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8728发布日期:2022-08-17 07:3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已大势所趋,而新能源车上的动力电池需要在合理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目前,市场上普遍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目前,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中,一般采用多个三通阀加多个四通阀来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以及对电池的加热和冷却。然而,热管理系统中的管路通过多个三通阀和多个四通阀连接,管路连接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阀较多,导致汽车热管理系统线路复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支路,电机支路,换热支路和制热支路,所述电池支路上设有电池,所述电机支路上设有电机,所述换热支路上设有换热器,所述制热支路上设有暖风芯体;以及
5.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均连接,所述换向阀用以切换以使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中至少两个支路连通进行热交换。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支路均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包括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三换热支路,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位置;
8.当所述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连通,所述电机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连通。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包括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三换热支路,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二位置;
10.当所述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与所述电机支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支路与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连通。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包括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三换热支路,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换向阀具
有第三位置;
12.当所述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连通,所述制热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连通,所述电机支路与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连通。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包括第一换热支路、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三换热支路,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换向阀具有第四位置;
14.当所述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与所述电机支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支路与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连通,所述制热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连通。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包括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一换热支路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用以将制冷剂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第二换热支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上设有第二储液壶、第二泵体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泵体用以将所述第二储液壶中的制冷剂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支路上还设有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用以对经过所述ptc加热器的制冷剂进行加热。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还包括第三换热支路,所述第三换热支路设有第三换热器,用以与其他支路连通时进行换热。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具有多个连接口,多个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均连接。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七连接口、第八连接口、第九连接口、第十连接口、第十一连接口和第十二连接口,其中,所述电池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口连接,所述电机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八连接口连接,所述制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九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连接口连接。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支路上设有第一储液壶,所述第一储液壶用于盛装制冷剂。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路上还设有第三泵体,所述第三泵体与所述电机连通,用以输送电机支路中的制冷剂。
2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支路,电机支路,换热支路,制热支路以及换向阀;所述电池支路上设有电池,所述电机支路上设有电机,所述换热支路上设有换热器,所述制热支路上设有暖风芯体;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均连接,所述换向阀用以切换以使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中至少两个支路连通进行热交换。
24.本发明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支路,电机支路,换热支路,制热支路以及换向
阀;所述电池支路上设有电池,所述电机支路上设有电机,所述换热支路上设有换热器,所述制热支路上设有暖风芯体;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均连接,所述换向阀用以切换以使所述电池支路,所述电机支路,所述换热支路和所述制热支路中至少两个支路连通进行热交换。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通常包括有多个三通阀和多个四通阀,管路连接复杂,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一个换向阀就可以实现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功能,如此,减少了冷媒泄漏的风险,有利于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且通过一个换向阀将换热器、电池、电机、暖风芯体等部件有效的集成在一起,减少了多个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管路连接。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汽车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1中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1中换向阀处于第三位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中换向阀处于第四位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32.[0033][0034]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多个”的描述,“多个”的含义为包括至少两个。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实施例,该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中,一般采用多个三通阀加多个四通阀来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以及对电池的加热和冷却等,如此设计,热管理系统中的管路连接较复杂。本发明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只通过一个控制阀就可以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以及对电池的加热和冷却等
功能,简化了热管理系统中的管路。
[0039]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1包括电池支路10,电机支路20,换热支路30,制热支路40以及换向阀50;所述电池支路10上设有电池11,所述电机支路20上设有电机21,所述换热支路30上设有换热器,所述制热支路40上设有暖风芯体41;所述换向阀50与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均连接,所述换向阀50用以切换以使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中至少两个支路连通进行热交换。
[0040]
具体地,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均与换向阀50连接,所述换向阀50开设有多个连接口,所述换向阀50内设置有多个通道,通过控制换向阀50进行切换以使得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连通进行热交换。
[0041]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支路10上设置有电池11,制冷剂在电池支路10中进行循环,可以对电池11进行换热。所述换热支路30上设置有换热器,当换向阀50进行换向后,所述换向支路与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或所述制热支路40连通,以起到换热的作用。所述电机支路20上设置有电机21,制冷剂在电机支路20中进行循环时,可以对电机21进行冷却。所述制热支路40上设置有暖风芯体41,空气可以通过暖风芯体41吹出,以提高换热的舒适性。
[0042]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3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支路30均与所述换向阀50连接。具体说来,通过多个换热支路30与电池支路10、电机支路20和制热支路40连通,以实现整个汽车热管理系统1的换热作用,且多个换热支路30与电池支路10、电机支路20和制热支路40具有多种连通方式,丰富了汽车热管理系统1的换热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热管理系统1的经济性。
[004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30包括第一换热支路31、第二换热支路32和第三换热支路33,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311、第二换热器323和第三换热器331,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设有第一换热器311,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设有第二换热器323,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设有第三换热器331,其中,所述第三换热器331可以配置为散热器331。
[0044]
所述换向阀50具有多个连接口,多个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均连接。通过多个连接口与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连接,并通过所述换向阀50内部进行切换,以使得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中的至少两条支路连通并形成循环回路进行换热。
[0045]
具体说来,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一连接口501和第二连接口502,所述电池支路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5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502连接。所述换向阀50还具有第三连接口503和第四连接口504,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口5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口504连接。所述换向阀50还具有第五连接口505和第六连接口506,所述电机支路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口50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口506连接。所述换向阀50还具有第七连接口507和第八连接口508,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口50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八连接口508连接。所述换向阀50还具有第九连接口509和第十连接口510,所述制热支路40的一端与所述第九连接口509连接,另一端与所
述第十连接口510连接。所述换向阀50还具有第十一连接口511和第十二连接口512,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口5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连接口512连接。所述换向阀50内设置有多个通道,通过切换多个通道的位置可以使得电池支路10、电机支路20、制热支路40、第一换热支路31、第二换热支路32和第三换热支路33中的任意两个或三个支路连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循环回路进行换热。
[0046]
本发明的换向阀50具有四个工作位置,对应的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1具有四种模式,具体如下。
[0047]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一位置,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10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连通,所述电机支路20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连通。具体说来,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口501和第三连接口50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502和第四连接口504连通,以使得所述电池支路10和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连通,形成电池换热回路2,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对电池11进行换热,在该电池换热回路2下,既可以对电池11进行加热升温,也可以对电池11进行散热降温,以使得电池11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同时,所述第五连接口505和第十二连接口512连通,所述第六连接口506和第七连接口507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508和第十一连接口511连通,以形成电机冷却回路3,该回路主要是第二换热器323通过所述散热器331对电机21进行冷却散热,防止电机21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短路或损坏。
[0048]
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二位置,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10与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与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连通。具体说来,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口501和第五连接口505连通,所述第六连接口506和所述第七连接口507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508和所述第二连接口502连通,以形成电池电机换热回路4,所述第二换热器323给所述电池11进行加热,所述电机21的热量也会随着制冷剂在电池电机换热回路4中循环而为电池11加热,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和电机21同时为电池11进行加热,减小了汽车的电损耗。同时,所述第三连接口503和所述第十二连接口512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504和所述第十一连接口511连通,以形成换热回路5,此时第一换热器311通过所述散热器331吸热,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23通过冷媒系统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向汽车内的乘员舱加热,并同时给所述电池11进行加热,当然,在其他模式时,所述散热器331还可以用来散热。
[0049]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三位置,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10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连通,所述制热支路40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连通,所述电机支路20与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连通。具体说来,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口501和第三连接口50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502和第四连接口504连通,以使得所述电池支路10和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连通,形成电池换热回路2,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对电池11进行换热,在该电池换热回路2下,既可以对电池11进行加热升温,也可以对电池11进行散热降温,以使得电池11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同时,所述第五连接口505和第十二连接口512连通,第六连接口506和第十一连接口511连通,以形成电机21散热回路6,在该回路下,主要通过散热器331对电机21进行散热,防止电机21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短路或损坏。同时,所述第七连接口507和所述第十连接口510连通,
所述第八连接口508和所述第九连接口509连通,以形成制热回路7,在该回路下,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向汽车的乘员舱内进行加热,并且该制热回路7设置有暖风芯体41,通过暖风芯铁间接换热,使得吹向乘客的暖风温度较均匀,更加舒适。
[0050]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第一换热器311和第二换热器323还通过冷媒系统连通,在制热回路7中,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作为冷凝器使用,因此所述第一换热器311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可以吸收电池换热回路2中电池11的余热,并传递至第二换热器323处,进一步降低汽车电能的损耗。
[0051]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阀50具有第四位置,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10与所述电机支路20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与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连通,所述制热支路40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连通。具体说来,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口501和所述第五连接口505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502和所述第六连接口506连通,以形成所述电池制热回路8,在该回路下,所述电机21的热量可以通过电池制热回路8的循环,将热量传递至电池11处,以对电池11进行加热,无需使用单独的换热器对电池11进行加热,减少了汽车电能的损耗,并使电池11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能快速升温至适宜温度并发动。同时,同时,所述第三连接口503和所述第十二连接口512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504和所述第十一连接口511连通,以形成换热回路5,此时第一换热器311通过所述散热器331吸热,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23通过冷媒系统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向汽车内的乘员舱加热,并同时给所述电池11进行加热。同时,所述第七连接口507和所述第十连接口510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508和所述第九连接口509连通,以形成制热回路7,在该回路下,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向汽车的乘员舱内进行加热,并且该制热回路7设置有暖风芯体41,通过暖风芯铁间接换热,使得吹向乘客的暖风较均匀,更加舒适。
[0052]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30包括第一换热支路31,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设有第一换热器311和第一泵体312,所述第一泵体312用以将制冷剂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具体地,当所述第一换热支路31与其他支路通过所述换向阀50连通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11用于连通后的回路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泵体312用于给所述连通后的回路中的制冷剂施加压力,以使得制冷剂在回路中进行流动,并将制冷剂输送到所述第一换热器311处进行换热。
[0053]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30还包括第二换热支路32,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上设有第二储液壶321,所述第二储液壶321用于盛装制冷剂。具体地,所述第二储液壶321中盛装有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二储液壶321对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补充制冷剂,并流向其他支路中。同时,当其他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后形成的回路,在换热过程中气压增大时,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储液壶321进行排气,使得其他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后形成的回路内的气压恢复,同时,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储液壶321观察所述制冷剂的液位,以及时补充制冷剂。
[005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上还设有第二泵体322和第二换热器323,所述第二泵体322设于所述第二储液壶32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之间,用以将所述第二储液壶321中的制冷剂输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具体地,为了使处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中的制冷剂,以及其他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连通后的回路中的制冷剂能够流动,因此所述第
二换热支路32上还设置有第二泵体322,所述第二泵体322用于给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以及其他支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连通后的回路中的制冷剂施加压力,以使得制冷剂进行流动,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主要用于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泵体322设于所述第二储液壶32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之间,能够更有效、快速的将所述制冷剂输送至第二换热器323处进行换热,以提高换热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泵体32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壶321之前,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之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0055]
请参阅图1至图5,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上还设有ptc加热器324,所述ptc加热器324用以对经过所述ptc加热器324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所述ptc加热器324位于所述第二泵体322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ptc加热器324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泵体322之前或所述第二换热器323之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0056]
具体地,当换向阀5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第三换热支路33和所述电机支路20连通,以形成电机冷却回路3,该回路主要是第二换热器323通过所述散热器331对电机21进行冷却散热,防止电机21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短路或损坏,因此在该状态下,所述ptc加热器324关闭,不发生作用。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池支路10、电机支路20和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连通,以形成电池电机换热回路4,所述第二换热器323给所述电池11进行加热,所述电机21的热量也会随着制冷剂在电池电机换热回路4中循环而为电池11加热,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和电机21同时为电池11进行加热,减小了汽车的电损耗,若所述第二换热器323给所述电机21进行加热时热量不足,或者效率不够高时,可以打开ptc加热器324再次加热,以对该回路的热交换进行补偿。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换热支路32和制热支路40连通,以形成制热回路7,在该回路下,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3向汽车的乘员舱内进行加热,并且该制热回路7设置有暖风芯体41,通过暖风芯铁间接换热,使得吹向乘客的暖风温度较均匀,更加舒适,当该回路的热量不足时,可以打开ptc加热器324再次加热,以对该回路的热交换进行补偿。当所述换向阀50处于第四位置时,同所述换向阀50处于第三位置时相同,此时第二换热支路32和制热支路40连通,以形成制热回路7,具体参考前述介绍,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0057]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支路30还包括第三换热支路33,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设有第三换热器331,用以与其他支路连通时进行换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换热器331设置为散热器331,当所述第三换热支路33与其他支路连通形成回路时,该散热器331可以对连通后的回路进行散热,或者,该散热器331也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进行吸热。
[0058]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支路10上设有第一储液壶12,所述第一储液壶12用于盛装制冷剂。具体地,所述第一储液壶12中盛装有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一储液壶12观察回路中制冷剂的液位,以及时补充制冷剂,同时,当其他支路与所述电池支路10连通形成回路时,在换热过程中气压增大时,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储液壶12进行排气,使得其他支路与所述电池支路10连通后形成的回路内的气压恢复。
[0059]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路20上还设有第三泵体22,所述第三泵体22与所述电机21连通,用以输送电机支路20中的制冷剂。具体地,由于电机支路20与其他支路连通形成回路后,制冷剂需要在回路中进行循环,所述第三泵体22可以为回路中的制冷剂施加压力,以使得制冷剂可以在回路中进行循环。
[0060]
本发明的汽车热管理系统1包括电池支路10,电机支路20,换热支路30,制热支路40以及换向阀50;所述电池支路10上设有电池11,所述电机支路20上设有电机21,所述换热支路30上设有换热器,所述制热支路40上设有暖风芯体41;所述换向阀50与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均连接,所述换向阀50用以切换以使所述电池支路10,所述电机支路20,所述换热支路30和所述制热支路40中至少两个支路连通进行热交换。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1,通常包括有多个三通阀和多个四通阀,管路连接复杂,相较于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一个换向阀50就可以实现汽车热管理系统1的功能,如此,减少了冷媒泄漏的风险,有利于汽车热管理系统1的稳定运行,并且通过一个换向阀50将换热器、电池11、电机21、暖风芯体41等部件有效的集成在一起,减少了多个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汽车热管理系统1的管路连接。
[0061]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汽车热管理系统。所述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汽车为新能源洗车。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