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5900发布日期:2022-07-05 17: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副水箱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是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


背景技术:

2.副水箱总成常常用于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主要用于加液储液、回流蒸汽、提供膨胀空间及维持冷却系统压力,副水箱总成是保证车辆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组件。
3.现有的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需要对副水箱总成进行拆卸维修或者更换时,螺栓的拆卸较为繁琐,不利于副水箱总成的快速拆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后表面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外表面安装有缓冲座,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与固定板的连接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安装有固定销,所述安装板的端部内部开设有一号活动腔,所述一号活动腔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一号活动腔的内部安装有回力弹簧,所述固定槽的表面靠近端口处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板的侧面靠近端部处开设有固定孔。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端部截面为l形,所述固定槽和固定板相适配且彼此之间为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槽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固定板对称分布在连接板的表面,所述固定槽对称分布在安装板的表面。
8.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端部延伸至一号活动腔内与限位块的表面固接,所述固定柱和安装板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销的连接轴延伸一号活动腔内与限位块固接,所述固定销与安装板之间为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回力弹簧套于固定销的连接轴外部,所述弹簧的长度和一号活动腔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回力弹簧的端部与限位块的表面固接,所述限位块的端部面积大于回力弹簧的端口面积,所述限位块和一号活动腔之间为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缓冲座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活动腔,所述缓冲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固接有滑块,所述缓冲座的内部侧面与滑块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的底面安装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表面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内部位于活塞杆的端部表面安装有活塞片,所述活塞片的
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缓冲柱的内部填充有黏滞流体,所述防护垫和缓冲座的内部底面之间安装有阻尼弹簧。
11.优选的,所述阻尼弹簧套于缓冲柱的外部,所述缓冲柱和阻尼弹簧均呈线性阵列分布在缓冲座的内部,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活塞片的表面。
12.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端部延伸至缓冲座的内部与挡板固接,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和滑槽相适配且彼此之间为滑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板上的固定板和安装板上的固定槽对接,固定板底端挤压固定槽内部的固定柱,固定柱挤压收缩,向安装板的内部移动,固定柱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同步移动,在一号活动腔内部移动时,挤压回力弹簧,并推动固定销向安装板侧面外部延伸,当固定板完全与固定槽连接之后,回力弹簧推动限位块和固定柱复位,使固定柱和固定孔稳定插接,从而实现副水箱总成的快速安装,避免传统的螺栓安装方式,费时费力;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板和缓冲座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挡板挤压防护垫,防护垫推动活塞杆向缓冲柱内部移动,并使活塞片挤压黏滞流体,黏滞流体活塞片上的通孔缓慢流出,减缓活塞杆的快速运动,配合爱阻尼弹簧的弹性缓冲,从而有利于缓冲副水箱总成的震动冲击,提高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固定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柱等结构的剖视图。
22.图中:1、箱体;2、连接板;3、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4、安装板;5、固定销;6、固定板;7、缓冲座;8、固定槽;9、活动板;10、固定孔;11、固定柱;12、一号活动腔;13、回力弹簧;14、限位块;15、挡板;16、二号活动腔;17、滑块;18、滑槽;19、缓冲柱;20、阻尼弹簧;21、活塞杆;22、防护垫;23、黏滞流体;24、活塞片;2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所示,带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副水箱总成,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漂浮磁石液位传感器3,所述箱体1的后表面栓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
2的表面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固接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端部外表面安装有缓冲座7,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固接有固定板6,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与固定板6的连接处开设有固定槽8,所述安装板4的侧面安装有固定销5,所述安装板4的端部内部开设有一号活动腔12,所述一号活动腔12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一号活动腔12的内部安装有回力弹簧13,所述固定槽8的表面靠近端口处滑动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固定板6的侧面靠近端部处开设有固定孔10,有利于实现副水箱总成的快速安装,避免传统的螺栓安装方式,费时费力。
25.所述固定板6的端部截面为l形,所述固定槽8和固定板6相适配且彼此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6和固定槽8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固定板6对称分布在连接板2的表面,所述固定槽8对称分布在安装板4的表面,有利于提高箱体1上的连接板2和安装板4之间的固定连接效果。
26.所述固定柱11的端部延伸至一号活动腔12内与限位块14的表面固接,所述固定柱11和安装板4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销5的连接轴延伸一号活动腔12内与限位块14固接,所述固定销5与安装板4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回力弹簧13套于固定销5的连接轴外部,所述弹簧的长度和一号活动腔12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回力弹簧13的端部与限位块14的表面固接,所述限位块14的端部面积大于回力弹簧13的端口面积,所述限位块14和一号活动腔12之间为滑动连接,有利于固定柱11的弹性伸缩,方便固定柱11和固定孔10的灵活伸缩,有利于箱体1的快速拆装固定。
27.所述缓冲座7的内部开设有二号活动腔16,所述缓冲座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侧面固接有滑块17,所述缓冲座7的内部侧面与滑块17的连接处开设有滑槽18,所述挡板15的底面安装有防护垫22,所述防护垫22的表面安装有活塞杆21,所述活塞杆21的端部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缓冲柱19,所述缓冲柱19的内部位于活塞杆21的端部表面安装有活塞片24,所述活塞片24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5,所述缓冲柱19的内部填充有黏滞流体23,所述防护垫22和缓冲座7的内部底面之间安装有阻尼弹簧20,有利于缓冲副水箱总成的震动冲击,提高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固定安装效果。
28.所述阻尼弹簧20套于缓冲柱19的外部,所述缓冲柱19和阻尼弹簧20均呈线性阵列分布在缓冲座7的内部,所述通孔25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活塞片24的表面,所述活动板9的端部延伸至缓冲座7的内部与挡板15固接,所述滑块17位于滑槽18内,所述滑块17和滑槽18相适配且彼此之间为滑动连接,有利于通过滑块17和滑槽18的配合,提高活动板9和缓冲座7之间的滑动缓冲效果。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副水箱总成进行安装时,通过设有连接板2、安装板4、固定板6、固定槽8、固定销5、回力弹簧13、限位块14、固定柱11和固定孔10,先将箱体1和连接板2栓接,将连接板2上的固定板6和安装板4上的固定槽8对接,固定板6底端挤压固定槽8内部的固定柱11,固定柱11挤压收缩,向安装板4的内部移动,固定柱1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块14同步移动,在一号活动腔12内部移动时,挤压回力弹簧13,并推动固定销5向安装板4侧面外部延伸,当固定板6完全与固定槽8连接之后,回力弹簧13推动限位块14和固定柱11复位,使固定柱11和固定孔10稳定插接,从而实现副水箱总成的快速安装,避免传统的螺栓安装方式,费时费力;通过设有活动板9、缓冲座7、滑块17、滑槽18、挡板15、防护垫22、缓冲柱19、活塞杆21、活塞片24、通孔25、黏滞流体23和阻尼弹簧20,在副水箱总成受到震动时,
活动板9和缓冲座7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挡板15挤压防护垫22,防护垫22推动活塞杆21向缓冲柱19内部移动,并使活塞片24挤压黏滞流体23,黏滞流体23活塞片24上的通孔25缓慢流出,减缓活塞杆21的快速运动,配合爱阻尼弹簧20的弹性缓冲,从而有利于缓冲副水箱总成的震动冲击,提高防护效果的同时提高固定安装效果。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