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装置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3506发布日期:2021-07-23 21:21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布线装置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布线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中具有多种多样的管线(管线:比如制动油管、燃油管,以及导电线束)需要进行安装。通常是多种多样的管线都混在一起并捆绑,严重影响汽车安全。如果需要不同管线分离,通常只是用绑带将不同管线绑在一起,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也难以真正做到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线混合布设严重影响用户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布线装置包括:具有u型槽的座体、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在所述u型槽的底壁上,且所述分隔件将所述u型槽分隔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u型槽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座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以及所述分隔件分别呈板体状。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筋条。

进一步地,各所述筋条分别与所述座体的表面平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朝背离所述u型槽的方向凸设在所述座体表面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内壁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布设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座体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布设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座体的交汇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一体成型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制动油管、燃油管、导电线束,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布线装置;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制动油管和所述燃油管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导电线束穿过所述第二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座体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安装部固定在车体上,座体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第二安装部固定在车体上,使得座体可以牢固地固定到车体上;座体上具有u型槽,u型槽的底壁上设置有分隔件,分隔件将u型槽分隔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使得一种待安装物可以穿过第一空间,另一种待安装物可以穿过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的待安装物和第二空间内的待安装物被分隔件隔开,避免第一空间内的待安装物和第二空间内的待安装物相互干扰;另外,当分隔件受到外力时会将应力传递到u型槽的底壁上,u型槽的底壁上的应力可以通过u型槽的侧壁分摊应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布线装置的左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座体;12-第一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14-分隔件;2-u型槽;21-第一空间;22-第二空间;31-筋条;311-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2-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2-第一加强筋;33-第二加强筋;34-第三加强筋;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进行说明。布线装置包括:具有u型槽2的座体11、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以及分隔件14;分隔件14设置在u型槽2的底壁上,且分隔件14将u型槽2分隔形成第一空间21和第二空间22;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分别位于u型槽2的相对两侧,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分别连接在座体11上。

如此,座体11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安装部12固定在车体5上,座体1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第二安装部13固定在车体5上,使得座体11可以牢固地固定到车体5上;座体11上具有u型槽2,u型槽2的底壁上设置有分隔件14,分隔件14将u型槽2分隔形成第一空间21和第二空间22;使得一种待安装物可以穿过第一空间21,另一种待安装物可以穿过第二空间22;第一空间21内的待安装物和第二空间22内的待安装物被分隔件14隔开,避免第一空间21内的待安装物和第二空间22内的待安装物相互干扰;另外,当分隔件14受到外力时会将应力传递到u型槽2的底壁上,u型槽2的底壁上的应力可以通过u型槽2的侧壁分摊应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以及分隔件14分别为金属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以及分隔件14分别呈板体状。如此,板体状的第一安装部12便于安装到车体5上,且板体状的第一安装部12便于弯折;板体状的第二安装部13便于安装到车体5上,且板体状的第二安装部13便于弯折;板体状的分隔件14便于安装到车体5上,且板体状的分隔件14便于弯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座体11的相对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筋条31。如此,筋条31可以增强座体11的抗弯折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筋条31分别与座体11的表面平滑连接。如此,便于筋条31与座体11之间表面之间释放应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筋条31朝背离u型槽2的方向凸设在座体11表面外侧。如此,筋条31不会占用u型槽2内侧方向的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筋条31上具有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与第一安装部12的表面平滑连接。如此,筋条31受到外力作用下并受到挤压时,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能够螺旋式展开或收缩来螺旋式释放应力,线束在捆束筋条31时会产生扭转的力,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能够有效应对直接的撞击或者线束的捆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筋条31上具有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与第二安装部13的表面平滑连接。如此,筋条31受到外力作用下并受到挤压时,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能够螺旋式展开或收缩来螺旋式释放应力,线束在捆束筋条31时会产生扭转的力,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能够有效应对直接的撞击或者线束的捆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是指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朝直线或曲线沿伸方向的旋进方向;比如说,柱状螺旋弹簧是沿预定直线方向沿伸,则柱状螺旋弹簧的旋转方向为该预定直线方向)与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的旋转方向同轴设置。如此,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和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释放应力的过程中,释放应力的方向和状态能够更加一致。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u型槽2内壁的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的边缘布设有第一加强筋32。如此,第一通孔41便于释放u型槽2拐角处的应力,且第一加强筋32能够减少第一通孔41被挤压或拉伸所引起的形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安装部12与座体11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通孔42,第二通孔42的边缘布设有第二加强筋33。如此,第二通孔42便于释放第一安装部12与座体11的连接处的应力,且第二加强筋33能够减少第二通孔42被挤压或拉伸所引起的形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通孔41的沿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60°。如此,减小第一通孔41沿伸方向上的应力对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的旋转方向上表面应力的影响;第一通孔41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对第一通孔41施加第一通孔41沿伸方向上的冲击力,如果第一通孔41沿伸方向上受到外力作用,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通孔41的沿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60°能够减小因为第一通孔41在受力时引起第一螺旋状表面部311的形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通孔42的沿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60°。如此,减小第二通孔42沿伸方向上的应力对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的旋转方向上表面应力的影响;第二通孔42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对第二通孔42施加第二通孔42沿伸方向上的冲击力,如果第二通孔42沿伸方向上受到外力作用,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通孔42的沿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60°能够减小因为第二通孔42在受力时引起第二螺旋状表面部312的形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41的内壁包括呈抛物面状的第一内壁和呈圆弧面状的第二内壁;如此,当第一通孔41内的物体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撞击时,物体很难沿着固定路径来回撞击,物体在撞击过程中会不断改变撞击位置,避免一个地方重复撞击后出现损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内壁的焦点和第二内壁的焦点重合;如此,第二内壁是圆弧面,当物体经过圆弧面的焦点直线移动并撞击在第二内壁上时,被第二内壁反弹的物体通常也经过焦点,经过第二内壁反弹的物体经过焦点后撞击在第一内壁上时,由于第二内壁为抛物面,被第二内壁反弹的物体方向能够保持相对固定(比如说:在抛物面的焦点位置放置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抛物面反射后变成了平行光),便于保持物体撞击方向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孔42的内壁包括呈抛物面状的第三内壁和呈圆弧面状的第四内壁;如此,当第二通孔42内的物体在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撞击时,物体很难沿着固定路径来回撞击,物体在撞击过程中会不断改变撞击位置,避免一个地方重复撞击后出现损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内壁的焦点和第四内壁的焦点重合;如此,第四内壁是圆弧面,当物体经过圆弧面的焦点直线移动并撞击在第四内壁上时,被第四内壁反弹的物体通常也经过焦点,经过第四内壁反弹的物体经过焦点后撞击在第三内壁上时,由于第四内壁为抛物面,被第四内壁反弹的物体方向能够保持相对固定(比如说:在抛物面的焦点位置放置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抛物面反射后变成了平行光),便于保持物体撞击方向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间21的内壁上布设有锥形体。如此,锥形体之间的间隙能够供应力释放;且由于锥形体具有尖端,使得第一空间21在振动过程中,锥形体会扰乱气流并让有频率来回震荡的气流被破坏,不容易使第一空间21内的气体来回震荡造成共振,减少噪音,也减少因为共振影响第一空间21或第二空间22内管线的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空间22的内壁上布设有锥形体。如此,锥形体之间的间隙能够供应力释放;且由于锥形体具有尖端,使得第二空间22在振动过程中,锥形体会扰乱气流并让有频率来回震荡的气流被破坏,不容易使第二空间22内的气体来回震荡造成共振,减少噪音,也减少因为共振影响第一空间21或第二空间22内管线的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平滑连接;避免物体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切换时发生刮伤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与第一通孔41垂直向外的方向上,座体1的厚度逐渐增加;如此,越靠近第一通孔41,座体1的厚度越小,越容易振动,便于释放应力和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平滑连接;避免物体在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切换时发生刮伤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与第二通孔42垂直向外的方向上,座体1的厚度逐渐增加;如此,越靠近第二通孔42,座体1的厚度越小,越容易振动,便于释放应力和振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分隔件14与座体11的交汇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34。如此,分隔件14受到外力时,第三加强筋34能够增强分隔件14的抗弯折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布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座体11、第一安装部12,以及第二安装部13为一体成型件。如此,座体11、第一安装部12,以及第二安装部13的连接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体5、设置在车体5上的制动油管、燃油管、导电线束,以及布线装置;第一安装部12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车体5上,第二安装部13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车体5上;制动油管和燃油管分别穿过第一空间21;导电线束穿过所述第二空间22。如此,由于采用上述布线装置,座体11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安装部12固定在车体5上,座体11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第二安装部13固定在车体5上,使得座体11可以牢固地固定到车体5上;座体11上具有u型槽2,u型槽2的底壁上设置有分隔件14,分隔件14将u型槽2分隔形成第一空间21和第二空间22;使得一种待安装物可以穿过第一空间21,另一种待安装物可以穿过第二空间22;第一空间21内的待安装物和第二空间22内的待安装物被分隔件14隔开,避免第一空间21内的待安装物和第二空间22内的待安装物相互干扰;另外,当分隔件14受到外力时会将应力传递到u型槽2的底壁上,u型槽2的底壁上的应力可以通过u型槽2的侧壁分摊应力;第一空间21和第二空间22之间相互分隔,位于第一空间21内的制动油管和燃油管不会去干扰第二空间22内的导电线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