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9181发布日期:2021-09-14 22:3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充电柜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越来越强,电池容量也越拉越大,要缩短充电时间,充电桩的功率也要随之增大;且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种类也多样化,有的充电功率需求大,有的充电功率需求小,单纯的充电桩难以适应多种差异化需求,所以就出现了充电堆,即一个功率柜带多个充电终端的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同时给多辆需求不同的车充电,可以较充分的利用充电桩的功率,但是却不够灵活,一方面是大功率的充电堆的功率柜体积会很大,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进不了电梯和一些门,或是车辆太小装不下,或是装车困难,安装困难等等,不便于充电堆的推广;另一方面是需要生产多种功率段的产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否则会出现用小功率的产品不能满足需求,用大功率的产品又会产生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
4.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包括若干个并排拼接的功率柜主体,最左侧的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左固定板,最右侧的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右固定板,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前侧设置有前活动门,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后侧设置有后活动门,所述功率柜主体内设置有充电模块组件、充电控制组件、交流输入组件及直流输出组件,所述交流输入组件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组件和所述充电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组件还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组件和所述直流输出组件连接。
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功率柜主体包括机柜外壳、设置在所述机柜外壳内部上端的模块舱及设置在所述模块舱周围的横梁,所述模块舱内设置有所述充电模块组件,所述模块舱的下方前侧设置有所述充电控制组件,所述模块舱的下方后侧设置有所述交流输入组件和所述直流输出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模块舱的前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周围设置有前风道隔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前风道隔板形成进气室;所述模块舱的后侧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周围设置有后风道隔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后风道隔板形成出气室。
7.更进一步的,所述前活动门的上端设置有进气网孔,所述前活动门内侧正对所述进气网孔的位置设置有进气百叶窗;所述后活动门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网孔,所述后活动门内侧正对所述出气网孔的位置设置有出气百叶窗,所述出气百叶窗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机。
8.进一步的,所述前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前铰链,所述前活动门的另一侧设置有前门锁,所述前活动门通过所述前铰链和所述前门锁固定在所述机柜外壳的前侧;
所述后活动门的一侧设置有后铰链,所述后活动门的另一侧设置有后门锁,所述后活动门通过所述后铰链和所述后门锁固定在所述机柜外壳的后侧。
9.进一步的,所述机柜外壳的前侧设置有一圈前防水槽,所述前活动门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前防水槽相配合的前密封胶条;所述机柜外壳的后侧设置有一圈后防水槽,所述后活动门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后防水槽相配合的后密封胶条。
10.进一步的,所述机柜外壳的左侧设置有一圈左防水槽,所述左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左防水槽相配合的左密封胶条;所述机柜外壳的右侧设置有一圈右防水槽,所述右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右防水槽相配合的右密封胶条,相邻的所述左防水槽与所述右防水槽之间设置有中间密封胶条。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左固定螺母,所述左固定螺母呈环状分布在所述左密封胶条的圈内,所述机柜外壳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左固定螺母相配合的左固定孔,通过左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左固定孔和所述左固定螺母将最左侧的所述机柜外壳与所述左固定板固定;所述右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右固定螺母,所述右固定螺母呈环状分布在所述右密封胶条的圈内,所述机柜外壳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右固定螺母和所述左固定孔相配合的右固定孔,通过右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右固定孔和所述右固定螺母将最右侧的所述机柜外壳与所述右固定板固定;通过中间螺栓依次穿过相邻的所述左固定孔和所述右固定孔并配合中间固定螺母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机柜外壳固定。
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功率柜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拼接在一起。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底座固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底座固定孔固定。
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由单个或者多个模块化的功率柜拼接组成,解决充电堆功率柜体积过大,灵活性低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充电站,更利于充电堆的推广;2、多个功率柜的功率段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配置,可任意组合,从而产生不同功率的充电堆,配置灵活;3、功率柜数量视安装场地而定,不限制;4、单个功率柜体积小,对生产、运输条件要求低;5、功率柜模块化,适合批量生产;6、单个功率柜体积小、重量轻,在充电站组合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功率柜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功率柜主体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

a剖视图;图6为图4中b

b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前活动门的主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前活动门的后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后活动门的主视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后活动门的后视图;图11为图2中c

c剖视图;图12为图1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3为图1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16为图15中d

d剖视图;图17为图16中c部分的放大图。
16.在图中,1、功率柜主体;11、机柜外壳;111、前防水槽;112、后防水槽;113、左防水槽;114、右防水槽;115、右固定孔;116、中间密封胶条;117、中间螺栓;118、中间固定螺母;12、模块舱;13、横梁;14、前风道隔板;15、进气室;16、后风道隔板;17、出气室;2、左固定板;21、左密封胶条;22、左固定螺母;23、左螺栓;3、右固定板;31、右密封胶条;32、右固定螺母;33、右螺栓;4、前活动门;41、进气网孔;42、进气百叶窗;43、前铰链;44、前门锁;45、前密封胶条;5、后活动门;51、出气网孔;52、出气百叶窗;53、散热风机;54、后铰链;55、后门锁;56、后密封胶条;6、底座;61、底座固定孔;7、充电模块组件;8、充电控制组件;9、交流输入组件;10、直流输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9.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包括功率柜主体1,功率柜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固定板2,功率柜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右固定板3,功率柜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活动门4,功率柜主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活动门5,功率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功率柜主体1内设置有充电模块组件7、充电控制组件8、交流输入组件9及直流输出组件10,交流输入组件9分别与充电模块组件7和充电控制组件8连接,交流输入组件9用于连接外部交流源,为充电模块组件7和充电控制组件8提供交流电源,充电控制组件8还分别与充电模块组件7和直流输出组件10连接,充电控制组件8用于启动、停止并监控充电模块组件7、直流输出组件10状态;直流输出组件10用于连接充电终端,充电模块组件7输出的直流电流经过直流输出组件10输送到充电终端,为充电终端充电,充电控制组件8还通过直流输出组件10与充电终端相连并与之通讯。
20.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由单个功率柜组成,功率柜的功率段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配置,且单个功率柜体积小,对生产、运输条件要求低;功率柜模块化,适合批量生产。
21.请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功率柜主体1包括机柜外壳11、设置在机柜外壳11内部上端的模块舱12及设置在模块舱12周围的横梁13,横梁13用于固定模块舱12,模块舱12内设置有充电模块组件7,模块舱12的下方前侧设置有充电控制组件8,模块舱12的下方后侧设置有交流输入组件9和直流输出组件10。上述功率柜主体1的设置,可以提高功率柜的空间利用率,使单个功率柜体积小,节省占地面积。
22.请参阅图3、图6,模块舱12的前侧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周围设置有前风道隔板14,将风道与机柜外壳11内的其他空间隔离开,使得进气口与前风道隔板14形成进气室15;模块舱12的后侧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周围设置有后风道隔板16,将风道与机柜外壳11内的其他空间隔离开,使得出气口与后风道隔板16形成出气室17。上述进气室15和出气室17的设置使得模块舱12内的空气得到流通,从而使得充电模块组件7产生的热量能够散发及时出去。
23.请参阅图7至图10,前活动门4的上端设置有进气网孔41,前活动门4内侧正对进气网孔41的位置设置有进气百叶窗42,进气百叶窗42与前活动门4紧密贴合并密封,阻挡外部雨水进入机柜外壳11内部;后活动门5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网孔51,后活动门5内侧正对出气网孔51的位置设置有出气百叶窗52,出气百叶窗52与后活动门5紧密贴合并密封,阻挡外部雨水进入机柜外壳11内部;同时,出气百叶窗5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机53,散热风机53可以迅速的带走充电模块组件7产生的热量,保证功率柜的使用寿命。
24.请参阅图5、图8,前活动门4的一侧设置有前铰链43,前活动门4的另一侧设置有前门锁44,前活动门4通过前铰链43和前门锁44固定在机柜外壳11的前侧,机柜外壳11的前侧设置有一圈前防水槽111,前活动门4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前防水槽111相配合的前密封胶条45。前活动门4可以绕着前铰链43旋转打开和关闭,当前活动门4关闭时,前密封胶条45与前防水槽111重叠并紧密贴合,使外部雨水不能进入到机柜外壳11内部。
25.请参阅图5、图10,后活动门5的一侧设置有后铰链54,后活动门5的另一侧设置有后门锁54,后活动门5通过后铰链54和后门锁54固定在机柜外壳11的后侧,机柜外壳11的后侧设置有一圈后防水槽112,后活动门5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后防水槽112相配合的后密封
胶条56。后活动门5可以绕着后铰链54旋转打开和关闭,当后活动门5关闭时,后密封胶条56与后防水槽112重叠并紧密贴合,使外部雨水不能进入到机柜外壳11内部。
26.请参阅图11、图12,机柜外壳11的左侧设置有一圈左防水槽113,左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左防水槽113相配合的左密封胶条21,左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左固定螺母22,左固定螺母22呈环状分布在左密封胶条21的圈内,机柜外壳11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左固定螺母22相配合的左固定孔,通过左螺栓23依次穿过左固定孔和左固定螺母22将左固定板2固定在机柜外壳11的左侧,使得左密封胶条21与左防水槽113重叠并紧密贴合,从而使外部雨水不能进入到机柜外壳11内部。
27.请参阅图11、图13,机柜外壳11的右侧设置有一圈右防水槽114,右固定板3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右防水槽114相配合的右密封胶条31,右固定板3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右固定螺母32,右固定螺母32呈环状分布在右密封胶条31的圈内,机柜外壳11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右固定螺母32和左固定孔相配合的右固定孔115,通过右螺栓33依次穿过右固定孔115和右固定螺母32将右固定板3固定在机柜外壳11的左侧,使得右密封胶条31与右防水槽114重叠并紧密贴合,从而使外部雨水不能进入到机柜外壳11内部。
28.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4、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包括三个并排拼接的功率柜主体1,功率柜主体1与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前活动门4、后活动门5及底座6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主要差异在于相邻的两个功率柜主体1之间的连接。三个功率柜主体1并排拼接在一起,最左侧的功率柜主体1的左侧设置有左固定板2,最右侧的功率柜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右固定板3,功率柜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前活动门4,功率柜主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活动门5,功率柜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相邻的两个底座6拼接在一起,功率柜主体1内设置有充电模块组件7、充电控制组件8、交流输入组件9及直流输出组件10,充电控制组件8分别与充电模块组件7、交流输入组件9及直流输出组件10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功率柜主体1的个数还可以是两个、四个或者其他等等,功率柜主体1数量视安装场地而定,不限制。
29.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充电堆功率柜由多个功率柜拼接组成,可以有效解决充电堆功率柜体积过大,灵活性低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充电站,更利于充电堆的推广;多个功率柜的功率段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配置,从而产生不同功率的充电堆,配置灵活。
30.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中,功率柜主体1包括机柜外壳11,机柜外壳11的左侧设置有一圈左防水槽113,左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左防水槽113相配合的左密封胶条21,左固定板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左固定螺母22,左固定螺母22呈环状分布在左密封胶条21的圈内,机柜外壳11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左固定螺母22相配合的左固定孔。最左侧的机柜外壳11与左固定板2固定时,通过左螺栓23依次穿过左固定孔和左固定螺母22将最左侧的机柜外壳11与左固定板2固定,使得左密封胶条21与最左侧机柜外壳11的左防水槽113重叠并紧密贴合,从而使外部雨水不能进入到机柜外壳11内部。
31.机柜外壳11的右侧设置有一圈右防水槽114,右固定板3的内侧设置有一圈与右防水槽114相配合的右密封胶条31,右固定板3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右固定螺母32,右固定螺母32呈环状分布在右密封胶条31的圈内,机柜外壳11的右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右固定螺母32和左固定孔相配合的右固定孔115。最右侧的机柜外壳11与右固定板3固定时,通过右螺栓
33依次穿过右固定孔115和右固定螺母32将最右侧的机柜外壳11与右固定板3固定,使得右密封胶条31与最右侧机柜外壳11的右防水槽114重叠并紧密贴合,从而使外部雨水不能进入到机柜外壳11内部。
32.请参阅图17,相邻的左防水槽113与右防水槽114之间设置有中间密封胶条116。相邻两个机柜外壳11固定时,通过中间螺栓117依次穿过相邻的左固定孔和右固定孔115并配合中间固定螺母118将相邻的两个机柜外壳11固定,中间密封胶条116右侧紧贴右边的机柜外壳11,左侧与左边机柜外壳11上的左防水槽113重叠并紧密贴合,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功率柜主体1的密封,达到阻挡外部雨水进入机柜的目的。
33.请参阅图1,底座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底座固定孔61,相邻的两个底座6通过底座固定孔61固定形成一体,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34.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3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