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3106发布日期:2020-10-30 21:0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桩一般都是固定设置在户外,防晒效果差以及不能移动,而由于场地等原因,导致车辆可能不能够停在充电范围内,充电线不能够到达车辆上,还需要再次移动车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浪费时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桩一般都是固定设置在户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两个所述连接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与连接框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存放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均与存放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壁的表面和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均位于容纳槽的外部,所述压板底部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压板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卡柱,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卡柱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存放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散热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和散热箱且延伸至散热箱的内部,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散热箱的底部与存放箱的顶部均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存放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存放箱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门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地面不平情况,则万向轮会向上挤压,从而使滑板向上挤压,从而挤压弹簧,从而使弹簧拥有一个弹力,从而减缓万向轮与连接框接触,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将电源设备放入装置中,电源设备下降至接触压板,压板的一侧向下降,直至与容纳槽齐平卡死,从而将电源设备支撑住,从而支撑下一个放入的电源设备,放好电源设备后,启动电动机,从而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扇叶转动,从而通过透气孔对电源产生的热气进行吸收,再通过散热孔换外界的空气进入该装置,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存放箱,3、连接框,4、滑板,5、弹簧,6、万向轮,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容纳槽,10、固定轴,11、压板,12、挡板,13、转轴,14、卡柱,15、连杆,16、卡杆,17、散热箱,18、电机箱,19、电动机,20、连接轴,21、扇叶,22、支撑柱,23、顶板,24、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存放箱2,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两个所述连接框3内壁的两侧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板4,所述滑板4的顶部与连接框3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两个所述滑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所述存放箱2内壁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的顶部均与存放箱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移动该装置至所需使用的地方,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地面不平情况,则万向轮6会向上挤压,从而使滑板4向上挤压,从而挤压弹簧5,从而使弹簧5拥有一个弹力,从而减缓万向轮6与连接框3接触,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

所述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的内部均设置有容纳槽9,所述容纳槽9内壁的表面和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的两侧均位于容纳槽9的外部,所述压板11底部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2,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将电源设备放入装置中,电源设备下降至接触压板11,压板11的一侧向下降,直至与容纳槽9齐平卡死,从而将电源设备支撑住。

两个所述挡板12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压板1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卡柱14,所述转轴1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杆16,所述卡杆16与卡柱14相适配,将电源设备支撑住,压板11的另一侧上升,从而带动卡杆16和卡柱14上升,从而使连杆15上升,从而通过转轴13使另一块压板11的倾斜角度减小,从而支撑下一个放入的电源设备。

所述存放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箱17,所述散热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8,所述电机箱18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9,所述电动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所述散热箱17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电机箱18用来保护电动机19,防止其受到损坏,通过散热孔换外界的空气进入该装置,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所述连接轴20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18和散热箱17且延伸至散热箱17的内部,所述连接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21,所述散热箱17的底部与存放箱2的顶部均开设有透气孔,放好电源设备后,启动电动机19,从而带动连接轴20转动,从而带动扇叶21转动,从而通过透气孔对电源产生的热气进行吸收。

所述存放箱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2,两个所述支撑柱2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23,所述存放箱2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门板24,打开门板24,以便于拿取电源设备,同时门板24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显示板等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如下:

移动该装置至所需使用的地方,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地面不平情况,则万向轮6会向上挤压,从而使滑板4向上挤压,从而挤压弹簧5,从而使弹簧5拥有一个弹力,从而减缓万向轮6与连接框3接触,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将电源设备放入装置中,电源设备下降至接触压板11,压板11的一侧向下降,直至与容纳槽9齐平卡死,从而将电源设备支撑住,压板11的另一侧上升,从而带动卡杆16和卡柱14上升,从而使连杆15上升,从而通过转轴13使另一块压板11的倾斜角度减小,从而支撑下一个放入的电源设备,放好电源设备后,启动电动机19,从而带动连接轴20转动,从而带动扇叶21转动,从而通过透气孔对电源产生的热气进行吸收。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新能源充电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移动过程中若遇到地面不平情况,则万向轮6会向上挤压,从而使滑板4向上挤压,从而挤压弹簧5,从而使弹簧5拥有一个弹力,从而减缓万向轮6与连接框3接触,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将电源设备放入装置中,电源设备下降至接触压板11,压板11的一侧向下降,直至与容纳槽9齐平卡死,从而将电源设备支撑住,从而支撑下一个放入的电源设备,放好电源设备后,启动电动机19,从而带动连接轴20转动,从而带动扇叶21转动,从而通过透气孔对电源产生的热气进行吸收,再通过散热孔换外界的空气进入该装置,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