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镜手动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3839发布日期:2019-08-20 23:5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汽车镜手动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镜手动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汽车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并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今,汽车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对其经济性、环保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后视镜作为汽车外饰件来说,自然是要从以上要求进行探索、进行思考。

在现有技术中,镜头调节式后视镜是通过一种手动调节器单元实现的,零件数量较多,装配繁琐,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汽车镜调节结构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镜手动调节结构,实现的目的之一是简化了汽车镜的结构,使零件数量减少,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镜手动调节结构,包括镜面和托板,所述托板中心位置设有调节器。

其中,所述调节器包括压碗和底座,所述压碗和所述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板的两面,且所述压碗设置于所述镜面和所述托板之间。

所述压碗包括一呈半球形的自适应调节部,所述托板朝向所述镜面的正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的外凸球面相配的内凹球形腔,且所述内凹球形腔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通孔。

所述自适应调节部外凸球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拉紧轴,所述拉紧轴的轴线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朝向所述镜面呈平面的一面互相垂直,且所述拉紧轴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

所述拉紧轴经所述通孔穿过所述托板和所述底座,且所述拉紧轴穿过所述托板的一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拉紧轴是一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托板的背面穿过经所述通孔与所述自适应调节部外凸球面的中心位置呈螺纹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螺栓的上设有垫片,所述螺栓的籍由所述垫片压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的所述弹簧。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调节部是一半球形的箱形结构,所述自适应调节部呈平面的一面为开口处,所述开口处设有圆形的小盖,所述调节器籍由所述小盖顶住所述镜面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镜面和所述调节器之间设有加热膜。

优选的,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覆盖住所述底座与所述托板之间的连接处,将所述底座压紧在所述托板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得应用简化了汽车镜的结构,使零件数量减少,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镜手动调节结构,包括镜面1和托板5,托板5 中心位置设有调节器。

其中,调节器包括压碗4和底座6,压碗4和底座6分别设置于托板5的两面,且压碗4设置于镜面1和托板5之间。

压碗4包括一呈半球形的自适应调节部,托板5朝向镜面1的正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与自适应调节部的外凸球面相配的内凹球形腔,且内凹球形腔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通孔。

自适应调节部外凸球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拉紧轴,拉紧轴的轴线与自适应调节部朝向镜面1呈平面的一面互相垂直,且拉紧轴的直径小于通孔。

拉紧轴经通孔穿过托板5和底座6,且拉紧轴穿过托板5的一端与底座6 之间设有弹簧8。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将托板5夹在底座6与压碗4之间,三者之间相互配合面为同心球面,利用三者配合面之间摩擦系数以及弹簧8的弹力实现调节。

在某些实施例中,拉紧轴是一螺栓10,螺栓10的螺纹端从底座6,以及托板5的背面穿过经通孔与自适应调节部外凸球面的中心位置呈螺纹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螺栓10的上设有垫片9,螺栓10的籍由垫片9压紧与底座6之间设置的弹簧8。

在某些实施例中,自适应调节部是一半球形的箱形结构,自适应调节部呈平面的一面为开口处,开口处设有圆形的小盖3,调节器籍由小盖3顶住镜面 1的背面。

在某些实施例中,镜面1和调节器之间设有加热膜2。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后盖7,后盖7覆盖住底座6与托板5之间的连接处,将底座6压紧在托板5的背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