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182发布日期:2020-05-26 18:3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需安装在连地的安装座上,充电桩与安装座连接不紧密易晃动,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充电桩移动时需多人合作推动,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充电桩的支撑架夹在固定板之间且固定板上插块插到支撑架上,支撑架与固定板紧密连接,固定板外侧弹簧向内挤压固定板使连接更紧密,充电桩底端的方块固定在安装座上的方槽内,充电桩与安装槽连接的间隙中插入楔子,充电桩与安装座连接紧密,不易晃动,支撑架底端空腔内有滚轮,可松开可调螺栓使滚轮绕固定件转动,调节滚轮位置后拧紧可调螺栓,推动充电桩移动,可轻易移动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包括楔子、安装座和可调螺栓,所述安装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端两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有若干个,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粘接有插块且插块有多个,所述插块插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于支撑架两侧且凹槽与插块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架焊接在充电桩两侧,所述支撑架底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左侧焊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滚轮通过可调螺栓栓接,所述滚轮位于空腔内。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底端焊接有方块且方块有多个,所述方块插接在方槽内且方块与方槽一一对应,所述相对固定板上的插块错落连接。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楔子插接在充电桩与安装槽连接缝隙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1、把相对的固定板扒开,缓慢的把充电桩放入安装槽内,此时支撑架进入固定槽,插入相对固定板中间,支撑板持续下移,移动过程中,固定板上插块依次插入支撑架上的凹槽内,充电桩底端的方块插入方槽内,固定板外侧连接有弹簧,支撑板进入后,弹簧压缩到最短,对固定板有向外的推力,支撑架两侧固定板外侧都有弹簧,即弹簧挤压固定板紧靠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不动,充电桩底端多个方块固定在方槽内,可有效防止充电桩左右晃动,充电桩与安装槽间有间隙,通过锤子把楔子夯入间隙内,楔子主要是使物体人为的膨胀,减少与被固定和衔接物体的缝隙,增加摩擦力,可更好的使充电桩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和充电桩连接紧密,轻易不晃动,使用时安全放心。

、把拧松固定件外侧的可调螺栓,滚轮绕固定件旋转从空腔内出来与支撑架保持水平,拧紧可调螺栓,使滚轮保持与支撑架底端垂直后固定不动,推动充电桩,滚轮转动移动充电桩,把充电桩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可调螺栓,把滚轮完全移到空腔内确保支撑架底端平整,拧紧可调螺栓,滚轮固定在空腔内部,可通过滚轮轻易移动充电桩位置,滚轮使用后还可收纳进支撑架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的整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的支撑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的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2、楔子;3、安装座;4、固定槽;5、固定板;6、弹簧;7、方块;8、方槽;9、插块;10、支撑架;11、安装槽;12、凹槽;13、空腔;14、固定件;15、可调螺栓;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包括楔子2、安装座3和可调螺栓15,所述安装座3中部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底端两侧开设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且弹簧6有若干个,所述弹簧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表面粘接有插块9且插块9有多个,所述插块9插接在凹槽12内,所述凹槽12开设于支撑架10两侧且凹槽12与插块9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架10焊接在充电桩1两侧,所述支撑架10底端开设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左侧焊接有固定件14,所述固定件14和滚轮16通过可调螺栓15栓接,所述滚轮16位于空腔13内。

示例的,此时支撑架10进入固定槽4,插入相对固定板5中间,支撑板10持续下移,移动过程中,固定板5上插块9依次插入支撑架10上的凹槽12内,充电桩1底端的方块7插入方槽8内,固定板5外侧连接有弹簧6,支撑板10进入后,弹簧6压缩到最短,对固定板5有向外的推力,支撑架10两侧的固定板5外侧都有弹簧6,即弹簧6挤压固定板5紧靠支撑架10,支撑架10固定不动。

参考图1所示,所述充电桩1底端焊接有方块7且方块7有多个,所述方块7插接在方槽8内且方块7与方槽8一一对应,所述相对固定板5上的插块9错落连接。

示例的,充电桩1底端多个方块7插接在方槽8内,可有效防止充电桩1左右晃动使充电桩1与安装座3分离。

参考图2所示,所述充电桩1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楔子2插接在充电桩1与安装槽11连接缝隙处。

示例的,楔子2是上粗下锐的小木橛。在使用时尖端放入目标缝隙,用重物锤击后方的平面端,使楔子2进入物体内。通过锤子把楔子2夯入充电桩1与安装槽11的间隙内,使物体人为膨胀以达到固定的作用。

使用时,一人把相对的固定板5扒开,另一人缓慢的把充电桩1放入安装槽11内,此时支撑架10进入固定槽4,插入相对固定板5中间,支撑板10持续下移,移动过程中,固定板5上插块9依次插入支撑架10上的凹槽12内,充电桩1底端的方块7插入方槽8内,固定板5外侧连接有弹簧6,支撑板10进入后,弹簧6压缩到最短,对固定板5有向外的推力,支撑架10两侧的固定板5外侧都有弹簧6,即弹簧6挤压固定板5紧靠支撑架10,支撑架10固定不动,充电桩1底端多个方块7固定在方槽8内,可有效防止充电桩1左右晃动,充电桩1与安装槽11间有间隙,通过锤子把楔子2夯入间隙内,楔子2主要是使物体人为的膨胀,减少与被固定和衔接物体的缝隙,增加摩擦力,可更好的使充电桩1固定在安装座3上,安装座3和充电桩1连接紧密,轻易不晃动,使用时安全放心,想移动充电桩1时,把充电桩1倾斜一定角度,露出支撑架10底端,拧松固定件14外侧的可调螺栓15,滚轮16绕固定件14旋转从空腔13内出来与支撑架10保持水平,拧紧可调螺栓15,使滚轮16保持与支撑架10底端垂直后固定不动,推动充电桩1,滚轮16转动移动充电桩1,把充电桩1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可调螺栓15,把滚轮16完全移到空腔13内确保支撑架10底端平整,拧紧可调螺栓15,滚轮16固定在空腔13内部,可通过滚轮16轻易移动充电桩1位置,滚轮16使用后还可收纳进支撑架1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1、把相对的固定板5扒开,缓慢的把充电桩1放入安装槽11内,此时支撑架10进入固定槽4,插入相对固定板5中间,支撑板10持续下移,移动过程中,固定板5上插块9依次插入支撑架10上的凹槽12内,充电桩1底端的方块7插入方槽8内,固定板5外侧连接有弹簧6,支撑板10进入后,弹簧6压缩到最短,对固定板5有向外的推力,支撑架10两侧的固定板5外侧都有弹簧6,即弹簧6挤压固定板5紧靠支撑架10,支撑架10固定不动,充电桩1底端多个方块7固定在方槽8内,可有效防止充电桩1左右晃动,充电桩1与安装槽11间有间隙,通过锤子把楔子2夯入间隙内,楔子2主要是使物体人为的膨胀,减少与被固定和衔接物体的缝隙,增加摩擦力,可更好的使充电桩1固定在安装座3上,安装座3和充电桩1连接紧密,轻易不晃动,使用时安全放心。

、把拧松固定件14外侧的可调螺栓15,滚轮16绕固定件14旋转从空腔13内出来与支撑架10保持水平,拧紧可调螺栓15,使滚轮16保持与支撑架10底端垂直后固定不动,推动充电桩1,滚轮16转动移动充电桩1,把充电桩1移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可调螺栓15,把滚轮16完全移到空腔13内确保支撑架10底端平整,拧紧可调螺栓15,滚轮16固定在空腔13内部,可通过滚轮16轻易移动充电桩1位置,滚轮16使用后还可收纳进支撑架10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包括1、充电桩;2、楔子;3、安装座;4、固定槽;5、固定板;6、弹簧;7、方块;8、方槽;9、插块;10、支撑架;11、安装槽;12、凹槽;13、空腔;14、固定件;15、可调螺栓;16、滚轮,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