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49008发布日期:2021-11-03 20:1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氢能汽车是以氢作为能源的汽车,其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
3.现有的氢能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乘客下车的时候很难从窗户或者后视镜观察到从后方过来的汽车、电动车或者行人,此时如果打开车门下车会有被撞倒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氢能汽车不具备下车安全保护功能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车身域控制器、电子门锁、电子门锁把手、预警灯和整车控制器;
6.所述毫米波雷达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探测氢能汽车周围障碍信号;
7.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预警灯、所述电子门锁把手和所述电子门锁电性连接;
8.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障碍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移动障碍;如果是,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发送预警信号;
9.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预警信号;当第一次拉电子门锁把手时,所述电子门锁把手用于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控制所述预警灯闪烁;当第二次拉电子门锁把手时,所述电子门锁把手还用于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还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控制所述电子门锁解锁。
10.进一步地,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车载娱乐系统;所述车载娱乐系统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
11.进一步地,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电子门锁开关;所述电子门锁开关与所述电子门锁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子门锁解锁。
12.进一步地,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子门锁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子门锁的解锁状态;当所述指示灯点亮时,所述电子门锁处于锁紧状态;当所述指示灯熄灭时,所述电子门锁处于解锁状态。
1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的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s1、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氢能汽车周围障碍信号;
15.s2、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障碍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移动障碍;
16.如果是,所述整车控制器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送预警信号;当第一次拉电子门
锁把手时,所述电子门锁把手向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控制所述预警灯闪烁;当第二次拉电子门锁把手时,所述电子门锁把手向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控制所述电子门锁解锁。
17.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车身域控制器、电子门锁、电子门锁把手、预警灯和整车控制器;所述毫米波雷达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预警灯、所述电子门锁把手和所述电子门锁电性连接;使用时,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氢能汽车周围的障碍信号,并将所述障碍信号发送至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障碍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移动障碍;如果所述氢能汽车周围存在移动障碍时,所述整车控制器发送预警信号至车身域控制器;当乘客第一次拉动电子门锁把手时,所述电子门锁把手向所述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控制所述预警灯闪烁;当所述乘客第二次拉所述电子门锁把手时,所述电子门锁把手向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所述车身域控制器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控制所述电子门锁解锁;当氢能汽车周围存在移动障碍时,乘客需要进行两次拉所述电子门锁把手的动作才能开启车门,并会以预警灯闪烁的形式提醒乘客注意,能够有效地避免乘客因开门时没有注意到所述氢能汽车周围存在移动障碍而引起的事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某一实施例中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某一实施例中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20.其中,1、车身域控制器;2、整车控制器;3、毫米波雷达;4、车载娱乐系统;5、预警灯;6、电子门锁把手;7、电子门锁;8、电子门锁开关;9、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22.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3、车身域控制器1、电子门锁7、电子门锁把手6、预警灯5和整车控制器2;
23.毫米波雷达3与整车控制器2电性连接,用于探测氢能汽车周围障碍信号,并将所述障碍信号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
24.车身域控制器1分别与整车控制器2、预警灯5、电子门锁把手6和电子门锁7电性连接;
25.整车控制器2用于根据所述障碍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移动障碍;如果是,整车控制器2还用于发送预警信号至车身域控制器1;毫米波雷达3能够精确的探测到障碍的距离信息,通过将不同时刻所述障碍的距离信息发送给整车控制2,整车控制器2即可将所述障碍的距离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移动障碍;
26.车身域控制器1用于接收所述预警信号;当乘客第一次拉电子门锁把手6时,电子
门锁把手6用于向车身域控制器1发送第一解锁请求信号;车身域控制器1还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控制预警灯5闪烁;当第二次拉电子门锁把手6时,电子门锁把手6还用于向车身域控制器1发送第二解锁请求信号;车身域控制器1还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控制电子门锁7解锁。
27.当所述氢能汽车周围存在移动障碍时,乘客需要进行两次拉电子门锁把手6的动作才能开启车门,并会以预警灯5闪烁的形式提醒乘客注意,能够有效地避免乘客因开门时没有注意到所述氢能汽车周围存在移动障碍而引起的事故。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氢能汽车的各车门上分别设置有电子门锁7、电子门锁把手6和电子门锁开关8。
29.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毫米波雷达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毫米波雷达3分布在所述氢能汽车尾部的左右两侧。
30.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毫米波雷达3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四个毫米波雷达3分布在所述氢能汽车前端和尾部的左右两侧。
31.进一步地,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车载娱乐系统4;车载娱乐系统4与车身域控制器1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
32.具体地,车载娱乐系统4的中控显示屏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按钮;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电子门锁开关8;电子门锁开关8与电子门锁7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子门锁7解锁;电子门锁开关8相当于紧急开关,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开启车门。
34.进一步地,所述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还包括指示灯9;指示灯9安装于电子门锁开关8上;指示灯9与电子门锁7电性连接,用于显示电子门锁7的解锁状态;当指示灯9点亮时,电子门锁7处于锁紧状态;当指示灯9熄灭时,电子门锁7处于解锁状态。
35.本实施例中的氢能汽车停止后,电子门锁7处于锁止状态;指示灯9显示车门锁止。
36.参考图2,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系统的氢能汽车下车安全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s1、毫米波雷达3探测氢能汽车周围障碍信号,并将所述障碍信号发送至整车控制器2;
38.s2、整车控制器2接收并根据所述障碍信号判断是否存在移动障碍;
39.如果是,整车控制器2向车身域控制器1发送预警信号;当乘客第一次拉电子门锁把手6时,电子门锁把手6向车身域控制器1发送第一解锁请求信号;车身域控制器1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信号控制预警灯5闪烁;当乘客第二次拉电子门锁把手6时,电子门锁把手6向车身域控制器1发送第二解锁请求信号;车身域控制器1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信号控制电子门锁7解锁。
40.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41.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4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