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6904发布日期:2020-06-12 15:2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减震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减震车轮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大量的汽车逐渐进入家庭。汽车轮毂作为一种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的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汽车轮毂的主要作用在支撑汽车以及轮胎本身重量的作用,另外在也在汽车的制动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的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轮胎在充气之后,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起到部分减震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于一些需要在山地或路面不平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来说,减震的性能是越强越好的,因此需要不断地提高其减震性能,使人在乘坐汽车时更舒适。

如果车轮本身具有减震性能,那么汽车的整体减震性能将会有很大提高。

无论是合金轮毂还是钢轮毂,轮毂的减震性能都较差,无法吸收掉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颠簸产生的能量,很多汽车在长距离、长时间的行驶过程中,由于轮毂不断受到颠簸时产生的冲击,再加上轮毂本身的强度较差,轮毂会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轮毂变形,缩短了轮毂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减震性能的新型车轮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减震车轮毂,包括用于连接车轴的轮毂本体、用于装配轮胎的轮辋以及将轮毂本体与轮辋连接于一体的轮辐,其中,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轴承座以及呈环状结构的缓冲座,所述轮辋连接于所述缓冲座上,所述缓冲座内部有沿周向方向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活塞腔以及将相邻活塞腔相连通的导流油路,所述缓冲座内壁上开设有分别连通各所述活塞腔的多个导向孔,所述轮毂本体还包括若干个一端固定于所述轴承座上且另一端分别活动嵌设于各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固定于导向杆端部且位于所述活塞腔内的活塞以及套设于导向杆上且一端抵紧于活塞另一端抵紧于所述活塞腔内壁的弹簧,所述缓冲座上还开设有通向其中一所述导流油路的注油孔以及用于启闭注油孔的阀门,所述缓冲座内还设置有通过所述注油孔进入到各所述活塞腔内用以推动所述活塞向所述导向孔的端口移动的液压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轮胎安装于轮辋上,轮毂本体安装于车上,在车行驶的过程中,车体一直对缓冲座有个向下的压力,其中,位于缓冲座下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会向各自上的导向孔内滑,并且推动活塞对活塞腔内的液压油进行挤压,使得液压油会流入到位于缓冲座上半部分上的活塞腔内,进而推动位于缓冲座上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外移,从而使得整个轴承座与车体下移;当向下压力增大或减小时,位于缓冲座下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继续向各自的导向孔内滑或者外滑,从而使得整个轴承座与车体继续下移或者弹起、上移,进而起到了减震的效果,而且该减震效果强;其中,弹簧是起到反向推力的作用,在位于缓冲座下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渐渐转动到上半部分时,液压油在推动活塞以及导向杆下移时,弹簧有个反向弹力用以抵消活塞所受到的部分外力,进而避免在崎岖的道路,缓冲座以及车体颠簸严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部构成,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与所述缓冲座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长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缓冲座上,所述第三连接部一端设置于所述缓冲座上且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缓冲座上且其两端分别通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辐上的支撑部由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构成,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是用于与缓冲座相连的,通过增加轮毂本体与轮辋之间的接触点(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轮辋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各自上的两侧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且该斜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端面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各自上的两侧面设置为斜面,以减小风作用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上的受力面积,进而减小了整个车轮毂所受到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上远离所述轮辋外侧端面的一端均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开设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连接部上远离所述轮辋外侧端面上开设凹槽,以减轻整个轮毂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部有五个且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部设置为五个且周向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整个轮辐形成一个“叶轮”结构,该“叶轮结构”能够降低所受风的阻力,以加快气体流动,进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毂本体、轮辋以及轮辐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锈漆以提高整个轮毂的耐酸、碱性以及抗氧化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毂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轮毂本体;11、轴承座;12、缓冲座;121、活塞腔;122、导流油路;123、注油孔;13、导向杆;14、活塞;15、弹簧;2、轮辋;3、轮辐;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第三连接部;34、第四连接部;3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新型减震车轮毂,如图1、图3所示,包括用于连接车轴的轮毂本体1、用于装配轮胎的轮辋2以及将轮毂本体1与轮辋2连接于一体的轮辐3,其中,轮毂本体1包括轴承座11以及呈环状结构的缓冲座12,轮辋2连接于缓冲座12上,缓冲座12内部有沿周向方向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活塞腔121以及将相邻活塞腔121相连通的导流油路122,缓冲座12内壁上开设有分别连通各活塞腔121的多个导向孔,轮毂本体1还包括若干个一端固定于轴承座11上且另一端分别活动嵌设于各导向孔内的导向杆13、固定于导向杆13端部且位于活塞腔121内的活塞14以及套设于导向杆13上且一端抵紧于活塞14另一端抵紧于活塞腔121内壁的弹簧15,缓冲座12上还开设有通向其中一导流油路122的注油孔123以及用于启闭注油孔123的阀门,缓冲座12内还设置有通过注油孔123进入到各活塞腔121内用以推动活塞14向导向孔的端口移动的液压油。

轮胎安装于轮辋2上,轮毂本体1安装于车上,在车行驶的过程中,车体一直对缓冲座12有个向下的压力,其中,位于缓冲座12下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13会向各自上的导向孔内滑,并且推动活塞14对活塞腔121内的液压油进行挤压,使得液压油会流入到位于缓冲座12上半部分上的活塞腔121内,进而推动位于缓冲座12上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13外移,从而使得整个轴承座11与车体下移;当向下压力增大或减小时,位于缓冲座12下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13继续向各自的导向孔内滑或者外滑,从而使得整个轴承座11与车体继续下移或者弹起、上移,进而起到了减震的效果,而且该减震效果强;其中,弹簧15是起到反向推力的作用,在位于缓冲座12下半部分上的多个导向杆13渐渐转动到上半部分时,液压油在推动活塞14以及导向杆13下移时,弹簧15有个反向弹力用以抵消活塞14所受到的部分外力,进而避免在崎岖的道路,缓冲座12以及车体颠簸严重。

轮辐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部构成,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以及第四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34均与缓冲座12相连,且第一连接部31与第四连接部34相互平行,第一连接部31长于第四连接部34且其另一端设置于缓冲座12上,第三连接部33一端设置于缓冲座12上且另一端与第四连接部34的端部相连,第二连接部32设置于缓冲座12上且其两端分别通向第一连接部31和第三连接部33。通过增加轮毂本体1与轮辋2之间的接触点(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轮辋2的韧性;将第一连接部31于第二连接部32平行设置,从而使二者所受外力方向一致,进而降低所受到的阻力。

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以及第四连接部34各自上的两侧面为倾斜设置的斜面,且该斜面与轮辋2的外侧端面相对。在车移动过程中,通过该斜面以减小风作用在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以及第四连接部34上的受力面积,进而减小了整个车轮毂所受到的阻力。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3以及第四连接部34上远离轮辋2外侧端面的一端均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开设的凹槽35。通过开设凹槽35,以减轻整个轮毂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步一设置为,将支撑部设置为五个且周向均匀分布,从而使得整个轮辐3形成一个“叶轮”结构,该“叶轮结构”能够降低所受风的阻力,以加快气体流动,进而起到散热的作用,由于支撑部的结构线条太过紧密,为避免附图中无法清楚的显示支撑部的结构,因此在图1和图2中只画出了三个支撑部,对此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轮毂本体1、轮辋2以及轮辐3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漆,通过设置防锈漆以提高整个轮毂的耐酸、碱性以及抗氧化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