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

文档序号:31357373发布日期:2022-08-31 13:5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

1.本技术涉及航行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


背景技术:

2.无人航行器的发展已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无人航行器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国内目前重点发展自主式无人航行器,且有些成熟的无人航行器产品已投入使用,已有成功研制的遥控式水上飞机、大疆公司各类无人机等,这些无人航行器只具备单独的飞行、航行或陆地行驶的运动模式,且只能完成简单的工作,目前尚无能够实现空中、水中和陆地三栖运动的航行器以实现各项水上作业与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其能够快速高效的在无人艇、无人机和航行器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海滩、水域和空中无人设备活动。
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其包括水上航行器、多艘无人艇和至少一个无人机,水上航行器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艘无人艇,无人机的底部通过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水上航行器的顶部。
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无人艇的底部铰接有至少两个支杆,每个支杆均连接有可旋转的滚轮,支杆被配置成可相对于无人艇转动至贴合于无人艇底部或使滚轮滚动抵压地面。
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无人艇的底部设有容纳槽,支杆被配置成可转动至收容于或脱出容纳槽。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无人艇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支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水上航行器的底壁中部凹陷形成凹陷部。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包括水上航行器、多艘无人艇和至少一个无人机,水上航行器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艘无人艇,无人机的底部通过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水上航行器的顶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能够快速高效的在无人艇、无人机和航行器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海滩、水域和空中无人设备活动。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中水上航行器和无人机连接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中水上航行器和无人机连接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中无人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中无人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中无人艇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中无人艇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00、水上航行器;110、无人艇;120、无人机;130、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140、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150、支杆;160、滚轮;170、容纳槽;180、驱动电机;190、转轴;200、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9.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其包括水上航行器100、四艘无人艇110和一个无人机120,水上航行器100的两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130可拆卸地连接有一艘无人艇110,无人机120的底部通过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140可拆卸地连接于水上航行器100的顶部。无人艇110的底部铰接有一个支杆150,每个支杆150均连接有可旋转的滚轮160,支杆150被配置成可相对于无人艇110转动至贴合于无人艇110底部或使滚轮160滚动抵压地面,无人艇110的底部设有容纳槽170,支杆150相对于无人艇110转动时收容于或脱出容纳槽170,无人艇110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支杆150转动的驱动电机180,驱动电机180的输出轴连接有可旋转地连接于无人艇110的转轴190,支杆150远离滚轮160的一端固定套设于转轴190上,水上航行器100的底壁中部凹陷形成凹陷部200。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由水上航行器100、通过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130分别吸附于水上航行器100两侧两端的四艘无人艇110和通过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140吸附于水上航行器100顶部的无人机120组成,水上搜救作业时使用无人机120带动水上航行器100和无人艇110飞行至事故地点海域落下后,控制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130和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140解除吸附,使无人机120、水上航行器100和四艘无人艇110解除连接,此时可以分别控制无人机120、水上航行器100和四艘无人艇110沿不同方向移动进行搜救活动,在搜救作业完毕后控制四艘无人艇110移动至水上航行器100两侧两端重新使用第一电磁铁吸附装置130吸附固定于水上航行器100,并控制无人机120移动至水上航行器100顶部重新使用第二电磁铁吸附装置140吸附固定于水上航行器100,即可使用无人机120带动水上航行器100和无人艇110飞行返回。
31.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在无人艇110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可旋转的转轴190及与转轴190对应连接的支杆150,每个支杆
150均连接有可旋转的滚轮160,无人艇11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驱动转轴190旋转的驱动电机180,当需要控制无人机120带动水上航行器100和无人艇110飞行至正常道路上进行移动时,可以控制驱动电机180驱动转轴190旋转使支杆150相对于无人艇110转动至脱出容纳槽170并滚动抵压地面,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基于外载可分离式无人艇实现的三栖式航行器在陆地移动时的稳定性,拓展了使用范围,在无人机120带动水上航行器100和无人艇110飞行至海域移动时,可控制驱动电机180驱动转轴190反向旋转使支杆150相对于无人艇110转动至收容于容纳槽170。
32.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