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7367发布日期:2021-07-30 13:1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作业车。



背景技术:

作业车在公路和铁路的运输和养护作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业车需要具有承载能力,实现物料的运输,如果同时具备了某种特殊作业的能力,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公路或铁路的应用场景的不同,作业车的结构通常也不相同,其主要表现在行走组件的结构上。尤其在铁路线路中,施工作业往往处于远距离郊野环境中,一方面要考虑作业车的运输及作业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其结构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铁路既有线路的维护施工必须在夜间窗口期开展,对作业效率和效果要求很高,并且通常需要单轨作业,例如对钢轨的喷涂养护作业,这就对作业车的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能适用不同应用场景作业需求进行功能切换的作业车才能满足作业人员对于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综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作业车,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部件的拆装组合,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运输及施工作业,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作业车,包括:

车体;

行走轮,其设置在所述车体底部;

轨道轮组车架,所述轨道轮组车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部,且所述轨道轮组车架与所述车体为可拆卸连接固定;以及

轨道轮组,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轨道轮组车架上;

所述轨道轮组包括:

轮架,所述轮架由上架板和两侧架板构成,侧架板与上架板为一体结构、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或焊接固定;

轨道轮,其设置在所述上架板的中部下侧;以及

侧向导轮,所述侧向导轮设置在所述轨道轮两侧的侧架板上。

所述侧向导轮与所述轮架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装配框,其设置在所述侧架板的内侧,所述装配框上设置有滑槽,装配框与侧架板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

滑动顶板,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调节螺栓,其设置在所述侧架板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与所述滑动顶板贴合顶撑;以及

连接螺栓,其连接所述滑动顶板与侧向导轮,在所述滑动顶板与装配框之间的连接螺栓上套设有伸缩弹簧。

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滑动顶板为一体结构、或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侧向导轮为一体结构、或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滑动顶板和所述侧向导轮均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车体包括:

固定车架,所述固定车架中部梁的中心位置内置有旋转轴承结构,固定车架中部梁的两端设置有销孔;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固定车架下部;以及

车底板,其设置在所述固定车架上,且设置有与固定车架中部梁两端对应的销孔,在所述车底板上设置有厢体。

还包括推手,所述推手包括:

第一连杆,其与所述固定车架为可拆卸插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第二连杆,其与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插接,并通过卡扣固定;以及

延长杆,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的至少一侧,且所述延长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为可拆卸式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轨道轮组车架呈矩形或剪刀形结构,在呈矩形结构所述轨道轮组车架的中部梁或呈剪刀形结构所述轨道轮组车架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回转轴,呈矩形结构所述轨道轮组车架中部梁或呈剪刀形结构所述轨道轮组车架上设置有与固定车架的中部梁或副梁对应的销孔。

轨道轮组车架通过所述回转轴与所述固定车架上设置的旋转轴承结构承插式连接使车体与轨道轮组车架成为一个整体,并实现车体在轨道轮组车架上水平面内任意角度的转动,所述销孔通过销钉插入实现车体与轨道轮组车架的锁定。

还包括驱动电机和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车体或/和轨道轮组车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行走轮和/或轨道轮传动连接。

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料筒和喷涂机,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支撑架连接轴和l型支撑架,所述l型支撑架的第一支臂为圆形中空套管,并在管壁上开有螺孔,所述l型支撑架能够绕所述支撑架连接轴旋转并固定;所述l型支撑架的第二支臂为方形棱柱型,在所述第二支臂上设置有喷枪,所述喷枪为无气喷涂机配套喷枪,喷枪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口,喷枪前端设置有可360度旋转喷嘴。

通过各部件之间的可拆分结构的设计,能够实现在路面和铁轨单轨上的行走,可满足普通道路载物、铁路单轨道载物、道路标线划设、铁路钢轨养护不同作业场景的需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各部件之间的可拆分拼装结构的设计,能够实现在路面和铁轨单轨上的行走,可满足普通道路载物、铁路单轨道载物、道路标线划设、铁路钢轨养护不同作业场景的需求。尤其适用在铁路上钢轨喷涂养护作业的要求。

本申请的调节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大大提高侧向导轮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导轮卡死现象,能够在保障单轨作业时车体的稳定性,同时保障行走的顺畅性,从而使得人工推动时更为省力高效。

本申请对车体的结构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设计,其能够实现车体的分解,从而便于远距离的郊野输送和安装,满足灵活性、便捷性和实用性的目的;本申请还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物料的输送或道路划线及钢轨养护的喷涂作业,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在车体上布置不同的设备,大大提高了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

本申请通过对推手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多段组装,从而便于拆卸后的堆放运输,延长杆的设置能够便于铁路作业时推动,避免人员骑跨在铁路轨道上行走,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本申请的轨道轮组车架和固定车架采用回转轴、旋转轴承结构的承插式连接使车体与固定车架成为一个整体,并实现车体在轨道轮组车架上水平面内任意角度的转动,从而在铁路轨道上实现原地180度转向,从而便于多次往复对施工区段钢轨的喷涂作业,避免人工搬运转向的繁琐,满足施工效率的需求。

本申请的支撑架连接轴上设置有l型支撑架,l型支撑架一条臂为圆形中空套管式结构,可套入支撑架连接轴并绕其旋转以调整距离和角度,侧管壁开有小型螺孔,用螺栓旋紧以固定l型支撑架位置,另一条臂为方形棱柱型其上设置无气喷涂机配套喷枪,喷枪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口,末端设置有可360度旋转喷嘴,可实现喷涂距离和角度的灵活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架、调节组件及侧向导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架、调节组件及侧向导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轮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轮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轮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序号:

100为车体、101为固定车架、102为车底板、103为厢体、104为料筒、105为喷涂机、106为喷枪、107为l型支撑架、108为行走轮、109为l型支撑架连接轴;

200为推手、201为第一连杆、202为第二连杆、203为延长杆;

300为轨道轮组车架、301为回转轴、302为架梁、304为轮架装配孔、305为锁定销孔;

401为轨道轮、402为侧向导轮、403为轮架、404为装配框、405为调节螺栓、406为连接螺栓、407为滑槽、408为伸缩弹簧、409为销钉、410为滑动顶板;

500为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作业车,包括车体100、行走轮108、轨道轮组车架300和轨道轮组400,行走轮108设置在车体100底部;轨道轮组车架设置在车体的下部,且轨道轮组车架与车体为可拆卸连接固定;轨道轮组400设置在轨道轮组车架300上;轨道轮组包括轨道轮401和侧向导轮402,轨道轮401设置在轮架403上架板的中部下侧;侧向导轮402设置在轨道轮401两侧的轮架403侧架板上。轨道轮和侧向导轮可以分别单独与轮架403固定,然后将两组轨道轮组通过螺栓固定到轨道轮组车架300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侧向导轮402与轮架403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装配框404、滑动顶板410、调节螺栓405和连接螺栓406,轮架侧架板与轮架上架板构成轮架为一体结构、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或焊接固定;装配框设置在轮架侧架板的内侧,装配框上设置有滑槽407;滑动顶板410滑动设置在滑槽内;调节螺栓405设置在轮架403侧架板上,调节螺栓405的前端与滑动顶板410贴合顶撑;连接螺栓406连接滑动顶板410与侧向导轮402,在滑动顶板与装配框之间的连接螺栓上套设有伸缩弹簧408。

进一步地,上述结构中的连接螺栓406与滑动顶板410为一体结构、或连接螺栓406与侧向导轮402为一体结构、或连接螺栓406与滑动顶板410和侧向导轮402均通过螺纹连接。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装配便捷性和实用性,更便于进行拆分作业。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中示出了连接螺栓与侧向导轮为一体结构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装配,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将滑动顶板设置为t型结构,并且在滑动顶板的下部设置有销钉,待滑动顶板装配入装配框后,通过销钉进行定位,连接螺栓与滑动顶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图6示出了连接螺栓与滑动顶板为一体结构的示意图,此时的滑动顶板呈工字型结构,需要在装配框与轮架侧架板连接时就将滑动顶板与装配框完成装配,避免在安装拆卸过程中零部件太多造成遗失,提高了该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为了便于人工推动作业,本申请还设置有推手,推手包括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和延长杆203,第一连杆201与车体100的固定车架101可拆卸连接固定;第二连杆202与第一连杆201可拆卸连接固定;延长杆203设置在第二连杆202的端部的至少一侧,且延长杆203与第二连杆202为可拆卸连接固定。延长杆203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站在车体一侧进行操作,避免在铁路施工时工作人员骑跨在铁轨上。上述结构中,第一连杆201与车体100的固定车架10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或者通过卡扣快速卡接;在延长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在第二连杆的侧部设置有螺孔,延长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者可以将延长杆设置为第二连杆的一部分,使得延长杆能够在第二连杆上滑动,并且通过紧固件进行定位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进行运输,将车体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拆分结构设计,车体包括固定车架101和车底板102,行走轮108设置在车架101下部;车底板102设置在固定车架101上。

作为一种实施例,本申请中的轨道轮组车架呈矩形结构,在所述轨道轮组车架300上设置有回转轴301,所述车体回转设置所述回转轴上,所述轨道轮组车架上设置有与轨道轮组对应的装配孔304。通过所述回转轴与所述固定车架上设置的旋转轴承结构承插式连接使车体与轨道轮组车架成为一个整体,并实现车体在轨道轮组车架上水平面内任意角度的转动,所述销孔通过销钉插入实现车体与轨道轮组车架的锁定。

作为轨道轮组车架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轨道轮组车架包括回转轴301和剪刀型架梁302,在所述架梁302上设置有与轨道轮组对应的装配孔,所述轨道轮组车架中部梁或剪刀型梁上设置有与车体固定车架中部梁或副梁对应的销孔。通过所述回转轴与所述固定车架上设置的旋转轴承结构承插式连接使车体与轨道轮组车架成为一个整体,并实现车体在轨道轮组车架上水平面内任意角度的转动,所述销孔通过销钉插入实现车体与轨道轮组车架的锁定。

为了便于行走,还可以设置驱动电机和蓄电池,驱动电机设置在车体或/和轨道轮组车架上,驱动电机与行走轮和/或轨道轮传动连接。当仅需要在平地上行走时提供动力时,可以在车体上设置驱动电机和蓄电池,驱动行走轮行走;当需要在轨道上行走时,可以另行设置动力也可以与行走轮共用一套动力设备。

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在车体上设置料筒104和喷涂机105,车体前部连接设置有支撑架连接轴109,l型支撑架107设置在支撑架连接轴109上,l型支撑架上设置有喷枪106,喷枪末端设置有可360度旋转喷嘴,可实现喷涂距离和角度的灵活调整。通过喷涂机从料筒中吸料,经喷枪喷出,完成铁路钢轨的养护或者道路标线的划设。

由于本申请主要突出便携性、实用性,故车体小型化设置,当在条件允许的双轨道作业或者道路载物作业时,车体较小可能不能满足要求,故可以设置连接架,在两个多功能作业车上设置有与固定车架对应的装配孔,连接架将两多功能作业车连接为一体结构,形成新的车体。

以下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对各个不同使用情况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作业车可以由各功能部件简单组装实现不同功能:(1)单独车体结构,实现平整或较平整路面的短距离载物运输作业,如图2和图3所示;(2)车体结构与单轨行驶轨道轮组车架系统组合,实现在钢轨单股轨道上的物料运输作业;(3)车体结构加载无气喷涂系统,实现道路标线漆的喷涂施工,如图8所示;(4)车体结构与单轨行驶轨道轮组车架系统组合加载无气喷涂系统,实现在钢轨单股轨道上的轨道养护喷涂作业,如图1和图2所示。

针对单股轨道上行走的结构,需要保障车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采用1组2套轨道轮组与一套轨道轮组车架构成的系统架设在单轨轨道上,轨道尼龙轮(轨道轮)卡在钢轨轨面;调整调节螺栓紧固稳定轮(侧向导轮)卡住轨腰实现平衡并能沿轨腰滚动;将轨道轮组车架通过四角沉头螺栓与2套轨道轮组对应的螺栓孔紧固连接成底部车体;将小推车车体整体放置在底部车体上,使小推车车体中部轴承与底部车体中部转轴插接;将销钉插入小推车车厢内的锁定销孔305并使其贯穿轨道轮车架上对应的锁定销孔,两部分车体形成一个整体,可推可拉。针对轨道作业环境,小车扶手两端安装扶手延长杆可方便操作人员沿轨道一侧行进而不必跨轨行进,安装时扶手延长杆螺栓旋入原扶手端螺栓孔,旋紧即可。

针对道路标线喷涂作业,本申请在车体前端设置有支撑架连接轴,在连接轴上沿轴套入套管结构的l型支撑架左右距离调节件(通过套入深度调节距离,可沿轴360度旋转调节角度,距离角度确定后螺栓固定),l型支撑架上设置有可调节喷嘴角度的喷枪枪杆(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侧或两侧);车体上放入无气喷涂机(汽油机型最佳)和道路标线漆料筒;软管连接进料和喷枪杆;调节喷嘴离地高度和角度(朝向地面画线位置),开启无气喷涂机,推动小车前行即可。

针对单轨物料运输和喷涂作业,本申请在钢轨单股轨道上的物料运输作业车结构基础上,在车体前部的支撑架连接轴上沿轴套入套管结构的l型支撑架左右距离调节件(通过套入深度调节距离,可沿轴360度旋转调节角度,距离角度确定后螺栓固定),l型支撑架上固定带有可调节喷嘴角度的喷枪枪杆(可根据需要安装一侧或两侧)车体上设置无气喷涂机(汽油机型最佳)和钢轨养护用漆(液)料筒;软管连接进料和喷枪杆;调节喷嘴离地高度和角度(朝向钢轨轨腰或轨顶侧面位置),开启无气喷涂机,推动小车前行即可。因保护被喷涂面不被紧固稳定轮碾压的需要,作业时必须推动小车沿钢轨向前方行进,但喷涂施工在许多工况下可能需要多遍进行,因此需要调转小车推进方向。通过旋转l型支撑架调节件至水平,避免与轨道发生干涉,拔掉小车车厢中部两侧的锁定销钉,推动小车上部车体水平旋转180度即可实现作业车的原地掉头,掉头后只需调整至原始状态即可继续作业。针对轨道作业环境,小车扶手两端安装扶手延长杆可方便操作人员沿轨道一侧行进而不必跨轨行进,安装时扶手延长杆螺栓旋入原扶手端螺栓孔,旋紧即可。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