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2929发布日期:2020-09-08 13:4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杆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如今,汽车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汽车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汽车的安全性能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气囊、abs等配置上面,还体现在车身的结构上。汽车的防撞杆作为汽车安全部件,是汽车设计的重点部件。目前汽车的前防撞杆结构多采用防撞杆加碰撞吸能盒的方式,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吸能效果虽好,但是当汽车前方发生撞击时,并不能较好的缓冲汽车受到的冲击力,使得汽车部件由于受到冲击力而损坏,严重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发明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包括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包括第一防撞杆,所述第一防撞杆的两端均设有弹性组件,两个所述弹性组件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防撞杆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弹性组件远离所述第一防撞杆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吸能盒,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远离所述第一防撞杆的一侧均设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的一侧设有第二吸能盒,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与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之间设有第二防撞杆,所述第二防撞杆的端部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防撞杆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内均设有多个缓冲组件。

两个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均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安装座内,且所述安装座外设有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边缘处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块,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块均延伸至两个所述固定座内。

优选的,多个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腔顶端设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贯穿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壳体,且所述内筒体的底端设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底端设有第二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筒体的内腔底端和所述卡座的底端边缘处均对称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内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橡胶板,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一侧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远离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一侧与所述内筒体相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内均设有缓冲泡沫层,所述缓冲泡沫层的一侧设有第二橡胶板,且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且两个所述安装座通过多个螺纹孔与所述第一防撞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当本实用新型受到撞击时,首先第一防撞杆1本身对撞击时产生的部分冲击力进行缓冲,此时冲击力传递到弹性组件的橡胶层、弹性套筒和第一缓冲弹簧,橡胶层、弹性套筒和第一缓冲弹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之后通过安装座再次缓冲吸收冲击力,此时剩余冲击力传递速度有所减慢,这是初次缓冲,缓冲减速效果较好;

2、当初次缓冲过后,冲击力继续传递至第一吸能盒,第一吸能盒内的第一橡胶板和弹性板首先吸收部分冲击力,冲击力通过第一橡胶板和弹性板继续传递至缓冲组件,通过缓冲组件的第二缓冲弹簧可以再次缓冲剩余的冲击力,此时剩余的冲击力传递速度已经大幅减小,此时为第二层缓冲,最后由第二吸能盒的缓冲泡沫层和第二橡胶板进行第三层缓冲,三次缓冲过后,有效的减少了撞击时对汽车的损伤,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组件都是通过螺栓连接的,便于拆卸和更换,且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吸能盒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组件结构内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吸能盒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防撞杆;2、第二防撞杆;3、第一吸能盒;31、安装板;33、缓冲组件;331、内筒体;332、外筒体;333、第二缓冲弹簧;334、卡座;335、第二限位块;34、第一橡胶板;35、弹性板;4、支撑杆;5、第二吸能盒;51、缓冲泡沫层;52、第二橡胶板;6、弹性组件;61、弹性套筒;62、安装座;621、螺纹孔;622、橡胶层;6a;第一缓冲弹簧;6b、固定座;6b-1、第一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一种带有缓冲减速弹性件的前防撞杆结构,包括第一防撞杆1,所述第一防撞杆1的两端均设有弹性组件6,两个所述弹性组件6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座62,两个所述安装座62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防撞杆1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弹性组件6远离所述第一防撞杆1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吸能盒3,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3远离所述第一防撞杆1的一侧均设有安装板31,两个所述安装板31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杆4,两个所述支撑杆4远离所述第一吸能盒3的一侧设有第二吸能盒5,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5与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3之间设有第二防撞杆2,所述第二防撞杆2的端部与两个所述支撑杆4相连接,弹性组件6、第一吸能盒3和第二吸能盒5在第一防撞杆1受到撞击时,可以缓冲部分冲击力,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3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防撞杆1相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3内均设有多个缓冲组件33,第一吸能盒3内设置的缓冲组件33在第一防撞杆1受到撞击时,通过多个缓冲组件33可以缓冲吸收撞击产生的部分冲击力。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两个所述安装座62的底端均设有橡胶层622,所述橡胶层622的底端设有固定座6b,所述固定座6b的底端设有第一缓冲弹簧6a,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a远离所述固定座6b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安装座62内,且所述安装座62外设有弹性套筒61,所述弹性套筒61与所述安装座62相连接,所述固定座6b的底端边缘处均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块6b-1,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块6b-1均延伸至所述固定座6b内,固定座6b将安装座62和第一缓冲弹簧6a固定在安装座62,防止安装座62和第一缓冲弹簧6a脱落。

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缓冲组件33包括外筒体332,所述外筒体332的内腔顶端设有内筒体331,所述内筒体331贯穿所述外筒体332的顶端壳体,且所述内筒体331的底端设有卡座334,所述卡座334的底端设有第二缓冲弹簧333,所述外筒体332的内腔底端和所述卡座334的底端边缘处均对称设有多个第二限位块335,通过外筒体332和内筒体331将缓冲组件33固定,第二缓冲弹簧333在受到冲击力时压缩,能够缓冲部分冲击力,同时第二限位块335可以限制并且固定第二缓冲弹簧333的位置,可以有效的缓冲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

结合图2和图5所示,两个所述第一吸能盒3内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橡胶板34,所述第一橡胶板34的一侧设有弹性板35,所述弹性板35远离所述第一橡胶板34的一侧与所述内筒体331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5内均设有缓冲泡沫层51,所述缓冲泡沫层51的一侧设有第二橡胶板52,且两个所述第二吸能盒5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杆4相连接,第一橡胶板34、弹性板35、缓冲泡沫层51、和第二橡胶板52在受到冲击力时,同样能缓冲部分压力,第二吸能盒5通过螺栓与支撑杆4连接,方便拆卸更换。

如图3所示,两个所述安装座62的顶端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621,且两个所述安装座62通过多个螺纹孔621与所述第一防撞杆1相连接,安装座62通过螺栓与第一防撞杆1连接,方便拆卸和更换第一防撞杆1或安装座62。

本实用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受到撞击时,第一防撞杆1本身对撞击时产生的部分冲击力进行初次缓冲,此时冲击力传递到弹性组件6的橡胶层622、弹性套筒61和第一缓冲弹簧6a,橡胶层622、弹性套筒61和第一缓冲弹簧6a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之后通过安装座62再次缓冲吸收冲击力,此时剩余冲击力传递速度有所减慢,剩余冲击力继续传递至第一吸能盒3,第一吸能盒3内的第一橡胶板34和弹性板35首先吸收部分冲击力,冲击力通过第一橡胶板34和弹性板35继续传递至缓冲组件33,通过缓冲组件33的第二缓冲弹簧333可以再次缓冲剩余的冲击力,此时剩余的冲击力传递速度已经大幅减小,剩余的冲击力继续向前传递,由第二吸能盒5的缓冲泡沫层51和第二橡胶板52进行最后一次缓冲,经过对冲击力的多次缓冲减速,使得汽车在受到撞击时,能缓冲绝大部分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卸和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