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59651发布日期:2021-06-29 22:5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3.现有的汽车充电桩内部设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运行下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排出有可能导致温度急剧升温,易使内部的电路烧毁,通常充电桩的散热结构较为单一,仅配有散热扇或散热孔的方式进行散热,使充电桩内的散热效率难以满足要求,从而减少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位于丝杆的正下方,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风扇,所述充电桩壳体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每个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箱,每个所述水箱的正上方均设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泵。
6.所述充电桩壳体外壳与内壳之间的两侧缝隙中均设有输送管,每个所述输送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开孔,每个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每个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均依次贯穿充电桩壳体和输送管并延伸至输送管的内部,每个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每个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均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充电桩壳体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挡板,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部设有充电机构。
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均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每个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对水箱进行蓄水,同时使水箱得到有效的密封性。
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导热板,且导热板与充电桩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将充电机构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充
电机构进行散热处理。
1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壳体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底端缝隙中固定连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流向为双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输送管内部的水以及充电桩壳体缝隙中的水经过吸热后排出,从而提高了对充电桩的散热效率。
13.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壳体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该充电桩得到有效的固定,从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稳定性。
1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输送管的两端均与充电桩壳体缝隙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冷凝管,且冷凝管的长度值与输送管的长度值相适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水输送至充电桩壳体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缝隙中,从而进一步的对充电桩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进行有效的吸收热量。
17.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顶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孔,且散热孔贯穿顶板,所述充电桩壳体的背面固定连通有散热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热量及时排出,从而对充电桩壳体内的热量进行散热。
1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通过微型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螺纹块和电风扇的设置,能够使电风扇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有效的将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热量及时通过散热孔进行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水箱、第一连通管、水泵、第二连通管、输送管、冷凝管和开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对充电桩壳体的外壁和内壁进行有效的吸收热量,从而使充电桩壳体快速的达到降温散热效果,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21.2、本发明通过进水管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水箱进行蓄水,同时使水箱得到有效的密封性,通过导热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充电机构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充电机构进行散热处理,通过排水管的设置,能够使输送管内部的水以及充电桩壳体缝隙中的水经过吸热后排出,从而提高了对充电桩的散热效率,通过支撑柱的设置,能够使该充电桩得到有效的固定,从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稳定性,通过冷凝管的设置,能够将水输送至充电桩壳体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缝隙中,从而进一步的对充电桩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进行有效的吸收热量,通过散热孔和散热盖的设置,能够将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热量及时排出,从而对充电桩壳体内的热量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后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充电桩壳体;2、固定台;3、第一连通管;4、水箱;5、散热孔;6、顶板;7、遮阳挡板;8、散热盖;9、支撑柱;10、排水管;11、进水管;12、水泵;13、支撑板;14、导热板;15、充
电机构;16、丝杆;17、螺纹块;18、第二连通管;19、固定板;20、第一齿轮;21、输送管;22、冷凝管;23、开孔;24、第二齿轮;25、微型电机;26、电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充电桩的内部自散热结构,包括充电桩壳体1,充电桩壳体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6,充电桩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滑杆,使螺纹块17能够在滑杆处进行滑动,丝杆16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4,充电桩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25,文中微型电机25的型号为f180,且微型电机25位于丝杆16的正下方,微型电机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20相啮合,丝杆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7,螺纹块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风扇26,文中电风扇26的型号为ft-30-mc-6c,充电桩壳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能够有效的固定支撑水箱4,每个固定台2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箱4,每个水箱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1,每个进水管11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能够有效的对水箱4进行蓄水,同时使水箱4得到有效的密封性,每个水箱4的正上方均设有固定板19,每个固定板1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水泵12,文中水泵12的型号为qby3-50。
29.充电桩壳体1外壳与内壳之间的两侧缝隙中均设有输送管21,每个输送管21的两端均与充电桩壳体1缝隙的内壁固定连接,输送管21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冷凝管22,且冷凝管22的长度值与输送管21的长度值相适配,能够将水输送至充电桩壳体1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缝隙中,从而进一步的对充电桩壳体1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进行有效的吸收热量,每个输送管21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开孔23,每个水泵1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8,每个第二连通管18的一端均依次贯穿充电桩壳体1和输送管21并延伸至输送管21的内部,每个水泵12的输入端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连通管3,每个第一连通管3的一端均贯穿水箱4并延伸至水箱4的内部,充电桩壳体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两个支撑板13相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顶板6,支撑板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阳挡板7,能够抵挡阳光的暴晒,充电桩壳体1的内部设有充电机构15,充电机构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导热板14,且导热板14与充电桩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能够有效的将充电机构15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对充电机构15进行散热处理,充电桩壳体1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底端缝隙中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0,且排水管10的流向为双向,排水管10的外表面套设有手动阀门,能够使输送管21内部的水以及充电桩壳体1缝隙中的水经过吸热后排出,从而提高了对充电桩的散热效率,充电桩壳体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每个支撑柱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能够使该充电桩得到有效的固定,从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稳定性,充电桩壳体1的内顶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孔5,且散热孔5贯穿顶板6,充电桩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通有散热盖8,能够将充电桩壳体1内部的热量及时排出,从而对充电桩壳体1内的热量进行散热,充电桩壳体1的正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开关门,从而能够对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内部的操作。
30.使用时,首先将两个水箱4灌入适量的水,在将进水管11旋紧,防止水的洒漏,将微型电机25和电风扇26与市政电源相接通,并启动微型电机25和电风扇26,由于微型电机25的转动,使第一齿轮2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4进行转动,使第二齿轮24的转动带动丝杆16进行自转,从而使螺纹块17进行往复运动,进一步的使电风扇26能够对充电桩壳体1内部的热量及时排出,同时充电桩壳体1内部的热量能够经过散热盖8进行排出,在将水泵12与市政电源相接通,由于水泵12的运转,可将水箱4内的水有效的抽取至输送管21内,从而水流经过冷凝管22时得到进一步的降温,在从输送管21两侧的开孔23中流出,使充电桩壳体1外壁和内壁均得到有效的物理降温,从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散热效率,最终将手动阀门打开,使水流从充电桩壳体1底端的排水管10处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