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4952发布日期:2020-11-25 14:2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基载人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节能车。



背景技术:

节能车是载人工具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节能车一般具有动力源,也就是说节能车并非是人力驱动。节能车的动力源一般包括内燃机、电动机等。

现有技术中的节能车类似于汽车或电动汽车,节能车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节能车的结构上,例如,使节能车的自身重量更轻,以降低动力源的功率,进而降低能源的使用量。

现有技术中的节能车一般采用轻质材料制成车架,例如,采用铝合金等材料制成车架,该方案大大减轻了节能车自身的重量,实现了节能车的节能效果。但是,实用新型人发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节能车具有较轻的自身重量,节能车在转弯过程中受离心力的影响,节能车容易侧翻,尤其是对于车身较高、轮距较小的节能车,用户在驾驶节能车转向时,很容易由于离心力过大而造成节能车侧翻,严重影响了节能车的驾驶体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节能车容易侧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主动轮、设置于车架上原动机和设置于车架上转向组件,所述原动机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方向盘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的转向杆,所述方向盘带动所述转向杆沿所述转向杆的轴线回转;

所述原动机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并且,所述原动机的滑动方向与节能车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杆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原动机往复运动,并且,所述传动机构使所述原动机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转向杆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节能车,包括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主动轮、转向组件及原动机,原动机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主动轮转动,实现节能车的行走功能。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杆,原动机滑动连接于车架上,在转向杆与原动机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且,传动机构使转向杆的旋转方向与原动机的滑动方向相同。该方案中,转向杆旋转实现节能车转向时,传动机构带动原动机滑动,由于原动机具有相对较重的自身重量,原动机的位置变化将导致节能车的重心偏移,该方案利用节能车的重心偏移,防止节能车在转向过程中侧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止节能车侧翻,大大优化了节能车的驾驶体验、提高了节能车的安全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并沿水平方向往复摆动的拨杆,在所述转向杆与所述拨杆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拨杆往复摆动的第一传动件,在所述拨杆与所述原动机之间设置有将拨杆的摆动转换为原动机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传动件,并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到拨杆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到拨杆旋转中心的距离。

第一传动件到拨杆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传动件到拨杆旋转中心的距离,该方案利用杠杆原理,以使转向杆带动原动机移动时具有较小的阻力,优化了转向组件的操作性能,进而优化节能车的驾驶体验。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向杆上的第一销体和设置于所述拨杆上与第一销体配合的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为长条形,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原动机上的第二销体和设置于所述拨杆上与所述第二销体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为长条形。

转向杆的运动为旋转运动、拨杆的运动同样为旋转运动,而原动机的运动为直线运动,因此,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均应为长条形,以避免第一销体与第一销孔、第二销体与第二销孔干涉,提高了节能车的稳定性。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转轴焊接于所述车架上,并且,在所述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滚动轴承、拨杆脱离所述转轴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通过可拆连接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转轴及滚动轴承的设置使得拨杆转动灵活,提高了节能车的稳定性能,并优化了转向组件的操作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原动机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导轨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滑块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原动机上,并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为线接接触,或者,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为点接触。

导轨具有导向能力,提高了原动机的位移精度。

滑块与导轨线接触或点接触减小了原动机的位移阻力,进而优化了转向组件的操作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原动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所述主动链轮上设置有滑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滑孔配合,并且,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主动链轮在所述滑孔内往复运动,在所述滑孔与所述输出轴之间涂设有润滑脂。

该方案使得原动机在位移时仍可以正常驱动主动链轮旋转,不需要设置其它动力传输机构,简化了节能车的结构,降低了节能车的制造成本。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主动链轮包括装配轴,所述装配轴的轴线与所述主动链轮的轴线同轴,并且,所述滑孔贯穿所述装配轴,并且,所述滑孔的内接圆圆心位于所述装配轴的轴线上,所述装配轴与所述主动链轮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装配轴配合的装配孔,所述装配轴与所述装配孔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并且,所述装配轴与所述滚动轴承过盈配合,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装配孔过盈配合。

主动链轮与车架装配方案合理,主动链轮稳定性能好,且易于装配,提高了节能车的装配效率。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原动机为电动机,该节能车还包括向所述原动机供电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所述原动机上,该节能车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的形状为流线形,在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上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并向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在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软管,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软管内。

太阳能电池片的设置主要用于对蓄电池充电,进一步优化了节能车的节能性能,降低了节能车的使用成本。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链传动机构还包括从动链轮,在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设置有传动链,所述主动轮通过轮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从动链轮固定于所述轮轴上,并且,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轮轴同步转动,在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涨紧所述传动链的中间链轮,所述中间链轮通过滑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中间链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架上,所述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在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架使所述中间链轮涨紧所述传动链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触所述车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触所述滑架。

中间链轮的设置主要用于涨紧传动链,以避免传动链与主动链轮或/和从动链轮脱离,提高了节能车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一种可能的方案,所述方向盘包括盘体和设置于所述盘体上利于单手旋转所述盘体的手持器,所述手持器转动连接于所述盘体上,在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手持器的凹槽,所述手持器完全位于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柱体,在所述手持器转动连接于所述柱体上,在所述柱体与所述手持器之间设置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手持器与所述柱体之间的滚动轴承滑动连接于所述柱体上,并且,所述手持器与所述滚动轴承过盈配合,在所述手持器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柱体的容纳空间,在所述柱体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上还设置有防止设置于柱体与手持器之间的滚动轴承脱离所述柱体的限位块,在所述手持器与所述凹槽之间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手持器离开所述凹槽的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柱体上,在所述手持器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以将所述手持器锁紧于所述凹槽内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凸舌。

手持器的设置有利于方向盘的操作。

手持器可以隐藏于凹槽内,方向盘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习惯使手持器展开或隐藏,优化了节能车的性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原动机滑动连接于车架上,原动机相对于车架的位置可以变化,由于原动机具有较重的自身重量,原动机的位置变化将使节能车的重心发生位移,从而使得节能车不易侧翻,优化了节能车的性能。

2、传动机构的设置使得转向杆的旋转方向与原动机的滑动方向相同,该方案使得原动机的位移方向根据节能车转向方向变化而变化,该方案优化了节能车的性能,节能车转向时不容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侧翻,提高了节能车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是本公开中一种或几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并非是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种节能车的一种可能的方案的示意图。

图2为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拨杆的示意图。

图4为原动机与主动链轮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5为中间链轮与传动链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6为手持器与盘体连接处的示意图。

1、车架,2、主动轮,3、原动机,4、转向组件,5、方向盘,6、转向杆,7、拨杆,8、第一传动件,9、第二传动件,10、第一销孔,11、第二销孔,12、转轴,13、导轨,14、滑块,15、主动链轮,16、输出轴,17、滑孔,18、装配轴,19、蓄电池,20、从动链轮,21、传动链,22、中间链轮,23、滑架,24、弹性件,25、盘体,26、手持器,27、凹槽,28、柱体,29、弹簧,30、凸舌,10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是一种或几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并非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实施方案。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节能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主动轮2、设置于车架1上原动机3和设置于车架1上转向组件4,所述原动机3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轮2转动,所述转向组件4包括方向盘5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的转向杆6,所述方向盘5带动所述转向杆6沿所述转向杆6的轴线回转;

如图1、图2,所述原动机3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并且,所述原动机3的滑动方向与节能车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杆6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原动机3往复运动,并且,所述传动机构使所述原动机3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转向杆6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方案中的车架1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铝合金等,为进一步减轻车架1的重量,铝合金结构还可以为空心结构。主动轮2、原动机3以及转向组件4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可以方便地在市场上购买,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本方案主要是利用原动机3的位移使节能车的重心发生变化,以此避免节能车在转弯过程中发生侧翻。

示例性的:

节能车向右转弯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位于节能车左侧的轮子将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该作用力来源于节能车右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由于节能车的车架1重量较轻,节能车在右转时容易向左侧翻。

原动机3是节能车上重量较重的部件,节能车在右转时,原动机3在转向杆6的带动下向右位移一定距离,此时,节能车的重心位置将发生变化,即节能车的重心会向右侧偏移一定距离,该方案使得节能车在右转过程中不易向左侧翻。即,原动机3起到一定的配重功能。

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不大幅增加节能车重量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防止节能车侧翻,大大优化了节能车的稳定性能,进而优化了节能车的驾驶体验。

原动机3的运动方向与转向杆6的方向相同是指转向杆6的运动方向与原动机3的运动方向大致相同,示例性的,转向杆6控制节能车向右转向时,传动机构驱动原动机3向节能车的右侧移动。

如图1、图2、图3,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并沿水平方向往复摆动的拨杆7,在所述转向杆6与所述拨杆7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拨杆7往复摆动的第一传动件8,在所述拨杆7与所述原动机3之间设置有将拨杆7的摆动转换为原动机3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二传动件9,并且,所述第一传动件8到拨杆7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传动件9到拨杆7旋转中心的距离。

所述第一传动件8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向杆6上的第一销体和设置于所述拨杆7上与第一销体配合的第一销孔10,所述第一销孔10为长条形,所述第二传动件9包括设置于所述原动机3上的第二销体和设置于所述拨杆7上与所述第二销体配合的第二销孔11,所述第二销孔11为长条形。

第一销体可以通过连接杆100固定于转向杆6上,使第一销体设置位置灵活,连接杆100可以焊接于转向杆6上,第一销体可以焊接于连接杆100上,第二销体可以焊接于原动机3上。由于第一销体、第二销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承受轴向力,仅承受径向力,因此,第一销体与第一销孔10仅实现配合即可,第二销体与第二销孔11仅实现配合即可。

所述拨杆7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转轴12焊接于所述车架1上,并且,在所述拨杆7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12配合的轴孔,所述转轴12与所述轴孔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转轴12远离所述车架1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滚动轴承、拨杆7脱离所述转轴12的限位器,所述限位器通过可拆连接固定于所述转轴12上。

限位器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转轴12上。

具体地说,转轴12可以设置于车架1上靠近转向杆6的位置,第二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件与转轴12之间,即第一连接件与拨杆7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件与拨杆7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该方案使得转向杆6旋转时可以带动原动机3沿相同的方向位移,以实现节能车的重心位置发生偏移。

如图2,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导轨13,在所述原动机3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3配合的滑块14,所述导轨13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滑块14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原动机3上,并且,所述滑块14与所述导轨13为线接接触,或者,所述滑块14与所述导轨13为点接触。

具体地说,导轨13应具有支撑原动机3的功能,以提高原动机3的位移精度并提高原动机3的稳定性能。导轨13应至少有两根,并分别位于原动机3的两侧,以防止原动机3整个旋转,提高了节能车的稳定性能。

在滑块14上可以设置与导轨13接触的弧面或球面,以实现滑块14与导轨13线接触或点接触,进而减小滑块14与导轨13的接触面积,减小滑块14与导轨13的摩擦力,优化转向组件4的操作性能。在导轨13与滑块14之间应涂设有润滑脂。

另外,还可以在车架1上设置罩体,以使原动机3、导轨13、滑块14均位于罩体内,防止灰尘进入导轨13与滑块14之间,延长导轨13与滑块14的使用寿命。

相应的,在车架1上还可以设置滑杆,在原机动上设置与滑杆配合的孔体,以进一步提高原动机3的位移精度。滑杆可以通过螺栓、抱箍固定于车架1上。

如图4、图5,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15,所述主动链轮15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原动机3包括输出轴16,所述输出轴16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所述主动链轮15上设置有滑孔17,所述输出轴16与所述滑孔17配合,并且,所述输出轴16相对于所述主动链轮15在所述滑孔17内往复运动,在所述滑孔17与所述输出轴16之间涂设有润滑脂。

所述主动链轮15包括装配轴18,所述装配轴18的轴线与所述主动链轮15的轴线同轴,并且,所述滑孔17贯穿所述装配轴18,并且,所述滑孔17的内接圆圆心位于所述装配轴18的轴线上,所述装配轴18与所述主动链轮15为一体式结构,在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装配轴18配合的装配孔,所述装配轴18与所述装配孔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并且,所述装配轴18与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装配孔过盈配合,以实现主动链轮15的定位。

当然,主动链轮15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案定位于车架1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原动机3为电动机,该节能车还包括向所述原动机3供电的蓄电池19,所述蓄电池19固定于所述原动机3上,该节能车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的形状为流线形,前壳为流线型主要用于减小节能车前进时的空气阻力,以节约能源,在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上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19电连接并向所述蓄电池19充电,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蓄电池19通过导线电连接,在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软管,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软管内。

太阳能电池片可以粘接于前壳、后壳上,太阳能电池片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前壳、后壳上。太阳能电池片应包括保护玻璃片,以防止太阳能电池片被损坏。

软管可以为塑料管,软管主要起到定位导线的功能,以避免导线被意外损坏。软管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车架1上。在车架1上还可以设置充电接口,以利用市电对蓄电池19充电,在利用市电对蓄电池19充电时,市电应通过电源适配器转换后再向蓄电池19充电。

如图4、图5,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链传动机构还包括从动链轮20,在所述主动链轮15与所述从动链轮20之间设置有传动链21,所述主动轮2通过轮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从动链轮20固定于所述轮轴上,并且,所述从动链轮20与所述轮轴同步转动。从动链轮20及传动链21的设置方式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叙述。

在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有涨紧所述传动链21的中间链轮22,所述中间链轮22通过滑架23设置于所述车架1上,所述中间链轮22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架23上,所述滑架23滑动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在所述车架1上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滑架23使所述中间链轮22涨紧所述传动链21的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的一端抵触所述车架1,所述弹性件24的另一端抵触所述滑架23。弹性件24可以为弹簧29。

如图6,一种可能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方向盘5包括盘体25和设置于所述盘体25上利于单手旋转所述盘体25的手持器26。

所述手持器26转动连接于所述盘体25上,在所述盘体25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手持器26的凹槽27,所述手持器26完全位于所述凹槽27内,在所述凹槽27内设置有柱体28,在所述手持器26转动连接于所述柱体28上,在所述柱体28与所述手持器26之间设置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手持器26与所述柱体28之间的滚动轴承滑动连接于所述柱体28上,并且,所述手持器26与所述滚动轴承过盈配合,在所述手持器26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柱体28的容纳空间。

在所述柱体28远离所述凹槽27的一端上还设置有防止设置于柱体28与手持器26之间的滚动轴承脱离所述柱体28的限位块。

在所述手持器26与所述凹槽27之间还设置有推动所述手持器26离开所述凹槽27的弹簧29,所述弹簧29套设于所述柱体28上,在所述手持器26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凹槽27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以将所述手持器26锁紧于所述凹槽27内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凸舌30。

外力通过手持器26克服凸舌30的弹性作用力,使凸舌30与卡槽脱离,实现将手持器26由凹槽27中取出。

本方案中的手持器26可以隐藏或伸出,以使方向盘5可以适应不同的驾驶习惯,具体地说,由于节能车的空间较小,因此,手臂较长的人在驾驶时,采用单手操作方向盘5的方法将更有利于方向盘5的操作,而对于手臂较短的人,其单手操作方向盘5可能并不舒适,因此,手臂较短的人在驾驶节能车时可将手持器26隐藏在凹槽27内,以利于方向盘5的操作。

本说明书中的包括是指,除具有上述公开技术特征外,节能车还可以具有其它特征,例如刹车系统等等。

以上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几种优选实施例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或其它附图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