一完全稳定的包覆后轮侧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