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6730发布日期:2020-05-12 16:3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



背景技术:

此类车顶系统根据现有技术是已知的。在此现有技术车顶系统中,面板的面板支架设置有前部滑履,而前部装置的杆设置在此前部滑履后方。目标之一是进一步改进现有技术的车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出于此目的,前部装置的杆通过销曲线组件连接到驱动滑动件,设置有与静止引导曲线接合的前部滑履并且与封闭面板可枢转地接合,其中优选地销曲线组件的曲线设置有第一曲线段,所述第一曲线段主要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且允许对应销沿着第一曲线段滑动且由此允许驱动滑动件使封闭面板的至少后侧至少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且设置有锁定曲线段,所述锁定曲线段主要在竖向方向上延伸以当对应销定位在锁定曲线段中时用于允许驱动滑动件由于杆的凸出部经过静止引导曲线的弯曲前部部分的位移而使杆旋转且使封闭面板在纵向方向上滑动。

通过将面板可枢转地连接到杆并且通过用前部滑履支撑杆,面板无需杆的前方的滑履,由此允许杆和驱动滑动件定位在面板前面且允许前部装置变得相对紧凑,原因是其仅需要具有整合的前部滑履的杆以及驱动滑动件。这均意味着能够使面板向后滑动地非常远,因此使得面板能够使车顶开口打开到大的范围。

在前部装置的杆上而不是在面板支架上提供前部滑履还可以提供车顶系统的模块性被改进的优点。也就是说,当操作机构用于不同面板(即,不同长度的面板)时,前部装置可以维持不变,并且仅面板支架以及将前部装置与后部装置连接的连接构件必须被改造。应注意,前部滑履位于前部装置的杆上而非面板支架上,所述面板支架由于缺少滑履而可以变得简单得多,并且因此无需复杂工具来制造具有滑履不同面板支架。

优选地,销曲线组件的锁定曲线段和第一曲线段设置在杆中,并且对应销设置在驱动滑动件中。

这允许驱动滑动件在横向方向上所见非常紧凑和非常狭窄,从而使得能够使驱动滑动件向后远远地移动而不会导致后方的空间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部装置的杆借助于两个滑履而与分别位于杆的每个侧向侧上的两个静止引导曲线接合。

这使得面板的前部支撑件非常稳定。

优选的是滑履定位在前部装置的杆的前端部处。

鉴于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稳定性以及鉴于紧凑性,这是有利的。

此外,前部装置的杆优选地在基本高于滑履的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面板,因为这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和紧凑性。

静止引导曲线可以包括遵循车顶部件的曲率的短的基本竖向的前部部分、连接倾斜部分和连接长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部装置的杆在其后端部处可旋转地支撑在枢转部上,所述枢转部安装在滑动件上,所述滑动件能够在静止引导导轨中滑动。

为前部装置的杆提供其自己的滑动件实现对杆的后端部的稳定支撑。

后部装置可以适于使面板的后侧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允许面板在面板在车顶部件的相邻部分上方移动时相对于后部装置滑动。

这允许后部装置在面板的所有位置中靠近车顶开口的后侧定位,并且无需车顶开口后方的导轨。这使得能够将车顶系统形成为所谓的顶部装载器,其中框架从上方被装配到车辆车顶,这与其它组装系统相比使得组装容易得多。

后部装置可以包括提升杆,所述提升杆联接到驱动滑动件以使面板的后侧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当面板在车顶部件的相邻部分上方移动时与驱动滑动件脱离联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升杆由辅助杆支撑,所述辅助杆可枢转地连接到提升杆,并且与两个引导曲线接合以当提升杆由驱动滑动件驱动时迫使辅助杆进行旋转。

优选地,辅助杆基本竖向定向在提升杆的上方位置中以获得提升杆的稳定支撑。

后部装置可以设置有联接件,所述联接件用于将后部装置联接到驱动滑动件以便使面板的后侧在竖向方向上移动,并且用于将后部装置联接到静止导轨以便使面板在车顶部件的相邻部分上方移动。

后部装置可以通过细长连接构件而连接到联接件。

优选地,前部装置和后部装置被构造成使得在面板的后方位置中,前部装置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后部装置旁边。

这使得驱动滑动件能够向后移动到大的范围,得到面板的大的开口区域。面板的大的开口区域需要对在面板的所述位置中前部装置和后部装置的非常稳定的支撑。在纵向方向上的此稳定支撑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滑履放置到前部装置的非常前部,将驱动楔形支撑件放置到面板支架、将辅助杆和辅助杆支撑件放置到关于车顶的开口位于非常后部的静止导轨。由此,辅助杆支撑件和前面的滑履与后方的导轨之间的距离形成支撑基础。距离越大,当面板在完全打开位置中时对面板的支撑就越好。在横向方向上的稳定性由前面的滑履改进,所述滑履关于彼此具有横向间隔并且由静止导轨支撑。在面板的打开位置中,前部装置能够部分地邻近于后部装置的横向内侧滑动。以此方式,驱动滑动件也能够邻近于后部装置的在最后方位置中的横向内侧定位。由于驱动滑动件连接到驱动缆索,因此驱动缆索可以以有利的布设被布设到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可以定位在车顶中的开口后方且大约搁置在车顶开口的纵向中心线处。出于此原因,驱动缆索可以被布设,使得其以远离驱动滑动件的后方的区域的半径在横向方向上朝向驱动马达延伸。因为后部装置并不妨碍驱动缆索布设,所以驱动缆索布设不必围绕后部装置引导,这是提高面板的开口距离的另一个方面。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车顶系统的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和2是设置有车顶系统的汽车的局部透视图,其中车顶系统的封闭面板处于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中。

图3a和3b是面板左右侧上的用于面板的操作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封闭面板的左侧上的操作机构的部件的分解视图。

图5a到5d是位于四个不同位置中的面板的一侧上的操作机构的简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车辆、具体地说汽车的部件,其至少包括限定在(静止)车顶部件2中的车顶开口1(图2)。封闭件(这里呈封闭面板3的形式)能够在关闭位置(图1)与打开位置(图2)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封闭件封闭车顶开口1,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封闭件打开车顶开口1,并且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车顶部件2(这里为邻接车顶开口1的后边缘的固定车顶部件)上方。

如本身已知的,这种车顶系统(其也被称为扰流器车顶或外部滑动车顶)可以包括额外元件,例如像定位在车顶开口1前面的可倾斜风偏转器,或例如当面板3位于其关闭位置中时处于面板3后方的位置中的其他可移动或静止面板。实际上,在本实施例中,车顶开口1后方的车顶部件由可以为静止车顶面板或可移动面板的车顶面板2’形成。

图3a、3b和4示出用于封闭面板3以便使其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操作机构的部件。封闭面板3的纵向侧中的一个在图4中示出,并且应注意,但相同部件以镜像的方式存在于面板3的另一个纵向侧上,所述另一个纵向侧在示出面板3的两侧上的操作机构的图3a和3b中示出。面板3包括例如玻璃或塑料透明或金属不透明片材4,所述片材4由固定到片材4的面板支架5并且例如由封装材料和/或任何其它方式支撑在纵向侧上。在车顶开口1的每个纵向侧边缘处设置有静止导轨(未示出),所述静止导轨具有若干引导凹槽,操作机构的部件在所述引导凹槽中被可滑动地引导。导轨是笔直的或稍微弯曲的以便遵循车辆车顶的曲率。此类导轨例如在us9,969,246中示出,其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为了使封闭面板3在纵向(沿着导轨)和竖向(基本垂直于导轨)方向上移动,操作机构包括前部装置6以使封闭面板3的前侧在纵向和竖向方向上移动以及后部装置7以使封闭面板3的后侧在此情况下主要在竖向方向(即,上下)上移动。在此实施例中,后部装置7并不或几乎不用于使面板3在纵向方向上滑动,但后部装置7适于当前部装置6使面板3在纵向方向上移动时允许面板3相对于纵向方向滑动。这将在以下进一步解释。

如图3和4所示,前部装置6由连接到驱动缆索9的驱动滑动件8或与驱动马达(未示出)、具体地说电驱动马达或手动驱动器接合的其它细长驱动构件驱动以使驱动缆索9来回移动。驱动滑动件8与通过枢转销11可枢转地连接到面板支架5的杆10永久接合。杆10通过可在静止导轨中滑动的滑动件13上的枢转部12而对称地支撑在其后端部上。在其前端部上,杆10通过侧向延伸部14在侧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杆10的侧向侧上的两个滑履15和16以使杆支撑在静止导轨中。滑履15、16例如由于由风向导流板所致的空间约束而在纵向方向上稍微偏移。因为滑履15、16在杆10而非面板支架5上,并且因为面板支架5与杆10之间存在标准枢转部11,所以由于外力所致的面板3的移动在枢转部11的位置处而不是在偏移滑履15、16的位置处导致枢转移动,由此避免面板支架5处的偏移滑履使面板支架5扭转,这可能导致面板3的卡住或笨重地运行。

静止导轨在其前端部上设置有塑料插入件,所述塑料插入件用于每个滑履15、16并且形成静止引导曲线17、18的前部部分。所述静止引导曲线17、18包括短的基本竖向的前部曲线部分17’、18’,逐渐弯曲到由静止导轨的主要部分中的凹槽形成的长部分17”’、18”’(制造为铝挤压部件(参见图5c中的虚线17”’))的向后连接和向上倾斜的曲线部分17”、18”。静止引导曲线17、18的塑料插入件被卡合或螺接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铝挤压部件。

驱动滑动件8和杆10通过销曲线组件而彼此接合,所述销曲线组件在这里包括驱动滑动件8上的销19和杆10中的曲线20。曲线20包括基本平行于静止导轨延伸的前部曲线段20’(其中杆10位于其下方位置中)和基本垂直于静止导轨延伸的后部锁定曲线段20”(其中杆10位于其上方位置中),参见图5a到5d。两个段20’与20”之间的弯曲段用于使杆10旋转并且实际上为引导曲线段。

后部装置7包括提升杆21,所述提升杆21在其后端部上具有可枢转滑履22,提升杆21利用所述可枢转滑履22与面板支架5上的面板轨23可滑动地接合以允许面板3相对于后部装置7的提升杆21滑动。提升杆21的提升移动由通过提升杆21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枢转部25而可枢转地连接到提升杆21的辅助杆24进行控制。辅助杆24设置有与对应引导曲线28和29接合的两个引导销26和27。引导曲线28和29的曲线是使得提升杆21的后端部在其向后滑动时被提升。当提升杆21在其后方位置中时辅助杆24基本垂直于静止导轨延伸,在所述后方位置中面板3可以相对于那时静止的后部装置7滑动。

为了使后部装置7的提升杆21移动,所述提升杆21可以联接到驱动滑动件8。出于此目的,提升杆21的前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到细长连接构件30的后端部。细长连接构件30的前端部可枢转地连接到可枢转联接构件31,所述可枢转联接构件31设置有可以联接到驱动滑动件8上的联接凸出部33的联接曲线32。驱动滑动件8的此联接凸出部33定位在联接曲线32的基本竖向的锁定曲线部分32’中以使驱动滑动件8与后部装置7联接,从而使得驱动滑动件8驱动后部装置7的提升杆21,并且定位在释放曲线部分32”中以使驱动滑动件8与后部装置7脱离联接,从而使得驱动滑动件8仅驱动前部装置6,而后部装置7基本静止,参见图5a到5d。

联接构件31在其前端部上设置有锁定凸出部34,其中所述锁定凸出部34接合在静止锁定曲线35中,所述静止锁定曲线35包括平行于静止导轨延伸的释放曲线部分35’和基本竖向的锁定曲线部分35”,参见图5a到5d。为了确保当面板3从其打开位置被移动到其关闭位置时锁定凸出部34保持在锁定曲线部分35”中,提供一种通过牵引弹簧37连接到联接构件31的前端部的锁定滑动件36。锁定滑动件36的前端部设置有锁定表面38,所述锁定表面38当被向上枢转时定位在联接构件31的前部部分下方。驱动滑动件8和锁定滑动件36分别包括解锁表面39、40以允许驱动滑动件8抵御牵引弹簧37的力而使锁定滑动件36从其锁定位置向前移动到其解锁位置。

参考图5a到5c解释操作机构的前部装置6和后部装置7的操作。

在图5a中,面板3(未示出,仅面板支架5)处于其关闭位置中,也就是说位于车顶开口1内的其前部向下位置中,使得玻璃片材4(未示出)的下表面与沿着车顶开口1的圆周延伸的密封件41接合。驱动滑动件8处于其前部位置中,并且驱动滑动件的销19定位在前部装置的杆10中的曲线20的前端部处。由于此接合,驱动滑动件8使杆10刚性地固持在竖向方向上,并且因此防止面板3的竖向移动。滑履15和16(分别)定位在静止引导曲线17的下部前端部部分17’、静止引导曲线18的下部前端部部分18’中。

后部装置7的提升杆21处于其前部向下位置中,其中其辅助杆24处于基本水平位置中,并且其中引导销26、27靠近其相应引导曲线28、29的前端部。提升杆21的后端部处的滑履22与面板轨23的后端部相距一定距离。

在图5b的位置中,驱动滑动件8通过驱动缆索9向后移动一定距离。驱动滑动件的销19已行进通过杆10中的曲线20的平行的曲线部分20’,从而使得杆10已保持静止。

联接构件31通过驱动滑动件的联接凸出部在联接构件31中的联接曲线32的锁定部分中的接合而与驱动滑动件8联接。因此,联接构件31已与驱动滑动件8一起向后行进,并且已驱动连接构件30以及后部装置7的提升杆21。在面板3由于杆10保持在其前部位置中而在纵向方向上保持静止时,滑履22已沿着面板轨23向后滑动。在与提升杆21一起向后行进的辅助杆24的引导销26、27滑动通过引导曲线28、29使得辅助杆被推进到更加直立位置时,提升杆21也被推进到更加直立位置,由此提升面板支架5的后侧和因此面板3的后侧。

在图5c的位置中时,提升杆21已被移动到其最大向后和向上位置中,在所述最大向后和向上位置中滑履22在车顶开口1的后侧处基本定位在密封件41上方。辅助杆24已被移动到基本竖向位置,由此向提升杆21且因此向面板3的后侧提供稳定和刚性的支撑。辅助杆24上的下部引导销27定位在引导曲线29的基本竖向的引导曲线部分中,由此将辅助杆在纵向方向上锁定以使其位置进一步稳定。

在驱动滑动件8的销19已到达杆10中的曲线20的弯曲段20”时,所述驱动滑动件已提升杆10的前端部(后端部仅是可枢转和可滑动的),从而使得滑履15和16已移动通过前部曲线部分17’、17”和18’、18”(仅示出引导曲线17),并且已到达导轨的静止引导曲线17、18的长的平行部分17”’、18”’。

在图5c的位置中,联接构件31的锁定凸出部34已从平行部分35’移动到静止锁定曲线35的竖向锁定部分35”,从而使得联接构件31无法在纵向方向上进一步移动,而仅在向上方向上移动。因此,联接构件31现在是锁定的,并且因此后部装置7也锁定在此位置中。为了确保联接构件31保持在此位置中,锁定滑动件36通过联接构件31的向上移动的前端部下方的牵引弹簧37向后移动,使得其锁定表面38位于联接构件31下方且防止其再次向下移动。

由于联接构件31的向上枢转移动,驱动滑动件8上的联接凸出部33从联接曲线32的竖向联接曲线部分32’转移到其平行部分32”,从而使得驱动滑动件8的进一步向后移动可以在不使联接构件31移动的情况下完成,从而使得前部装置6被操作,而后部装置7保持静止。

在图5d中,面板3已被移动,其中所述面板的前侧和后侧处于其平行于静止导轨向后的上方位置中,所述静止导轨的引导曲线凹槽由虚线17”’表示。如所示,驱动滑动件8可以远远地向后移动到其与后部装置7的提升杆21并排定位的位置。前部装置6的杆10也在纵向方向上重叠提升杆21。由于前部装置6相对紧凑且因此前部滑履15、16在驱动滑动件8前方相距相对短的距离,因此面板3可以向后远远地移动,由此使车顶开口1打开到大的范围。由于提升杆由辅助杆24刚性地支撑,并且因为提升杆的滑履22远远地向后定位在密封件41上方,所以面板3处于稳定的后方位置中。

面板3到其关闭位置的返回移动处于以上描述的倒序。需要提及的也就是联接构件31如何从其通过锁定滑动件36锁定的位置释放。这通过驱动滑动件8完成,所述驱动滑动件8使其解锁表面39与锁定滑动件36的解锁表面40接合,由此使锁定滑动件36与驱动滑动件8一起且抵御牵引弹簧37的弹簧力而在向前方向上移动。接着,锁定滑动件36的锁定表面38远离联接构件31移动,由此允许联接构件31通过驱动滑动件8上的联接凸出部33而再次向下移动。

根据前述内容将清楚,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顶系统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具有前部装置,所述前部装置向面板提供稳定支撑,但也是紧凑的,从而使得其使得面板能够在相对长的距离上向后滑动,从而使得车顶开口的大的部分由面板释放。

本发明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和上述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以不同方式变化。引导销和凸出部可以具有所有种类的形状并且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横截面形状。前部装置也可以用于其它操作机构,例如像倾斜滑动车顶、顶部滑块等。根据需要可以实现封闭面板的前边缘的其它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