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调节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5588发布日期:2020-03-20 06:1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调节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座椅调节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若是座椅位置,座椅高度不合适,就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和操纵的灵敏度,甚至导致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和他人。人们在驾驶汽车时需要对座椅坐垫进行加热,以满足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现有技术中座椅高度的调节通过调节水垫和气垫的高度来实现,结构复杂,成本高;座椅坐垫的加热需要额外设置加热管,能耗较高,成本高昂,加热需求主要用于冬天汽车驾驶,以现有技术的加热方式,加热需求功率为1.5kw,按单台车运营时加热时间为3个月,每天加热5个小时计算,一个冬季需要耗费675度电,而且保温效果和加热效果差;现有技术中坐垫的加热需要频繁开启蓄电池,会影响蓄电池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调节系统,可以实现对座椅坐垫进行加热,降低加热成本,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座椅调节系统,包括:

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椅座内并与所述椅座相适配的温度调节垫,所述温度调节垫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以及,

设有冷却管路的发动机或设有冷却管路的电机;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座椅调节系统,温度调节垫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并且第一液体管路与冷却管路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当冷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第一液体管路时,可以对温度调节垫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将发动机或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降低加热成本,节约能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一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液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液管上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调节系统还包括液体泵和用于给所述发动机冷却或给所述电机冷却的散热器;

所述液体泵、所述发动机或所述电机、所述散热器连通构成第二液体回路,所述第二液体回路与所述第一液体回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二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调节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中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承载于所述温度调节垫底部的液体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体垫包括设置在内部的升降装置和包裹所述升降装置的储液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板、下板、支撑杆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调节系统还包括液体泵和液体箱,所述液体泵与所述液体箱连接,所述液体泵与所述储液囊连通构成第三液体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液囊设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与第三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液口与第三出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进液管上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有二通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三出液管上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五单向阀和第三节流阀,所述第三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的另一端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调节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温度调节垫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并且第一液体管路与冷却管路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当冷却管路中的液体流入第一液体管路时,可以对温度调节垫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将发动机或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降低加热成本,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液体管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调节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调节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调节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200、座椅调节系统100、

座椅1、椅座11、

温度调节垫12、第一液体管路121、第一进液管1211、第一单向阀12111、第一出液管1212、第二单向阀12121、第一节流阀12122、

液体垫13、升降装置131、上板1311、下板1312、支撑杆1313、升降杆1314、

储液囊132、第三进液管1321、二通阀13211、第四单向阀13212、第三出液管1322、第五单向阀13221、第三节流阀13222、

电机2、冷却管路21、

液体泵3、

散热器4、第二进液管41、第二节流阀411、第二出液管42、第三单向阀421、

液体箱5、温度传感器6、发动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座椅调节系统100及车辆200。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座椅调节系统100,包括:

座椅1,所述座椅1包括设置在椅座11内并与所述椅座11相适配的温度调节垫12,所述温度调节垫12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121;以及,

设有冷却管路21的发动机7或设有冷却管路21的电机2;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21与所述冷却管路21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座椅调节系统100,发动机7或电机2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对发动机7或电机2进行冷却,将这部分热量释放,同时这部分热量也会被白白浪费,温度调节垫12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121,并且第一液体管路121与冷却管路21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当冷却管路21中的液体流入第一液体管路121时,可以对温度调节垫12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将发动机7或电机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降低加热成本,节约能源。

以电机2为例进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第一液体回路中液体的流向,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21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进液管12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一出液管12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液管121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2111,所述第一出液管1212上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二单向阀12121和第一节流阀12122,所述第一进液管1211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一出液管1212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路21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节系统100还包括液体泵3和用于给所述电机2冷却的散热器4;

所述液体泵3、所述电机2、所述散热器4连通构成第二液体回路,所述第二液体回路与所述第一液体回路连通。

液体泵3将液体泵入座椅调节系统100中,并为液体循环提供动力,散热器4可以为鼓风式散热器,当第一液体回路中液体温度过高时,控制鼓风式散热器开始工作,给第二液体回路中的液体进行降温,对电机2进行冷却,起到对电机2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保证第二液体回路中的液体温度不至于过高。第二液体回路与第一液体回路连通,使第一液体回路中的液体温度也不至于过高,使温度调节垫12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满足了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第二液体回路中液体的流向,所述散热器4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二进液管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出液管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液管41上设有第二节流阀411,所述第二出液管42上设有第三单向阀421,所述第二进液管41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管路21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管路21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3另一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节系统100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21中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21上。

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第一液体管路中液体温度过高时,控制散热器4开始工作,给第二液体回路中的液体进行降温,对电机2进行冷却,起到对电机2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保证第二液体回路中的液体温度不至于过高,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第一液体管路121中液体温度过低时,控制散热器4停止工作,使第二液体回路中的液体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第二液体回路与第一液体回路连通,使第一液体回路中的液体温度也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温度调节垫12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满足了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1还包括承载于所述温度调节垫12底部的液体垫13。液体垫13较为柔软,延展性好,受挤压时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因此乘客坐在液体垫13上时较为舒适且可以更好的适配人体的体型。

如图3所示,所述液体垫13包括设置在内部的升降装置131和包裹所述升降装置131的储液囊132,所述升降装置131包括上板1311、下板1312、支撑杆1313和升降杆1314,所述升降杆1314的一端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313内,所述升降杆1314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板1311连接,所述支撑杆1313的下端与所述下板1312连接。

液体垫13内部的升降装置131为刚性结构,用来承载乘客的重量,升降杆1314的一端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杆1313内,升降杆1314的另一端与上板1311连接,支撑杆1313的下端与下板1312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调节系统还包括液体泵3和液体箱5,所述液体泵3与所述液体箱5连接,所述液体泵3与所述储液囊132连通构成第三液体回路。

液体泵3为液体循环提供动力,所述液体泵3与所述液体箱5连接,所述液体泵3与所述储液囊132连通构成第三液体回路,当储液囊132需要增加高度时,液体泵3将液体箱5中的液体泵入座椅调节系统100中,将泵入的液体存储在储液囊132中,使储液囊132高度增加;当储液囊132需要降低高度时,使储液囊132存储的液体流出,液体泵3将液体泵入液体箱5。

通过调节所述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来控制所述升降杆1314的伸长与缩短。具体的,调节所述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调节液体垫13的高度,当需要提高液体垫13的高度时,向储液囊132中注入液体,使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增加,当液体体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具体的,在储液囊132中液体的高度超过支撑杆1313的高度时,升降杆1314在液体的作用力下向上伸长,提高液体垫13的高度。当需要降低液体垫13的高度时,将储液囊132中的液体流出,使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减少,当液体体积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具体的,在储液囊132中液体的高度不超过支撑杆1313的高度时,升降杆1314在乘客的重力作用下缩短,降低液体垫13的高度。在液体流出储液囊132的过程中,升降杆1314缩短,当升降杆1314完全缩回支撑杆1313内时,液体垫13的高度与支撑杆1313的高度保持一致,支撑杆1313受力支撑承载乘客的重量。支撑杆1313的设置是为了当储液囊132出现漏液等情况时,也能使液体垫13维持在一定高度,满足乘客对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第三液体回路中液体的流向,所述储液囊132设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与第三进液管13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液口与第三出液管13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进液管1321上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有二通阀13211和第四单向阀13212,所述第三出液管1322上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有第五单向阀13221和第三节流阀13222,所述第三进液管1321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出液管1322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泵3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二通阀13211的通断及所述第三节流阀13222的开度以实现对所述储液囊132高度的调节;所述二通阀13211接通,所述第三节流阀13222开度减小以使所述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增加,进而使所述储液囊132高度增加;所述二通阀13211断开,所述第三节流阀13222有一定开度,以使所述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减少,进而使所述储液囊132高度降低。

座椅调节系统100的工作原理:

当温度调节垫12需要加热时,乘客通过座椅1上的开关调节第一节流阀12122的大小,比如使第一节流阀12122开到最大,来调节第一液体回路中液体流量,加快第一液体回路中液体循环速度,使第一液体回路中温度快速升高,同时温度调节垫12的温度也会快速升高,满足了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当乘客对温度调节垫12的温度要求比较高时,在电机2发出的热量足够的情况下,第一节流阀12122的开度越大,温度调节垫12的加热速度越快。第一节流阀12122和第二节流阀411为相互联动,可以理解的,调大第一节流阀12122的开度,需要调小第二节流阀411的开度,或者的,调小第一节流阀12122的开度,需要调大第三节流阀13222的开度,使第一液体回路和第二液体回路中液体的流量不变。

当温度调节垫12需要保温时,即乘客不需要对温度调节垫12进行加热或者感觉当前温度调节垫12的温度合适时,关闭第一节流阀12122,在第一单向阀12111和第一节流阀12122作用下,第一液体回路中的液体无法正常进行液体循环,第一液体管路121中的液体无法流动,对温度调节垫12进行保温。

当温度调节垫12需要降温时,即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第一液体管路121中液体温度过高时,控制散热器4开始工作,使第二液体回路中的液体温度降低,第二液体回路与第一液体回路连通,所以第一液体回路中液体的温度也会降低,使第一液体回路中液体的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进而温度调节垫12也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满足了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当需要提高液体垫13的高度时,第三进液管1321上二通阀13211处于左位,第三出液管1322上的第三节流阀13222处于关闭状态,向储液囊132中注入液体,使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增加,当液体体积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具体的,在储液囊132中液体的高度超过支撑杆1313的高度时,升降杆1314在液体的作用力下向上伸长,提高液体垫13的高度。

当需要降低液体垫13的高度时,第三进液管1321上二通阀13211处于右位,第三出液管1322上第三节流阀13222处于打开状态,将储液囊132中的液体流出,使储液囊132中液体的体积减少,当液体体积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具体的,在储液囊132中液体的高度不超过支撑杆1313的高度时,升降杆1314在乘客的重力作用下缩短,降低液体垫13的高度。在液体流出储液囊132的过程中,升降杆1314缩短,当升降杆1314完全缩回支撑杆1313内时,液体垫13的高度与支撑杆1313的高度保持一致,支撑杆1313受力支撑承载乘客的重量。支撑杆1313的设置是为了当储液囊132出现漏液等情况时,也能使液体垫13维持在一定高度,满足乘客对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的要求。第三节流阀13222的开度越大,储液囊132中液体排出速度越快,液体垫13高度下降的越快。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座椅调节系统100,包括:

座椅1,所述座椅1包括设置在椅座11内并与所述椅座11相适配的温度调节垫12,所述温度调节垫12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121;以及,

设有冷却管路21的发动机7;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121与所述冷却管路21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图1-图5实施例中提出的座椅调节系统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图6,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200,包括上述的座椅调节系统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车辆200,发动机7或电机2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需要对发动机7或电机2进行冷却,将这部分热量释放,同时这部分热量也会被白白浪费,温度调节垫12内部设有第一液体管路121,并且第一液体管路121与冷却管路21连通构成第一液体回路,当冷却管路21中的液体流入第一液体管路121时,可以对温度调节垫12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将发动机7或电机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降低加热成本,节约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