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汽车安全启动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36625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弯管7和汽车顶棚9通过螺纹孔A铰链连接,可伸缩固定架8与汽车顶棚9通过螺纹孔B固定连接,当可伸缩固定架8伸开时可固定弯管7使弯管不能转动,当可伸缩固定架8缩回时可以松开弯管7使弯管7绕汽车顶棚9转动带动后视镜汽车内后视镜6转动并使汽车内后视镜6上的视网膜扫描器对准驾驶员眼部,视网膜信息处理分析模块的硬件主要包括信号调整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扫描到的视网膜信息经信号调整电路放大、滤波、整形,然后把提取到的特征信息经数字信号处理器与视网膜库里的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匹配不成功为0、匹配成功为I)传送到微控制器单元4,其中采用的算法可参照《机载彩色图像增强系统设计与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尹传历,丁策;2013.或一种面向多核处理器的高效并行PCA-SIFT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刘仲,邢彬朝,陈跃跃;2012.
[0026]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可采用TMS320C6000系列的DSP芯片微处理器,可以实现对视网膜信息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匹配。
[0027]所述微控制器单元4采用MCS类的单片机,来控制系统信息的检测,单片机通过车门状态检测模块1、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2、视网膜扫描模块3三个模块发出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启动安全,即当以上三个模块均发来结果I时发出启动指令给发动机启动模块5中的ECU,除此之外发出并发出停止指令给ECU。
[0028]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模块5中的ECU接收微控制器单元4传来的启动信息,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发动机的启动。
[0029]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图2和图3所示,当车门状态检测模块I中的车门闭锁开关检测到车门关闭,并且驾驶员驾驶就位检测模块2中的压力传感器感应到驾驶人员进入待驾状态后,驾驶员可以向上推动可伸缩固定架,然后将汽车内后视镜支架转动使汽车内后视镜到其眼睛前方,将反面对准人的眼睛,微控制器单元4一一单片机发出指令使视网膜扫描模块3开始工作,视网膜扫描器开启,进行视网膜扫描,并把获得的数据经信号调整电路处理后,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其与之前录入的驾驶人视网膜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与存储信息的一致性,然后判定是否为真正的驾驶员。根据获得的驾驶员一致性结果传送给微控制器单元4,微控制器单元4根据上述3个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当以上三个模块均发来结果I时发出启动指令给ECU,除此之外发出并发出停止指令给ECU,ECU根据ECU发来的指令控制发动机启动模块5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以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启动发动机。以上过程结束后,驾驶员可以将汽车内后视镜支架转到原来位置,用可伸缩固定架将其固定,不影响汽车内后视镜的正常使用。
【主权项】
1.基于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汽车安全启动系统,主要包括车门状态检测模块(1)、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2)、视网膜扫描模块(3)、微控制器单元(4)和发动机启动模块(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门状态检测模块(I)用于检测车门是否处于安全关闭状态,包括车门闭锁开关和车门状态信息处理分析模块,车门闭锁开关与车门数量相同且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各个车门上,其并通过A类汽车总线与微控制器单元(4)相连;车门状态信息处理分析模块包括第一放大器和第一 A/D转换器,实现将车门闭锁开关状态信息运算放大、将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并将该数字量传送至微控制器单元(4),运算结果为O或I,其分别代表车门未全部关闭和车门均关闭两种状态; 所述的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已经坐在驾驶员座椅上进入待驾状态,包括驾驶员驾车就位传感器和驾车就位信息处理分析模块,采用多个压力传感器作为驾驶员驾车就位传感器,并安装在驾驶座椅的下面,并通过A类汽车总线与微控制器单元(4)相连;驾车就位信息处理分析模块包括第二放大器和第二A/D转换器,实现将驾车就位信息运算放大、将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并将该数字量传送至微控制器单元(4),运算结果为O或1,其分别代表驾驶员未就位和驾驶员就位两种状态; 所述的视网膜扫描模块(3)用于采集驾驶员视网膜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与之前录入的驾驶人视网膜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其与存储信息的一致性,主要包括视网膜扫描器、可动机械式汽车内后视镜支架和视网膜信息处理分析模块,视网膜扫描器安装在汽车内后视镜的背面,并通过C类汽车总线与视网膜信息处理分析模块相连,可动机械式汽车内后视镜支架包括弯管(7)和可伸缩固定架(8),弯管(7)与汽车内后视镜(6)通过螺纹孔C固定连接,弯管(7)和汽车顶棚(9)通过螺纹孔A铰链连接,可伸缩固定架(8)与汽车顶棚(9)通过螺纹孔B固定连接,当可伸缩固定架(8)伸开时可固定弯管(7)使弯管不能转动,当可伸缩固定架(8)缩回时可以松开弯管(7)使弯管(7)绕汽车顶棚(9)转动带动汽车内后视镜(6)转动并使汽车内后视镜(6)上的视网膜扫描器对准驾驶员眼部,视网膜信息处理分析模块的硬件主要包括信号调整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扫描到的视网膜信息经信号调整电路放大、滤波、整形,然后把提取到的特征信息经数字信号处理器与视网膜库里的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不成功为O、匹配成功为I的结果传送到微控制器单元(4); 所述微控制器单元(4)采用MCS类的单片机,来控制系统信息的检测,单片机通过车门状态检测模块(I)、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2)、视网膜扫描模块(3)三个模块发出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启动安全,即当以上三个模块均发来结果I时发出启动指令给ECU,除此之外发出并发出停止指令给ECU ; 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模块(5)中的ECU接收微控制器单元(4)传来的启动信息,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发动机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汽车安全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单元⑷接收到车门状态检测模块⑴的车门闭锁开关测得车门处于安全关闭状态并且接收到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2)测得的驾驶员处于驾车就位状态时,微控制器单元(4)向视网膜扫描模块(3)发出扫描指令开始进行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汽车安全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视网膜信息处理分析模块(3)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为DSP芯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网膜识别技术的汽车安全启动系统,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视网膜识别技术直接应用于汽车安全领域时存在的困难。具体包括:车门状态检测模块、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视网膜扫描模块、微控制器单元和发动机启动模块。车门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门是否处于安全关闭状态;驾驶员驾车就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已经坐在驾驶员座椅上,进入待驾状态;视网膜扫描模块用于采集驾驶员视网膜信息,并对采集的视网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与之前录入的驾驶人视网膜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其与存储信息的一致性;发动机启动模块接收微控制器单元传来的启动信息,启动发动机。
【IPC分类】B60R25-04, B60R25-25, B60R25-31
【公开号】CN104859586
【申请号】CN201510262079
【发明人】刘玉梅, 杨思航, 郭艳秀, 熊明烨, 赵聪聪, 卢政旭, 乔宁国, 张志远, 陈云, 葛琦, 张宏涛, 刘祖光, 苏建, 徐观, 陈熔, 潘洪达
【申请人】吉林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