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轨道篷布盖式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4855发布日期:2020-07-21 12:28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轨道篷布盖式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动轨道篷布盖式自卸车。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治理力度愈来愈加大,城市运输类渣土车更是城管对社会车辆治理的重点。城市渣土车在路上行驶,路面货物洒漏问题层出不穷;运输的灰渣货物由于缺乏遮蔽,运行起来货物一是颠出车厢洒落,一是尘土飞扬污染空气。

现有渣土车厢上一般都加装全遮蔽型的篷布盖,这是渣土车进入城市渣土运输市场一个必备的选项。滑动轨道篷布盖由于重量轻,整体性强,密封性能好,已经成为城市渣土车市场的主流配置。

但是发明人认为,现有运输渣土的自卸车虽然配备了篷布盖,但是现有的滑动轨道篷布盖一般采用链轮链条驱动,需要在车厢的前厢板处安装主动链轮,在后厢板处安装从动链轮,在从动轮和主动链轮之间安装链条,链条与距离车头最远的一个篷布支撑杆连接,带动篷布支撑杆及篷布的伸展和折叠。

但是采用链轮链条的驱动方式需要设置链轮轴及链轮,链轮的安装需要在车辆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处开缺口,增加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降低车厢立柱处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滑动轨道篷布盖式自卸车,能够解决现有滑动轨道篷布盖采用链轮链条结构来驱动篷布开闭时,造成的车厢板立柱被破坏,生产及安装方式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滑动轨道篷布盖式自卸车,包括上端开口的车厢,所述车厢的两个侧厢板处分别安装有一个齿条,所述车厢的两个侧厢板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导轨;所述齿条与导轨均水平布置,所述齿条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前进方向平行。

所述车厢的上部横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倒u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能够沿导轨移动。相邻支撑杆之间通过篷布连接,最靠近车辆驾驶室的一个支撑杆通过篷布与车厢的前厢板连接。

距离车辆驾驶室最远的一个支撑杆与行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车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车体分别安装在车厢两侧,所述行走车体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齿轮同轴设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进一步,所述行走车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中设有两组导轮结构,每组导轮结构中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投影重合的导轮,每组导轮结构中的两个导轮之间具有设定间隙以形成导向空间,所述导向空间用于安装所述导轨,所述导轮与导轨配合使用以实现行走车体运动时的导向。

进一步,所述篷布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篷布能够在支撑杆的带动下沿导轨的方向展开或折叠。

进一步,所述车厢中前厢板处设有篷布仓,所述篷布仓固定设置在车厢的上部,所述篷布仓用于容纳折叠后的篷布与支撑杆。

进一步,距离车辆驾驶室最远的一个支撑杆与限位杆连接,所述车厢的后厢板和前厢板处分别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杆中的接近开关能够在接触限位凸起后向电机的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使得电机在行走车体到达极限位置后停止运动。

进一步,每个支撑杆均包括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连接竖直段,所述竖直段远离水平段的一端安装有滑架,所述滑架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每个滑轮组件中的两个滑轮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每个滑轮组件中的两个滑轮之间的间隙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中穿设有所述导轨。

进一步,所述导轨与齿条的长度等于车厢中前厢板与后厢板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电机、齿轮与齿条的配合来完成行走车体沿齿条的行走功能,齿条处于固定状态,齿轮在与齿条啮合的过程中沿齿条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实现了行走车体带动支撑杆与篷布的运动,完成了篷布的伸展与折叠过程;相对于安装链轮链条来说,不需要破坏车厢的立柱,不影响车辆的整体结构强度,只需将齿条固定在车厢两侧即可,简化了生产、安装过程。

(2)采用导轮结构完成行走车体行走时的导向,完成行走车体与导轨之间的位置固定,避免行走车体中的齿轮与车厢处的齿条脱离啮合。

(3)采用限位杆中设置接近开关的方式,能够利用限位杆中的接近开关完成行走车体位置的检测,当行走车体将支撑杆及篷布完全展开后,停止电机的运转。

(4)采用在支撑杆中两个竖直段末端设置滑架,便于实现支撑杆与导轨的滑动连接,通过支撑杆沿导轨的滑动来带动篷布的展开与折叠。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行走车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轮;2、篷布仓;3、限位杆;4、齿条;5、导轨;6、行走车体;7、齿轮;8、导轮;9、车架;10、电机;12、滑架;1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滑动轨道篷布盖式自卸车,包括上端开口的车厢,所述车厢的两个侧厢板处分别安装有一个齿条4,所述车厢的两个侧厢板处分别安装有一个导轨5;所述齿条4与导轨5均水平布置,所述齿条4与导轨5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齿条4的延伸方向与车辆的前进方向平行。

所述车厢的上部横跨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倒u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能够沿导轨5移动。相邻支撑杆之间通过篷布连接,最靠近车辆驾驶室的一个支撑杆通过篷布与车厢的前厢板连接。距离车辆驾驶室最远的一个支撑杆与行走车体6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车体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车体6分别安装在车厢两侧,所述行走车体6中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与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齿轮7同轴设置,所述齿轮7与齿条4啮合。

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中的各部件做详细描述:

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6包括车架9,所述车架9中设有两组导轮8结构,每组导轮8结构中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投影重合的导轮8,每组导轮8结构中的两个导轮8之间具有设定间隙以形成导向空间,所述导向空间用于安装所述导轨5,所述导轮8与导轨5配合使用以实现行走车体6运动时的导向。

具体的,车架9包覆设置在导轨5和齿条4的外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架9为,门字形框架,车架9中通过转轴安装有所述导轮8,导轮8的外圆侧面可以设置环绕导轮8的弧形槽,当导轨5与导轮8接触时导轨5的部分结构嵌套设置于弧形槽中,弧形槽与导轨5的配合可以限制导轨5与导轮8在沿导轮8中心轴线方向的位移。

支撑杆及滑架:每个支撑杆13均包括水平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连接竖直段,所述竖直段远离水平段的一端安装有滑架12,所述滑架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每个滑轮组件中的两个滑轮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重合,每个滑轮组件中的两个滑轮之间的间隙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中穿设有所述导轨5。

篷布:所述篷布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篷布能够在支撑杆的带动下沿导轨5的方向展开或折叠。

具体的,篷布采用防水、耐腐蚀的柔性材料,其具体的材质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选择。

篷布仓:所述车厢中前厢板处设有篷布仓2,所述篷布仓2固定设置在车厢的上部,所述篷布仓2用于容纳折叠后的篷布与支撑杆。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有自卸车的滑动轨道篷布结构中,同样具有篷布仓2的存在,其用于容纳折叠后的篷布和支撑杆。篷布仓2的具体结构设置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距离车辆驾驶室最远的一个支撑杆与限位杆3连接,所述车厢的后厢板和前厢板处分别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杆3中的接近开关能够在接触限位凸起后向电机的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使得电机在行走车体6到达极限位置后停止运动。所述导轨5与齿条4的长度等于车厢中前厢板与后厢板之间的距离。

工作原理:

当需要将折叠状态的篷布展开时:电机旋转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与齿条4啮合发生相对运动,因为齿条4处于固定状态,因此齿轮7会带动行走车体6沿导轨5逐渐向车厢后端移动;行走车体6的运动带动支撑杆沿导轨5向车厢后端移动,当行走车体6运送至极限位置时,篷布完全展开;限位杆3中的接近开关得到信号,接近开关向电机发出指令,控制电机停止旋转。

当需要将展开状态的篷布回收折叠时:电机旋转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与齿条4啮合发生相对运动,因为齿条4处于固定状态,因此齿轮7会带动行走车体6沿导轨5逐渐向车厢前端移动;行走车体6的运动带动支撑杆沿导轨5向车厢前端移动,当行走车体6运送至极限位置时,篷布完全折叠;限位杆3中的接近开关得到信号,接近开关向电机发出指令,控制电机停止旋转。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