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挡风玻璃防暴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7877发布日期:2019-05-24 21:2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汽车挡风玻璃防暴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挡风玻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防暴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暴雨情况下司机视野不好。尽管可以开启雨刮的“极速刮水”模式,即最快的一档,高速往复虽然能相对及时的将拍打在前挡风玻璃上的雨水刮走,但是雨刮本身的高速往复运动仍然会使司机被晃晕,因此司机的视野同样会收到干扰。尤其是像美国这种地方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限速要求很低,通常车开到180-200km/h也属于合规的车速,而美国的某些州又天气反复无常,突降暴雨的几率很高,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突降暴雨,司机的视野会很突然的就被降低,此时只有在暴雨条件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视野,以确保与前车之间的距离,或对前方路况有个清晰的判断,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防暴雨系统,可以加速汽车挡风玻璃的除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挡风玻璃防暴雨系统,包括外挡风玻璃、内挡风玻璃、透明薄膜、循环装置、除水装置,所述透明薄膜通过循环装置张紧于外挡风玻璃的内外侧且通过循环装置带动循环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外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的上端向下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内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的下端向上回转,所述内挡风玻璃设置在外挡风玻璃的内侧且与外挡风玻璃之间形成用于透明薄膜回转时通过的薄壁通道,所述除水装置包括除水挡块,所述除水挡块沿内挡风玻璃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透明薄膜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以及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第一吹风头组,所述第一吹风头组为若干个且沿着外挡风玻璃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外挡风玻璃外侧的上端,所述第一吹风头组沿着挡风玻璃外侧表面从上往下吹风。

进一步,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第二吹风头组,所述第二吹风头组为若干个且沿着薄壁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薄壁通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吹风头组沿着薄壁通道从上往下吹风。

进一步,所述第一吹风头或/和第二吹风头的出风口为条形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吹风头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对出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丝。

进一步,所述除水装置还包括积水槽、排水通道,所述积水槽设置在除水挡块下方,所述排水通道的入水口与积水槽的底部连通用于积水槽的排水。

进一步,所述除水挡块设置在薄壁通道的下端开口处。

进一步,所述除水挡块上设置有用于将薄壁通道与积水槽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透风和排水。

进一步,所述外挡风玻璃与内挡风玻璃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上转轴、下转轴以及驱动所述上转轴、下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上转轴设置在透明薄膜的上端,所述下转轴设置在透明薄膜的下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透明薄膜通过循环装置张紧于外挡风玻璃的内外侧且通过循环装置带动循环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外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的上端向下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内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的下端向上回转,使外挡风玻璃外侧的雨水通过透明薄膜加速向下除水,内挡风玻璃设置在外挡风玻璃的内侧且与外挡风玻璃之间形成用于透明薄膜回转时通过的薄壁通道,外挡风玻璃将透明薄膜与汽车的内室隔开,让透明薄膜残留的水滴或者水雾不会进入汽车的内室,防止透明薄膜影响汽车内室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透明薄膜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安装于汽车的示意图;

图3为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吹风头组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透明薄膜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吹风头组的布置示意图。本发明汽车挡风玻璃防暴雨系统,包括外挡风玻璃1、内挡风玻璃2、透明薄膜3、循环装置、除水装置,所述透明薄膜3通过循环装置张紧于外挡风玻璃1的内外侧且通过循环装置带动循环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1外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1的上端向下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1内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1的下端向上回转,所述内挡风玻璃2设置在外挡风玻璃1的内侧且与外挡风玻璃1之间形成用于透明薄膜3回转时通过的薄壁通道,所述除水装置包括除水挡块7,所述除水挡块7沿内挡风玻璃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透明薄膜3的下端,本处所述的外挡风玻璃1外侧指的是朝向汽车13车外一侧,外挡风玻璃1的内侧指的是外挡风玻璃1朝向汽车13的室内一侧,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1的上端向下转动指的是从外挡风玻璃1的上端向着外挡风玻璃1的的下端转动,且透明薄膜的转动方向与外挡风玻璃1平面平行,同理,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1的下端向上回转,指的是从外挡风玻璃1的下端向着外挡风玻璃1的的上端转动。

本发明取消了原有的刮雨装置,透明薄膜3可选用无机薄膜或有机薄膜或复合型薄膜,透明度较高的材质,且耐磨,相关的材质选用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透明薄膜3可以是对外挡风玻璃1的外表面进行全覆盖,也可以是对驾驶者的主要视野部分进行覆盖。处于外挡风玻璃1外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1的上端向下转动,处于外挡风玻璃1内侧的透明薄膜从外挡风玻璃1的下端向上回转,使外挡风玻璃1外侧的雨水通过透明薄膜加速向下除水,有利于缩短雨水的停留时间,防止雨水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本实施例内挡风玻璃2设置在外挡风玻璃1的内侧且与外挡风玻璃1之间形成用于透明薄膜回转时通过的薄壁通道,采用此种设置,外挡风玻璃2将透明薄膜3与汽车的内室隔开,从而让透明薄膜3在回转时残留的水滴或者水雾不会进入汽车的内室,防止透明薄膜3影响汽车内室的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4以及连接所述送风管道4的第一吹风头组5,所述第一吹风头组5为若干个且沿着外挡风玻璃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外挡风玻璃1外侧的上端,所述第一吹风头组5沿着挡风玻璃外侧1表面从上往下吹风。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吹风头组5,沿着外挡风玻璃1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外挡风玻璃1外侧的上端,在不断吹风的同时,给雨水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加速了雨水向下疏水,有利于缩短雨水的停留时间,同时第一吹风头组5沿着外挡风玻璃1外侧表面从上往下吹风,相当于在外挡风玻璃1的外侧表面形成了用于阻挡雨水滴落在外挡风玻璃1上的“风膜”,减少了雨水对汽车的降水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送风管道4的第二吹风头组6,所述第二吹风头组6为若干个且沿着薄壁通道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在薄壁通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二吹风头组6沿着薄壁通道从上往下吹风。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吹风头组6可以对透明薄膜3风干,加速了透明薄膜3的吹干,减少了透明薄膜3对汽车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风头组5或/和第二吹风头组6的出风口为条形出风口,设置条形出风口使吹风更加均匀,相同的风量下,吹风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风头组6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对出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电热丝。通过设置电热丝,是为了让第二吹风头组6的吹风为热风,加快了吹干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水装置还包括积水槽8、排水通道9,所述积水槽8设置在除水挡块7下方,所述排水通道9的入水口与积水槽8的底部连通用于积水槽8的排水,排水通道9的出水口可引导至汽车的室外,比如设置在挡泥板的上方,用于清洗挡泥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水挡块7设置在薄壁通道的下端开口处,除水挡块7紧贴外挡风玻璃1内侧的透明薄膜,类似于刮的作用对透明薄膜进行除水,当然除水挡块7也可以是与内挡风玻璃2一体成型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水挡块7上设置有用于将薄壁通道与积水槽8连通的通孔10,所述通孔10用于薄壁通道的透风和排水。通孔10的轴线方向与薄壁通道平行,同时也与外挡风玻璃1与内挡风玻璃2平行,防止雨水堆积,也方便第二吹风头组6的出风,让薄壁通道更为通风。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挡风玻璃1与内挡风玻璃2一体成型,制造方便,方便加工成型,减少成本,外挡风玻璃1与内挡风玻璃2的连接方式实质就是在普通的挡风玻璃贯穿上端至下端开设的一个薄壁通道,两侧依然一体连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回转的透明薄膜的空间,使透明薄膜3与汽车13的内室可以相互隔开,不让透明薄膜3影响汽车13的内部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上转轴11、下转轴12以及驱动所述上转轴11、下转轴1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上转轴11设置在透明薄膜3的上端,所述下转轴12设置在透明薄膜3的下端,上转轴11、下转轴12可对透明薄膜3进行张紧,同时也能驱动透明薄膜3转动,装置简单,控制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