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车折叠登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4372发布日期:2022-01-12 07:3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车折叠登顶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攀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车折叠登顶梯。


背景技术:

2.现有箱式专用车为了检修顶部安装的设备在驾驶员侧厢壁上安装登顶梯。因车厢与驾驶室间隙小厢体超出驾驶室尺寸不能太大,因此箱式车登顶宽度较窄,仅容单脚,上下极为不便,同时也增加了踏空的风险;同时检修人员在攀登过程中,需要一手携带修理工具,同时也增加了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方便、安全性高,容易携带工具的专用车折叠登顶梯。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专用车折叠登顶梯,包括固定柱,沿所述固定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固定支架,各所述固定支架连接车厢侧壁,所述固定柱远离固定支架端铰接若干踏步单元,各所述踏步单元沿所述固定柱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柱下端连接阻挡单元,阻挡单元位于固定柱和支撑柱之间,各所述踏步单元远离固定柱端铰接支撑柱,沿所述支撑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挂钩,当所述踏步单元处于工作工位时,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车厢侧壁。
6.作为限定,所述阻挡单元为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位于最下端所述踏步单元的下端,当所述阻挡板处于工作工位时,所述固定柱、相邻的所述踏步单元和所述支撑柱之间呈四边形。
7.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踏步单元为踏板。
8.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踏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9.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柱主体和支撑柱延长体,所述支撑柱主体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柱延长体,当所述支撑柱延长体处于工作工位时,所述支撑柱的最高端高于车厢顶部。
10.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锁止机构,当锁止机构处于工作工位时,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固定柱之间处于锁紧状态。
11.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锁扣、固定挂钩和手柄,所述固定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锁扣,所述支撑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挂钩,所述固定挂钩铰接所述手柄。
12.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支撑柱连接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支撑柱靠近地面端。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4.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沿固定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固定支架,各固定支架连接车厢侧壁,固定柱远离固定支架端铰接若干踏步单元,各踏步单元沿固定柱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固定柱下端连接阻挡单元,阻挡单元位于固定柱和支撑柱之间,各踏步单元
远离固定柱端铰接支撑柱,沿支撑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挂钩,当踏步单元处于工作工位时,支撑柱远离车厢侧壁;这种设置使踏步单元的长度增加,使攀登人员的双脚可以放置在踏步单元上,提高了安全性,检修人员在攀登过程中,可以把携带的维修工具悬挂在挂钩上,攀登人员每升高一次,相应的把维修工具提高一次,这种设置使攀登人员在攀登过程中可以采用双手握住踏步单元,提高了安全性;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攀登人员在攀登过程中易踏空,仅单手掌握平衡,使攀登人员的危险性增加,该装置增加了踏步单元的长度和挂钩,降低了攀登人员在攀登过程中踏空的风险,挂钩可以悬挂维修工具,使攀登人员可以用双手掌握平衡,提高了安全性,适用于箱式车。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踏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22.标注部件:1-固定柱,2-固定支架,3-车厢,4-踏步单元,401-防滑结构,5-阻挡单元,6-支撑柱,601-支撑住本体,602-支撑柱延长体,7-挂钩,8-锁止机构,801-固定锁扣,802-固定挂钩,803-手柄,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一种专用车折叠登顶梯
2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专用车折叠登顶梯,如图1、图3、图5所示,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通过螺栓连接多个固定支架2,固定柱1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支架2,多个固定支架2沿固定柱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固定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车厢3侧壁,每个固定支架2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车厢3侧壁,固定柱1远离固定支架2端铰接多个踏步单元4,多个踏步单元4沿固定柱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踏步单元4可以为踏板、踏杆等支撑面,固定柱1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阻挡单元5,固定柱1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阻挡单元5,阻挡单元5可以阻挡板、阻挡杆等限制体,阻挡单元5位于固定柱1和支撑柱6之间,每个踏步单元4远离固定柱1端铰接支撑柱6,沿支撑柱6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挂钩7,挂钩7还可以采用其它悬挂结构,当踏步单元4处于工作工位时,支撑柱6远离车厢3侧壁,这种设置使踏步单元4的长度增加,使攀登者的双脚可以放置在踏步单元4上,增加了安全性,挂钩7的设置可以使攀登人员采用双手保持平衡,提高了安全性;并且踏步单元4和固定柱1与支撑柱6之间采用铰接设置,使登顶梯在使用时,踏步单元4打开,提高了攀登人员的安全性;登顶梯在收纳时,体积缩小,占用空间小,方便收纳;在使用时,使支撑柱6远离车厢3侧
壁,打开踏步单元4,之后,攀登人员把维修工具悬挂在挂钩7上,双手握住踏步单元4和或支撑柱6,使脚踏上最下端的踏步单元4,然后,把维修工具提高,悬挂在挂钩7上,继续攀登,重复动作,攀登到车厢3顶部;收纳时,以固定柱1和踏步单元4的铰接端为轴,使踏步单元4靠近支撑柱6端向上、向固定柱1端靠近,使固定柱1和支撑柱6相固定,完成登顶梯的收纳;登顶梯的打开或折叠采用平行四边形折叠收纳的原理;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折叠方便、安全性高,容易携带维修工具。
26.本实施例阻挡单元5的一个优选结构为,如图1所示,阻挡单元5为阻挡板,阻挡板位于最下端踏步单元4的下端,阻挡板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柱1,阻挡板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柱1,当阻挡板处于工作工位时,固定柱1、相邻的踏步单元4和支撑柱6之间呈四边形,优选踏步单元4呈水平状态,这种设置可以防止攀登人员的脚沿踏步单元4的长度方向滑动,提高了安全性;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提高了攀登人员的安全性。
27.本实施例踏步单元4的一个优选结构为,如图1、图4所示,踏步单元4为踏板,踏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固定柱1和支撑柱6,踏板的长度大于成人双脚的宽度,可以使双脚同时放置在踏板上,降低了攀登人员踏空的分险,提高了安全性;踏板的上表面通过机床开设有防滑结构401,防滑结构401可以为防滑孔、防滑花纹、防滑齿形、防滑凸起等,优选防滑结构401和踏板一体成型,这种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攀登人员的脚掌沿踏板的宽度方向滑动,提高了安全性;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提高了攀登人员的安全性。
28.本实施例支撑柱6的一个优选结构为,如图1、图2所示,支撑柱6包括支撑柱主体601和支撑柱延长体602,支撑柱主体60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支撑柱延长体602,支撑柱主体601还可以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支撑柱延长体602,支撑柱主体601还可以通过卡接方式连接支撑柱延长体602,支撑柱主体601还可以通过销轴等其它连接方式连接支撑柱延长体602,这种连接方式使支撑柱延长体602和支撑柱主体601方便拆卸和安装,以插接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支撑柱主体601靠近车厢3顶部端通过开孔机开设有插接口,插接口沿支撑柱主体601的长度反向设置,支撑柱延长体602和插接口相适配,当支撑柱延长体602处于工作工位时,支撑柱6的最高端高于车厢3顶部,这种设置当攀登人员攀登到车厢3顶部时,支撑柱延长体602对攀登人员提供一个扶手,提高了攀登人员的安全性,支撑柱主体601和支撑柱延长体602的活动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节省了时间;支撑柱6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把手9,支撑柱6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把手9,优选把手9位于支撑柱6的下端,这种设置方便折叠或打开登顶梯,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提高了安全性,方便拆卸和安装,使登顶梯的折或打开方便操作。
29.本实施例固定柱1的一个优选结构为,如图1所示,固定柱1和支撑柱6之间设有锁止机构8,锁止机构8可以为绑扎锁止、卡扣锁止、销轴锁止等其它锁止方式,当锁止机构8处于工作工位时,支撑柱6和固定柱1之间处于锁紧状态,即登顶梯处于处于收纳状态,锁止机构8包括固定锁扣801、固定挂钩802和手柄803,固定柱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锁扣801,支撑柱6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挂钩802,固定挂钩802铰接手柄803,这种设置使登顶梯的收纳方便、简单,提高登顶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此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采用上述设置,提高了登顶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31.在使用时,使支撑柱6远离车厢3侧壁,打开踏步单元4,之后,攀登人员把维修工具悬挂在挂钩7上,双手握住踏步单元4和或支撑柱6,使脚踏上最下端的踏步单元4,然后,把维修工具提高,悬挂在上一级的挂钩7上,继续攀登,重复动作,当攀登人员攀登到车厢3上部时,攀登人员把携带的支撑柱延长体602插接在支撑柱主体601上,攀登人员手握住支撑柱延长体602攀登到车厢3顶部,收纳时,以固定柱1和踏步单元4的铰接端为轴,使踏步单元4靠近支撑柱6端向上、向固定柱1端靠近,使固定柱1和支撑柱6相固定,完成登顶梯的收纳。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