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收纳盒及车载竹炭净化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640发布日期:2020-06-20 14:1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车载收纳盒及车载竹炭净化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车载收纳盒及车载竹炭净化盒。



背景技术:

汽车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异味留在车厢内,因此需要放置香包或竹炭、活性炭等物品除去异味或者甲醛等物质,这类物品若采用悬挂的方式,在汽车行驶中容易发生摇晃,导致掉落损坏。

也有一些是采用收纳盒来放置香包、竹炭、活性炭或其它清新剂等物质,收纳盒在车内的放置定位不太方便,由于车载场合的特殊性,收纳盒通常只能放置在车内自身的储物空间内(例如驾驶位旁边的储物格或者车门旁的储物格),本来储物格空间较小,收纳盒占用了空间,带来了使用不便;还有,使用后,通常是将收纳盒一起丢掉,造成资源浪费,也产生更多垃圾,不利于环保。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车载收纳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收纳盒及车载竹炭净化盒,通过结构改良设计,使得其于车内的放置定位方便,同时,采用磁吸方式实现壳盖于壳主体上的开合,操作方便、简单、轻松,便于取放物品;净化车内空气后,可以对壳体进行了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更加环保。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收纳盒,包括有壳体和连接于壳体上的绑带;所述壳体包括有壳主体和可开合式组装于壳主体上的壳盖;

所述壳主体和壳盖之间围构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壳盖上相应设置有第二磁吸件,所述壳盖是通过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相吸附以可开合式组装于壳主体上;以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贯通容置腔及外界的透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主体具有半圆筒状的第一壳体部,所述容置腔位于第一壳体部内,所述第一壳体部的两端及上侧均敞口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呈圆形,所述端板的上半圆形部凸露于第一壳体部的上侧;所述第一壳体部的上端具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侧设置的第一对侧边,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第一对侧边上;

所述壳盖具有半圆筒状的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两端及下侧均敞口设置;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两端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半圆形凸位;所述第二壳体部的下端具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侧设置的第二对侧边,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在第二对侧边上;

所述壳盖盖合于壳主体上后,整个壳体呈圆筒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磁吸件沿第一对侧边间距设置有两个以上;相应地,所述第二磁吸件沿第二对侧边间距设置有两个以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磁吸件是镶嵌成型于第一壳体部内,或者,于第一壳体部内设置第一容置凹槽,再将第一磁吸件组装于第一容置凹槽内;

所述第二磁吸件是镶嵌成型于第二壳体部内,或者,于第二壳体部内设置第二容置凹槽,再将第二磁吸件组装于第二容置凹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对侧边的外侧具有凹向内侧的第一凹形边;所述第二对侧边的外侧具有凹向内侧的第二凹形边;第一凹形边和第二凹形边相互贯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气孔分别设置于壳主体、壳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上开设有两个间距布置的穿带孔,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穿入相应端板的两个穿带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具有中间基部、外圈及连接于中间基部与外圈之间的连接肋,所述连接肋绕端板圆心呈辐射状布置,相邻连接肋之间保留间隙,所述间隙贯通容置腔与外界,所述穿带孔设置在中间基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的上半圆形部具有沿周向延伸布置的半圆形凹位;所述端板的半圆形凹位与第二壳体部的半圆形凸位适配。

一种车载竹炭净化盒,包括有前述的车载收纳盒,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竹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一、通过对车载收纳盒的结构改良设计,使得其于车内的放置定位方便,直接挂在车座椅后枕下方的立柱处即可,稳固牢靠,巧妙利用了座椅后侧的空间,不需占用车内其它需求的空间,同时,采用磁吸方式实现壳盖于壳主体上的开合,操作方便、简单、轻松,便于取放物品;该种车载收纳盒内主要应用于净化车内空气(例如甲醛等),在车载收纳盒放置竹炭去除甲醛后,直接打开壳盖,可以把竹炭取出,后续作为车内储物盒使用,便于存放杂物,相当于是对净化产品的壳体进行了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更加环保。

二、在壳主体、壳盖上均设置有透气孔,以及,在端板上也形成有间隙,使得整个车载收纳盒内的竹炭全方位地与外界空气接触,这样,可以保证盒内物质和车内空气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接触,提高净化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载收纳盒,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从零部件生产制作可行性、产品组装定位可靠性、安装应用方便性、净化效果及车载使用易晃动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兼具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壳主体101、第一凹形边

11、第一壳体部12、端板

121、中间基部122、连接肋

123、外圈124、穿带孔

125、半圆形凹位13、第一磁吸件

20、壳盖201、第二凹形边

21、第二壳体部22、第二磁吸件

23、半圆形凸位30、绑带

31、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车载收纳盒,包括有壳体和连接于壳体上的绑带30;所述壳体包括有壳主体10和可开合式组装于壳主体10上的壳盖20;所述壳主体10和壳盖20之间围构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主体10的两端具有端板12,所述壳主体10具有上端开口,所述壳盖20是可开合式适配于上端开口处,所述绑带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端板12;通常,所述容置腔可以放置竹炭,以形成车载竹炭净化盒。

具体而言:

所述壳主体10具有半圆筒状的第一壳体部11,所述第一壳体部11的两端及上侧均敞口设置,所述第一壳体部11的上端具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侧设置的第一对侧边,所述第一对侧边的外侧具有凹向内侧的第一凹形边101,在第一对侧边(至少其一第一对侧边,或两个第一对侧边均设置)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3,所述第一磁吸件13可以是镶嵌成型于第一壳体部11内,或者,于第一壳体部11内设置第一容置凹槽,再将第一磁吸件13组装于第一容置凹槽内;以及,所述第一壳体部1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贯通容置腔及外界,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气孔为密集布满第一壳体部11的小孔。所述端板12分别连接于第一壳体部11的两端,此处,所述端板12呈圆形,所述端板12的上半圆形部凸露于第一壳体部11的上侧;在壳主体10内部由第一壳体部11与两端的端板12围构而成有凹腔,凹腔具有前述的上端开口。所述端板12上开设有两个间距布置的穿带孔124,所述绑带30的两端分别穿入相应端板12的两个穿带孔124;本实施例中,所述端板12具有中间基部121、外圈123及连接于中间基部121与外圈123之间的连接肋122,所述连接肋122绕端板12圆心呈辐射状布置,相邻连接肋122之间保留间隙,所述穿带孔124设置在中间基部121上。所述端板12的上半圆形部具有沿周向延伸布置的半圆形凹位125。

所述壳盖20具有半圆筒状的第二壳体部21,所述第二壳体部21的两端及下侧均敞口设置;所述第二壳体部21的两端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半圆形凸位23以供端板的半圆形凹位125适配;所述第二壳体部21的下端具有两个相互平行且对侧设置的第二对侧边,所述第二对侧边的外侧具有凹向内侧的第二凹形边201,所述第二凹形边与第一凹形边相互拼合形成一个适合人体手部作用的凹位;在第二对侧边(至少其一第二对侧边,或两个第二对侧边均设置)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22,所述第二磁吸件22可以是镶嵌成型于第二壳体部21内,或者,于第二壳体部21内设置第二容置凹槽,再将第二磁吸件22组装于第二容置凹槽内;以及,所述第二壳体部2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贯通容置腔及外界,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气孔为密集布满第二壳体部21的小孔。

所述绑带30具有调节扣31,以用于调节绑带30的长短,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所述绑带30优选采用弹性材质,当然,选用非弹性材质亦可。

使用时,打开壳盖20,在容置腔可以放置竹炭或者其它用于净化车内空气的物品例如:香包、可挥发性香体等,将壳盖20盖上;利用绑带30直接套在座椅后枕下方的立柱上即可,其固定稳固,不易晃动。整个壳体的圆筒部位设置有孔位,形成全方面的透气,使得内部的竹炭等能够更好地释放出来,更加有效接触外部空气,更加快速地净化车内甲醛。当车内甲醛除完后,直接打开壳盖20,可以把竹炭取出,后续作为车内储物盒使用,便于存放杂物,相当于是对净化产品的壳体进行了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磁吸件13、第二磁吸件22,两者可以设计为相互磁吸的磁铁,也可将其一设计为磁铁而另一设计为可磁吸金属。优选地,在两个第一对侧边、第二对侧边均设置相应磁吸件,这样,壳盖20与壳主体10通过两对侧边来形成磁吸定位,同时,壳盖20两端的半圆形处适配于壳主体10的上半圆形部的半圆形凹位125,壳盖20盖合于壳主体10上,其定位稳固,外部规整,呈现表面齐平一致的整体圆筒状,在车内使用时,避免乘车人员接触时可能造成的磕碰,其次,第一壳体部11下端的外侧和第二壳体部21下端的外侧具有凹向内侧的凹形边,相互贯通,形成适合人体手部拿取壳盖的凹位,方便乘车人员打开和合上壳盖20,其设计更显人性化。

以及,所述壳盖20与壳主体10优选设计为塑胶材质,通过注塑方式,可以分别获得壳盖20与壳主体10,为了提高定位效果,可以在壳盖20的两个第二对侧边处向下延伸有卡扣,相应地,在壳主体10的两个第一对侧边处的下方内侧设置有卡槽,当壳盖20盖合于壳主体10上,其卡扣适配于相应的卡槽内,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避免壳盖20于壳主体10上出现左右晃动移位。

因此,本实施例之车载收纳盒及车载竹炭净化盒,其设计结构合理,从安装应用方便性、净化效果及车载使用易晃动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兼具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车载收纳盒的结构改良设计,使得其于车内的放置定位方便,直接挂在车座椅后枕下方的立柱处即可,稳固牢靠,巧妙利用了座椅后侧的空间,不需占用车内其它需求的空间,同时,采用磁吸方式实现壳盖20于壳主体10上的开合,操作方便、简单、轻松,便于取放物品;该种车载收纳盒内主要应用于净化车内空气例如甲醛等,在车载收纳盒放置竹炭去除甲醛后,直接打开壳盖20,可以把竹炭取出,后续作为车内储物盒使用,便于存放杂物,相当于是对净化产品的壳体进行了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更加环保。

其次是,在壳主体10、壳盖20上均设置有透气孔,以及,在端板12上也形成有间隙,使得整个车载收纳盒内的竹炭全方位地与外界空气接触,这样,可以保证盒内物质和车内空气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接触,提高净化效果。

以及,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载收纳盒,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从零部件生产制作可行性、产品组装定位可靠性、安装应用方便性、净化效果及车载使用易晃动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兼具使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