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7780发布日期:2021-05-25 1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承载部、传动部,所述外壳、所述左夹持部、所述右夹持部、所述承载部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手机的空腔,所述左夹持部、所述右夹持部、所述承载部均与所述传动部形成可动连接;

当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时,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张开;当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上移动时,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向内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手机支架还包括若干弹簧,当所述承载部向下移动时,若干所述弹簧被压缩;当所述承载部向上移动时,若干所述弹簧恢复自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持部包括左夹持体和左伸展臂,所述左伸展臂还设有第一齿条;

所述右夹持部包括右夹持体和右伸展臂,所述右伸展臂还设有第二齿条;

所述承载部包括承载板和上伸展臂,所述承载板一端抵接于所述外壳的侧壁,所述上伸展臂包括槽口,所述槽口内侧设有侧部齿条;

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端面上;

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交错设置,所述侧部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及所述第二齿条相交设置;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侧部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对应若干所述弹簧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包括第一凸起部,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凸起部;

所述上伸展臂还包括对应若干所述弹簧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弹簧槽相互导通,所述开口部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伸展臂还设有第二导槽,所述左伸展臂还设有第一导槽,所述外壳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导槽的第一限位柱、对应所述第二导槽的第二限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对应所述左伸展臂的第一限位板,对应所述右伸展臂的第二限位板,对应所述上伸展臂的第三限位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轴心的第三限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对应所述左伸展臂的第一肋板,对应所述右伸展臂的第二肋板,对应所述上伸展臂的第三肋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上伸展臂一侧包括外部齿条,所述外壳还包括对应第三齿轮的第四限位柱,所述外部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技术总结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外壳、左夹持部、右夹持部、承载部、传动部,所述外壳、所述左夹持部、所述右夹持部、所述承载部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手机的空腔,所述左夹持部、所述右夹持部、所述承载部均与所述传动部形成可动连接;当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下移动时,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张开;当所述承载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向上移动时,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相对于所述外壳向内收缩。对比传统的两侧弹簧式车载手机支架,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采用了弹簧齿轮齿条传动,不仅兼备了传统的车载手机支架的弹簧复位功能,增加齿轮的变速传动功能,而且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更加顺畅、平滑。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超鹰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