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形平面稳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8631发布日期:2019-08-24 10:4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中字形平面稳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有四个支点的主架,四个支点都可以在不平地面上或不平物体上完全触地或触物,而且主架还会在一个倾斜平面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四个支点的主架,如果四个支点不触浮在一个平面地面上或平面物体上四个支点只能有三个触地上或触物上,余下一个支点悬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主架四个支点触在不平地面上或不平物体上,三个支点触地面上或物体上,一个支点悬空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可以改变这种缺陷,就是中字形平面稳定支架技术,中字形平面稳定支架这种技术特征是:有四个支点的主架,用中字形平面稳定支架这种技术,可以使主架四个支点都在不平地面上或不平物体面上,能完全触地面上或触物体上,四个支点都不悬空,这种技术可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杠杆式、液(气)压式、拉绳(链条)式、传动轴式、电磁式等形式,下面用这几种形式来分别说明,杠杆式平稳支架、液(气)压式平稳支架、拉绳(链条)式平稳支架、传动轴式平稳支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杠杆式平稳支架的技术方案是,杠杆式平稳支架可分为:主架、杠杆臂、轴、轴孔、支点、牵拉滑动杆、双孔转向活动套筒,在这里主架特征是:长方形或四边形,在这里杠杆臂的特征是:在图1、图2、图3主架的四侧边中间处有轴孔,在图4、图5主架左边和右边从前到后四分之三处有轴孔,在这里轴的特征是:能和杠杆臂的轴孔吻合插入并固定,还不影响杠杆臂上下活动,主要固定在主架四边的中心处,在图4、图5主架中左边和右边从前到后四分之三处,在这里轴孔的特征是:能和轴吻合固定连接,不影响杠杆臂上下活动,在这里支点的特征是:主架的四个角处与地面接触的轮子,在这里双孔转向滑动套筒的特征是:杠杆臂交叉处的连接,杠杆臂上下活动时可以伸长或缩短,扭转角度时都不受影响;这些结合起来是:一个长方形(四边形)主架,主架四边的中间处或非中间处(可以通过计算表现出来四边的四处)固定有轴,四个杠杆臂的中间处或非中间处(可通过计算表现出来四个杠杆臂的四处)有轴孔,把四个杠杆臂的轴孔与轴相接合,各自相互固定在各自相对应的主架四侧或下边,四个杠杆臂连起是个长方形(四边形)活动臂框架,杠杆臂四个交叉处各有一个双孔转向活动套筒把杠杆臂交叉处连接起来,可使杠杆臂上下活动,杠杆臂上下活动时都可以伸长和缩短,还可以扭转角度,两个左右长杠杆臂交叉处外端两端处各固定支点,两个左右长杠杆臂内侧两端离主架四个角不远处固定有牵拉滑动杆与主架凹槽处连接可以滑动,这样四个杠杆臂就会随着四个支点的变动摇摆活动,四个支点就可以触在不平地面上或不平物体上,四个轴处就会在一个倾斜平面上,主架也会在一个倾斜平面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液(气)压式平稳支架的技术方案是,液(气)压式平稳支架分为:主架、上部液(气)压管、下部液(气)压管、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支点、连体式液(气)压导杆、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合并式液(气)压缸体b、合并式液(气)压缸体c、合并式液(气)压缸体d,在这里主架特征是:长方形或四边形,在这里上部液(气)压管的特征是:主要连接在液(气)压缸体上的顶部缸腔内,在这里下部液(气)压管的特征是:主要连接在液(气)压缸体上的底部缸腔内,在这里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的特征是:主要把合并式液(气)压体a、b、c、d它们固定在主架上,在这里支点的特征是:主架的四角处与地面接触的轮子,在这里连体式液(气)压导杆的特征是:这一对液(气)压导杆必须连接固定在一起,上下活动时必须同时进行活动,在这里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b、c、d它们的特征是:一对连体的两缸腔内圆半径相同、容积相同,如果左右两侧重心处一起偏后,后边两对连体的液(气)压缸半径容积可以大一些,但是后边两对连体的液(气)压缸半径相同、容积相同,前面两对连体的液(气)压缸也半径相同、容积相同,这样前后支点的压力和行程也不一样;这些结合起来是:一个长方形(四边形)主架,主架四个角处称作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把主架和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b、c、d它们各连接在四个角处,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b、c、d它们内向下处各连接有连体式液(气)压导杆,连体式液(气)压导杆下端各连接支点,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b、c、d它们在主架四侧前、后、左、右都有各自相对应独立相互的一双液(气)压缸,用上部液(气)压管,分别各连在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各自相对应独立相互通液(气)体的液(气)压缸上部内通液(气)体,用下部液(气)压管分别各连在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各自相对应独立相互通液(气)体的液(气)压缸下部内通液(气)体,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b、c、d它们在这里的主要特征是:连在一起的一对液(气)压缸,两缸腔内圆半径相同、容积相同,另有左右两侧设计重心处一同偏后时,后边两对液(气)压缸半径、容积可以大些,但是后边两对液(气)压缸半径相同、容积相同,前面两对液(气)压缸也一样半径相同、容积相同,这样前后支点的承受压力不一样、行程也不一样,上述这样就可以体现四个支点的变动,就会带动四个连体式液(气)压导杆根据杠杆原理变动四个支点都触浮在不平地面或不平物体上,主架在一个倾斜平面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拉绳(链条)式平稳支架的技术方案是,拉绳(链条)式平稳支架分为:主架、上部拉绳(链条)、下部拉绳(链条)、上下活动轴套连接架、支点、上下活动轴、滑轮、连体式变距滑轮、在这里主架的特征是:长方形或四边形,在这里上部拉绳(链条)的特征是:前、后侧面的两端连接在两端处上下活动轴上,左、右侧面的一端连在上下活动轴上,另一端连在连体式变距滑轮上,行程长的连在大轮上,行程短的练在小轮上,在这里下部拉绳(链条)的特征是:前后侧面的两端连接在两端处上下活动轴上,左右侧面的一端连在上下活动轴上,另一端连在连体式变距滑轮上,行程长的连在大轮上,行程短的连在小轮上,所有拉绳(链条)运动时符合杠杆原理作用,在这里上下活动轴套连接架的特征是:可扣在上下活动轴上,并不影响上下活动轴上下活动,也不影响拉绳(链条)连接,可以固定在主架上,在这里支点的特征是:主架四角处与地面接触的轮子,在这里上下活动轴的特征是:连接拉绳(链条)可顺利上下活动,在这里连体式变距滑轮的特征是:连接拉绳(链条)一端,可以使前后两端上下活动轴有行程差,力度不一样;这些结合起来是:一个长方形(四边形)主架,主架的四角处各固定有上下活动轴套连接架,上下活动轴套连接架内穿入有上下活动轴,上下活动轴面向主架的两侧边各连接固定有上部拉绳(链条)和下部拉绳(链条),上下活动轴下边各连接固定有支点,主架的四角处两侧边分别都固定有上下两个滑轮,主架前、后、左、右四个侧边都有各自独立的上部拉绳(链条)和下部拉绳(链条),拉绳(链条)都各自围绕在自侧边的上边和下边滑轮上,另有主架要设计重心偏前或偏后时,这样就可以把连体式变距滑轮加装在主架左右两边侧面上,左侧面固定两个分上下、右侧面固定两个分上下,围绕拉绳(链条)时上边顺时针时下边的逆时针,连体式变距滑轮在这里的主要特征是:可以使前后拉绳(链条)有行程差、力度不一样。上述这样就可以体现四个支点处的变动,就会带动上下活动轴根据杠杆原理变动,四个支点都触浮在不平地面上或不平物体上,主架在一个倾斜平面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传动轴式平稳支架的技术方案是,传动轴式平稳支架分为:主架、传动轴、一双相互换向齿轮、连动齿轮、支点、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连接架、固定轴套,在这里主架的特征是:长方形或四边形,在这里传动轴的特征是:传输动力两端固定有齿轮,左这里一双相互换向齿轮的特征是:相互转动转换方向,在这里连动齿轮的特征是:与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相互连接活动,在这里支点的特征是:主架的四角处与地面接触的轮子,在这里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的特征是:与连动齿轮相互连接活动,下方处连在支点上,在这里连接架的特征是:一边固定在主架上,另一边可扣在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上,但不影响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上下活动,在这里固定轴套的特征是:固定传动轴,不影响传动轴转动;这些结合起来是:一个长方形(四边形)主架,主架四角处各固定有连接架,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内边扣在各自的连接架上,可以上下活动,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下边各连接固定有支点,主架前、后、左、右四个侧边都各自固定有上下两对固定轴套,固定轴套各自连接固定上传动轴,传动轴在主架四侧边中间处固定有一双相互换向齿轮,传动轴在主架四侧两端处各固定有连动齿轮,连动齿轮都各吻合的压在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上,另有主架要设计重心偏前或偏后时,可以把一双相互换向齿轮的半径一个加长成了大齿轮、一个缩短成了小齿轮,这样行程不一样,力度也不一样。上述这样就可以体现四个支点处的变动,就会带动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根据杠杆原理变动,四个支点都触在不平地面或不平物体上,主架在一个倾斜平面上。

本发明的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使主架的四个支点都触浮在不平地面上或不平物体上,主架还能有一个倾斜平面的体现,有效地消除了地面不平或物体面不平,主架三个支点接触地面上或物体面上,一个支点不接触地面或物体面上悬空的缺陷,如果把本发明用在各种车辆上,车辆在行驶不平地面的行程中会更加平稳、减少震动、减少颠簸。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杠杆式平稳支架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四个轴在主架四侧边中心处固定的俯视图

图2轴在主架两侧边中心处固定的前后两侧图

图3轴在主架两侧边中心处固定的左右两侧图

图4轴在主架左右两边从前到后四分之三处固定和前边、后边在中心处固定的俯视图

图5轴在主架左边从前到后四分之三处的左侧图

图中:1主架、2杠杆臂、3轴、4轴孔、5支点、6牵拉滑动杆、7双孔转向活动套筒;

例如:主架1在一个水平面上,四个支点5触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把前边右边角处提高20公分,连接在这个支点5上的双孔转向活动套筒7就会向上活动提高20公分,连接在这个双孔转向活动套筒7上的两个杠杆臂2的这一端也会向上活动,活动时带动这端牵拉滑动杆6向上滑动,带动前侧边右侧边的轴孔4和轴3转动,还带动左前侧角处和右后侧角处的两个双孔转向活动套筒7转动,同时前侧边和右侧边杠杆臂的轴孔4向上顶动轴3带动主架1前侧边和右侧边向上活动,主架1前侧和右侧活动时,扭转左侧和后侧轴3轴孔4转动,另三个支点5不动;根据上述计算图1、图2、图3中轴3在主架1四侧边中间处固定的主架1四个角分别高度是:前边右侧角向上提升15公分,后边右侧角向上提升5公分,后边左侧角下降5公分,前边左侧角向上提高5公分,这样主架1就形成了一个倾斜平面,还根据上述计算图2、图4、图5中轴3在主架1前后两侧中心处固定,在左右两侧从前到后四分之三处固定的,主架1四个角处分别高度是:前边右侧角处向上升13公分,后边右侧角处向上升2.333公分,后边左侧角处下降2.333,前边左侧角处上升8.333公分,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倾斜平面。

下面结合液(气)压式平稳支架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6液(气)压式俯视图

图7液(气)压式前后侧面图

图8液(气)压式左右侧面图

图中:1主架、2上部液(气)压管、3下部液(气)压管、4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5支点、6连体式液(气)压导杆、7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8合并式液(气)压缸体b、9合并式液(气)压缸体c、10合并式液(气)压缸体d;

例如主架1在一个水平面上四个支点5触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把前边右侧角处支点5下降20公分,连接在这个支点5上的连体式液(气)压导杆6就会向下活动20公分,这个连体式液(气)压导杆6向下活动时,主架1的向下重力就会压动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4,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4压动合并式液(气)压缸体b8和合并式液(气)压缸体d10各向下滑动,向下滑动时下边的支点5和下边连体式液(气)压导杆6不动,直能压动液(气)压缸体内上部液(气)体从自侧上部液(气)压管2、向各自的两端处的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7和合并式液(气)压缸体c9的上部缸体内压液(气)体,压液(气)体的同时,合并式液(气)压缸体b8和合并式液(气)压缸体d10从自侧下部液(气)压管3把合并式液(气)压缸体a7、合并式液(气)压缸体c9的下部液(气)体吸回到自侧缸体下部内,这时合并式液(气)压缸体c9的下边支点5和下边连体式液(气)压导杆6不动,合并式液(气)压缸体c9向上活动并顶动双缸体与主架连接处4带动主架1的这个角向上活动;根据上述计算图6、图7、图8中,主架1图中四侧边重心在中间处的,主架1的四个角分别高度是前边右侧角处下降15公分,后边右侧角处下降5公分,后边左侧角处上升5公分,前边左侧角处下降5公分,这样主架1就形成了一个倾斜平面。

下面结合拉绳(链条)式平稳支架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9拉绳(链条)式俯视图

图10拉绳(链条)式前后侧面图

图11拉绳(链条)式从前到后四分之三右侧面图

图中1主架、2上部拉绳(链条)、3下部拉绳(链条)、4上下活动轴套连接架、5支点、6上下活动轴、7滑轮、8连体式变距滑轮、9前面、10后面;

例如:主架1在一个水平面上,四个支点5触在水地面上,如果把前边右侧角处支点5提高20公分,连接在这个支点上的上下活动轴6就会向上活动20公分,连接在这个上下活动轴6上的上部拉绳(链条)2和下部拉绳(链条)3的连接处向上活动,带动这端两个下部拉绳(链条)3分别拉动前边、右边两侧边的另一端处的主架1的角处向上活动,活动时连动主架1的四侧边上部拉绳(链条)2和下部拉绳(链条)3全都由各自的顺序方向活动,活动时还连动主架1的四侧边全部滑轮7和全部连体式变距滑轮8由各自的顺序方向转动,同时主架1的四个角处有三个角处提高,一个角处下降,还带动上下活动轴套连接架4分别提高和下降,另三个支点5和三个上下活动轴9不动,根据上述计算,图9、图10、图11中主架1前面9和后面10重心在中间处的,左侧和右侧从前到后重心在四分之三处的,主架1四个角处分别高度是:前面右侧角处上升13公分,后面右侧角处上升2.333公分,后面左侧角处下降2.333公分,前面左侧角处上升8.333公分,这样主架1就形成了一个倾斜平面。

下面结合传动轴式平稳支架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2传动轴式俯视图

图13传动轴式前后侧面图

图14传动轴式左右侧面图

图中:1主架、2传动轴、3一双相互换向齿轮、4连动齿轮、5支点、6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

7连接架、8固定轴套、9前面、10后面;

例如:主架1在一个水平面上,四个支点5触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把前面9右侧角处支点5下降20公分,连接在这个支点5上的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6也下降20公分,这个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6向下滑动时,根据主架1的向下重力带动这端前侧右侧两个侧面连动齿轮4转动,这端前侧和右侧两个侧面连动齿轮4转动时经过各自传动轴2固定轴套8和一双相互换向齿轮3分别各传递动力到另一端处,使另一端处的连动齿轮4反转,这两个反转连动齿轮4使主架1前面9左侧角处和后面10右侧角处这两个角处向下滑动,根据杠杆原理,后面10左侧角处还向上升,连动齿轮4相互转动的同时,主架1有三个角处下降,一个角处上升,还带动直角连接架7分别提高和下降,另三个支点5和三个上下活动直角形两面合体齿条6不动,根据上述计算:图12、图13、图14中主架1四侧边重心在中间处的,主架1四个角处分别高度是:前面9右侧角处下降15公分,后面10右侧角处下降5公分,后面10左侧角处上升5公分,前面9左侧角处下降5公分,这样主架1就形成了一个倾斜平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