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8842发布日期:2020-12-29 14:4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施工监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电力生产和电力试验的过程中,电力作业现场安全监督对于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电力作业场地内没有很好的实时监控设备,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安全监控,这种人工监控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可能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监控无效,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专利号为cn208479840u的实用新型就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固定到平面上,实现该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的随意调整;装置主机,装置主机采用万向连接的方式安装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通信模组,可以实现该实用新型多通道数据传送;镜头组件,镜头组件相对于装置主机独立设置,并通过金属软管安装到装置主机上;该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装置通过镜头组件抓拍施工现场的施工场景,然后进行实时上传,但是该装置是由于固定设置在工程车辆上,其拍摄的过程不全面,容易对施工过程漏拍,从而造成监控无效。

又如专利号为cn109202853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监督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电机、电源、云台和信息采集单元;机器人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电源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部,机器人本体中部设置有支架,机器人本体前部设置有工控机和驱动控制器,云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工控机分别通过驱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云台和信息采集单元电连接。该发明的机器人能自动在电力作业现场巡视,并且还能检测行进方向的障碍物、防止自动运行时的意外碰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装置,但是该电力施工安全监督机器人在巡视过程中遇到台阶等障碍物时无法越过障碍物进行拍摄,因此只能适用于平面行走巡视,而电力施工现场并非全部是平面。同时,电力施工安全监督机器人在拍摄时摄像机的角度固定,因此无法进行360°全方位拍摄,巡视过程中也会存在漏拍现象,从而造成监控无效。因此,针对现有力施工安全监督装置的以上不足,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装置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力施工安全监督装置的以上不足,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包括巡视机器人本体、控制箱体、蓄电池和360°巡视摄影组件;

其中,所述巡视机器人本体包括底盘、后驱动轮组件和前从动轮组件,所述后驱动轮组件包括u型转动架,所述u型转动架的两个下端侧面设置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中转动设置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行走轮,所述u型转动架上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所述横向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传递机构,所述u型转动架的上端与底盘下表面后端相连接;

所述从动轮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行走轮和两个转动臂,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前端设置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上转动设置有凸轴,所述凸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臂的上端与凸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走轮转动设置在转动臂的下端,位于两个所述凸块上方的底盘上表面均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臂之间连接有横条,位于所述横条正上方的底盘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转动件,每个所述转动件中均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横条之间均连接有弹簧;

所述控制箱体和蓄电池均固定设置在底盘的上表面,所述控制箱体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plc、无线信息发射模块和无线信息接收模块以及视频存储模块,位于所述控制箱体的前侧面设置有行驶拍摄摄像头,位于所述底盘的前侧面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超声传感器探头,所述行驶拍摄摄像头、超声传感器探头均与微处理器plc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360°巡视摄影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体上表面的立式转筒,所述立式转筒的内腔底壁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立式转筒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伸出密封轴承的转柱,位于所述立式转筒内腔的转柱上设置有内齿轮,位于所述内齿轮水平位置处的立式转筒上开设有缺口,位于所述缺口旁侧的控制箱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伸入缺口与内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转柱的顶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巡视摄像头,所述巡视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箱体相连接,所述控制箱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与控制箱体之间也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后驱动轮组件与底盘之间还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下表面后端的旋转筒,所述u型转动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旋转筒转动连接的立轴,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位于所述限位滑槽的前侧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沿限位滑槽滑动的限位滑块,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立杆,所述型转动架的前侧面的非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其中的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传递机构包括传动条箱,所述传动条箱的内部上端设置有与行走电机相连接的第一带轮,所述传动条箱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三角带,所述第一行走轮上端转轴伸入传动条箱下端与第二带轮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两者常态下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盘下表面设置的转动件为2~3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蓄电池高密度三元锂电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警报装置为若干个蜂鸣器,所述蜂鸣器设置在控制箱体的外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警报装置还包括警报灯,所述警报灯设置在控制箱体的上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圆盘上表面设置的巡视摄像头为三个,三个所述巡视摄像头呈环形阵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固定在公车车辆上的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改成可自动巡逻的监督管理设备,其在巡逻过程机器人本体以及驱动装置可通过设置的超声传感器探头、行驶拍摄摄像头自动识别路面状况和障碍物,从而实现整个自动巡逻,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由于固定设置容易对施工过程漏拍,从而造成监控无效,其对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效果更加全面和优异。

2)本发明公开的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在自动巡逻过程当运动台阶等障碍物时,其内部的微处理器plc能够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转动,然后通过不完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转动臂转动,从而实现对弹簧的压缩蓄势,当不完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滑脱时,其整个前从动轮组件能够带动整个机器人本体跳跃一定高度,从而越过台阶等障碍物继续行驶;同时,其后驱动轮组件与底盘之间设置的转向装置能够对机器人行驶时的反向进行调节,因此使得整个机器人巡逻时能够适应更恶劣的地面环境,其适用性强。

3)本发明中的360°巡视摄影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转盘上三个巡视摄像头进行360°不间断低速转动,其有效避免了现有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设备无法实现全方位拍摄的不足,进一步避免了施工过程漏拍,从而造成监控无效的情况发生,并且其通过无线信息发射模块和无线信息接收模块能够将拍摄的视频实时反馈给监控室,然后及时通过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从而实现第一时间提醒现场人员,有效避免了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发生,其智能化程度更高、监督效果更优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三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后驱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传动条箱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从动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360°巡视摄影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360°巡视摄影组件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转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控制原理示意图。

1-巡视机器人本体,101-底盘,1011-限位滑槽,1012-伸缩装置,1013-推动块,1014-限位滑块,1015-第一立杆,1016-第二立杆,1017-活动条,102-后驱动轮组件,1021-u型转动架,1022-轴承,1023-横向转轴,1024-第一行走轮,1025-行走电机,103-从动轮组件,1031-第二行走轮,1032-转动臂,1033-凸块,1034-凸轴,1035-从动齿轮,1036-不完全齿轮,1037-横条,1038-转动件,1039-转动块,1040-弹簧,105-传动条箱,106-第一带轮,107-第二带轮,108-三角带,2-控制箱体,201-行驶拍摄摄像头,202-超声传感器探头,3-蓄电池,4-360°巡视摄影组件,401-立式转筒,402-轴承座,403-密封轴承,404-转柱,405-内齿轮,406-第二伺服电机,407-主动齿轮,408-圆盘,409-巡视摄像头,5-警报装置,501-警报灯,6-转向装置,601-旋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实施例1介绍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其主体结构包括巡视机器人本体1、控制箱体2、蓄电池3和360°巡视摄影组件4。

其中,巡视机器人本体1包括底盘101、后驱动轮组件102和前从动轮组件103。参考附图4和附图5,其后驱动轮组件102包括u型转动架1021,u型转动架1021的两个下端侧面设置有轴承1022,两个轴承1022中转动设置有横向转轴1023,横向转轴102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行走轮1024,u型转动架1021上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1025,行走电机102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横向转轴1023之间设置有转动传递机构,u型转动架1021的上端与底盘101下表面后端相连接。具体地,其转动传递机构包括传动条箱105,传动条箱105的内部上端设置有与行走电机1025相连接的第一带轮106,传动条箱10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带轮107,第一带轮106与第二带轮107之间设置有三角带108,第一行走轮1024上端转轴伸入传动条箱105下端与第二带轮107相连接;通过行走电机1025的驱动作用可使巡逻机器人本体1行走。

参考附图6,其从动轮组件103包括两个第二行走轮1031和两个转动臂1032,底盘101的下表面前端设置有两个凸块1033,凸块1033上转动设置有凸轴1034,凸轴1034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035,转动臂1032的上端与凸轴1034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行走轮1031转动设置在转动臂1032的下端,其第一行走轮1024和第二行走轮1031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两者常态下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位于两个凸块1033上方的底盘101上表面均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1035,第一伺服电机103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从动齿轮1035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36,两个转动臂1032之间连接有横条1037,位于横条1037正上方的底盘10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转动件1038,具体地其底盘101下表面设置的转动件1038为2~3个,每个转动件1038中均转动设置有转动块1039,转动块1039与横条1037之间均连接有弹簧1040。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035驱动不完全齿轮1036转动,然后通过不完全齿轮1036与从动齿轮1035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转动臂1032转动,并将弹簧1040压缩蓄势,当不完全齿轮1036与从动齿轮1035之间滑脱时,其整个巡视机器人本体1在弹簧1040的作用力下弹起。

参考附图1,在控制箱体2和蓄电池3均固定设置在底盘101的上表面,其蓄电池3高密度三元锂电池,控制箱体2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plc、无线信息发射模块和无线信息接收模块以及视频存储模块(其中控制箱体2中的内部电器元件未画出),位于控制箱体2的前侧面设置有行驶拍摄摄像头201,位于底盘101的前侧面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超声传感器探头202,行驶拍摄摄像头201、超声传感器探头202均与微处理器plc之间电性连接。在行驶过程中行驶拍摄摄像头201可实时监测前方路况,其超声传感器探头202可探测前方的障碍物情况。

参考附图7和附图8,360°巡视摄影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体2上表面的立式转筒401,立式转筒401的内腔底壁设置有轴承座402,立式转筒401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轴承403,轴承座402上转动连接有伸出密封轴承403的转柱404,位于立式转筒401内腔的转柱404上设置有内齿轮405,位于内齿轮405水平位置处的立式转筒401上开设有缺口4011,位于缺口4011旁侧的控制箱体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406,第二伺服电机40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伸入缺口4011与内齿轮405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07,转柱404的顶端设置有圆盘408,圆盘408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巡视摄像头409,具体设置时圆盘408上表面设置的巡视摄像头409为三个,三个摄像头409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箱体2相连接。

参考附图1,在控制箱体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警报装置5,警报装置5与控制箱体2之间也电性连接。具体地该警报装置5为若干个蜂鸣器,蜂鸣器设置在控制箱体2的外侧面,同时警报装置5还包括警报灯501,警报灯501设置在控制箱体2的上表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2介绍了基于实施例1基础上改进后的实施例1介绍了一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设备,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3,其主体结构包括巡视机器人本体1、控制箱体2、蓄电池3和360°巡视摄影组件4。

其中,巡视机器人本体1包括底盘101、后驱动轮组件102和前从动轮组件103。参考附图4和附图5,其后驱动轮组件102包括u型转动架1021,u型转动架1021的两个下端侧面设置有轴承1022,两个轴承1022中转动设置有横向转轴1023,横向转轴102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行走轮1024,u型转动架1021上固定设置有行走电机1025,行走电机102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横向转轴1023之间设置有转动传递机构,u型转动架1021的上端与底盘101下表面后端相连接。具体地,其转动传递机构包括传动条箱105,传动条箱105的内部上端设置有与行走电机1025相连接的第一带轮106,传动条箱105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带轮107,第一带轮106与第二带轮107之间设置有三角带108,第一行走轮1024上端转轴伸入传动条箱105下端与第二带轮107相连接;通过行走电机1025的驱动作用可使巡逻机器人本体1行走。

参考附图6,其从动轮组件103包括两个第二行走轮1031和两个转动臂1032,底盘101的下表面前端设置有两个凸块1033,凸块1033上转动设置有凸轴1034,凸轴1034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035,转动臂1032的上端与凸轴1034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行走轮1031转动设置在转动臂1032的下端,其第一行走轮1024和第二行走轮1031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两者常态下的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位于两个凸块1033上方的底盘101上表面均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1035,第一伺服电机103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从动齿轮1035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1036,两个转动臂1032之间连接有横条1037,位于横条1037正上方的底盘101下表面设置有若干转动件1038,具体地其底盘101下表面设置的转动件1038为2~3个,每个转动件1038中均转动设置有转动块1039,转动块1039与横条1037之间均连接有弹簧1040。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035驱动不完全齿轮1036转动,然后通过不完全齿轮1036与从动齿轮1035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转动臂1032转动,并将弹簧1040压缩蓄势,当不完全齿轮1036与从动齿轮1035之间滑脱时,其整个巡视机器人本体1在弹簧1040的作用力下弹起。

参考附图1,在控制箱体2和蓄电池3均固定设置在底盘101的上表面,其蓄电池3高密度三元锂电池,控制箱体2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plc、无线信息发射模块和无线信息接收模块以及视频存储模块(其中控制箱体2中的内部电器元件未画出),位于控制箱体2的前侧面设置有行驶拍摄摄像头201,位于底盘101的前侧面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超声传感器探头202,行驶拍摄摄像头201、超声传感器探头202均与微处理器plc之间电性连接。在行驶过程中行驶拍摄摄像头201可实时监测前方路况,其超声传感器探头202可探测前方的障碍物情况。

参考附图7和附图8,360°巡视摄影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体2上表面的立式转筒401,立式转筒401的内腔底壁设置有轴承座402,立式转筒401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轴承403,轴承座402上转动连接有伸出密封轴承403的转柱404,位于立式转筒401内腔的转柱404上设置有内齿轮405,位于内齿轮405水平位置处的立式转筒401上开设有缺口4011,位于缺口4011旁侧的控制箱体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406,第二伺服电机40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伸入缺口4011与内齿轮405相啮合的主动齿轮407,转柱404的顶端设置有圆盘408,圆盘408的上表面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巡视摄像头409,具体设置时圆盘408上表面设置的巡视摄像头409为三个,三个摄像头409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箱体2相连接。

参考附图1,在控制箱体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警报装置5,警报装置5与控制箱体2之间也电性连接。具体地该警报装置5为若干个蜂鸣器,蜂鸣器设置在控制箱体2的外侧面,同时警报装置5还包括警报灯501,警报灯501设置在控制箱体2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2还在后驱动轮组件102与底盘101之间还设置有转向装置6,具体地参考附图9,其转向装置6包括设置在底盘101下表面后端的旋转筒601,u型转动架102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旋转筒601转动连接的立轴1028,底盘101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1011,位于限位滑槽1011的前侧设置有伸缩装置1012,其伸缩装置1012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其中的一种。伸缩装置1012的活动端连接有推动块1013,推动块1013的上表面设置有沿限位滑槽1011滑动的限位滑块1014,推动块101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立杆1015,型转动架1021的前侧面的非中心处设置有第二立杆1016,第一立杆1015和第二立杆1016之间设置有活动条1017。

在巡视机器人本体1行驶的过程中,其通过伸缩装置1012伸长或缩短可以将后驱动轮组件102的反向进行改变,从而达到转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