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车用拉伸缩式全自动防晒装备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142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层;16、绒毛层;2、太阳能光电板;3、蓄电池;4、隔热收放层架;41、第一隔热收放层;411、第一滑轨;4111、第一止拉块;42、第二隔热收放层;421、第二滑轨;4211、第二止拉块;5、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1、第一正反电机;52、第一拉杆;53、第一拉绳;54、第二拉绳;55、第一改向滑轮;56、第二改向滑轮;57、第一滚轮;58、第一伸缩杆;59、第一支撑边;6、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1、第二正反电机;62、第二拉杆;63、第三拉绳;64、第四拉绳;65、第三改向滑轮;66、第四改向滑轮;67、第二滚轮;68、第二伸缩杆;69、第二支撑边;7、铆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图1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太阳能车用拉伸缩式全自动防晒装备的一种实施例,该防晒装备包括防晒衣1、太阳能光电板2、蓄电池3和隔热收放层架4,防晒衣I包括与汽车车窗贴合的防晒侧衣11和与汽车挡风玻璃贴合的防晒顶衣12,防晒侧衣11和防晒顶衣12均与隔热收放层架4活动连接,防晒侧衣11包括一块矩形状的中间侧衣111和两块铰接于中间侧衣111前后两端顶角的梯形状的端部侧衣112,防晒顶衣12包括一块矩形状的中间顶衣121和两块铰接于中间顶衣121左右两端顶角的梯形状的端部顶衣122,隔热收放层架4内置有用于驱使两块端部侧衣112相对摆动后与中间侧衣111内收于隔热收放层架4内或相背摆动后与中间侧衣111展开的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隔热收放层架4内置有用于驱使两块端部顶衣122相对摆动后与中间顶衣121内收于隔热收放层架4内或相背摆动后与中间顶衣121展开的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防晒衣I由铝箔层13、无机玻璃纤维层14、有机玻璃纤维层15和绒毛层16从外至内依次连接成一整层,绒毛层16与汽车的车窗和挡风玻璃贴合,太阳能光电板2设置在隔热收放层架4顶部,蓄电池3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并同时与太阳能光电板2、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和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连接。该结构中,无机玻璃纤维层14、有机玻璃纤维层15和绒毛层16采用特种粘合剂(如7139复合胶)胶合而成,而铝箔层13直接涂装于无机玻璃纤维层14表面,由于铝箔层13表面光滑平整,反光射率高,纵横向抗拉强度大,不透光/气/水,密封性能好,恰恰切合了防晒衣I对表层的使用性能要求;无机玻璃纤维层14对太阳光(特别是紫外线光)具有良好的反射、折射、散射性能,因而,该铝箔层13与无机玻璃纤维层14配合使用能起着良好的防晒效果;进一步,有机玻璃纤维层15对太阳光(特别是紫外线光)具有良好的吸收与转换功能,它通过将光能变成低能量的热能或波长较短的电磁波(无加热性)而达到防紫外线辐射之目的;因而,这部分热量就不会继续传递给乘室,这一过程即便是在低透光率条件下,对光能的吸收与转化,能把本将进入乘室的大部分热量阻隔在外;同时,还有太阳能光电板2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两者共同作用,即便实现了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以及低透光率性(因铝箔层13不透光);并且,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和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其所需电能通过蓄电池3这一中间装备来供给,从而提高了整个装备的适应性与可靠性。使用时,启动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和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拉动两块端部侧衣112并带动中间侧衣111从隔热收放层架4中向外移动,而两块端部侧衣112会相背摆动伸展与中间侧衣111遮盖在汽车车窗位置,其绒毛层16与汽车车窗接触贴合(可防止刮伤车身);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拉动两块端部顶衣122并带动中间顶衣121从隔热收放层架4中向外移动,而两块端部顶衣122会相背摆动伸展与中间顶衣121遮盖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位置,其绒毛层16与挡风玻璃触贴合(可防止刮伤车身),整个遮阳过程实现了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而且,此时的隔热收放层架4中为空腔结构,空气能够在隔热收放层架4流动,又能将汽车车顶的热量带走,起到了对乘室的进一步散热作用。当遮阳结束时,再启动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和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拉动中间侧衣111并带动两块纟而部侧衣112向隔热收放层架4中移动,而两块纟而部侧衣112会相对摆动收缩与中间侧衣111收束在隔热收放层架4中;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拉动中间顶衣121并带动两块纟而部顶衣122向隔热收放层架4中移动,而两块?而部顶衣122会相对摆动收缩与中间侧衣111收束在隔热收放层架4中,整个收束叠放过程同样实现了全自动化,即便实现了使用的方便性。
[0025]本实施例中,隔热收放层架4上开设有第一隔热收放层41,第一隔热收放层41内设置有第一滑轨411,第一拉伸缩式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正反电机51、第一拉杆52、第一拉绳53、第二拉绳54、第一改向滑轮55、第二改向滑轮56、第一滚轮57、第一伸缩杆58和第一支撑边59,第一正反电机51设置于第一隔热收放层41中并与蓄电池3连接,第一拉杆52滑装于第一滑轨411上并与第一正反电机51连接,中间侧衣111的顶边和底边分别与第一拉杆52和第一支撑边59固接,中间侧衣111的两底角处设有向顶部弯曲的第一弧形轨道1111,第一伸缩杆58装设于端部侧衣112的底边、且第一滚轮57和第二改向滑轮56分别装设于第一伸缩杆58的两端,第一滚轮57滑设于第一弧形轨道1111内、且第一支撑边59支撑于第一弧形轨道1111下方,第一改向滑轮55设置在车窗底边的前后底角处,第二拉绳54 一端与第一正反电机51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改向滑轮56后与中间侧衣111的底角连接,第一拉绳53 —端与第一正反电机51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改向滑轮55后与端部侧衣112的底角连接。该结构中,当遮阳时,启动第一正反电机51正转,第一正反电机51会拉动第一拉绳53,第一拉绳53通过第一改向滑轮55拉动端部侧衣112的底角,第一伸缩杆58因受到拉力,驱使端部侧衣112的第一滚轮57在第一弧形轨道1111中边向外(相背中间侧衣111的方向)滑动(端部侧衣112相背摆动,即“伸”)边牵引中间侧衣111向外(相背于第一隔热收放层41)移动,直到指定位置时,端部侧衣112即可完全伸出,最终实现了遮阳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当遮阳结束时,再启动第一正反电机51反转,第一正反电机51会拉动第一拉杆52与第二拉绳54向第一隔热收放层41中移动,第一伸缩杆58因受到压力,在第一支撑边59的支撑下,促使第一滚轮57在第一弧形轨道1111中边向内(相对中间侧衣111的方向)滑动(端部侧衣112相对摆动,S卩“缩”)边驱使中间侧衣111向内(相对于第一隔热收放层41)移动,直到指定位置时,端部侧衣112即可完全缩进,最终收束叠放在第一隔热收放层41中,整个收束叠放过程同样实现了全自动化,实现了使用的方便性。从上述遮阳与内收过程来看,端部侧衣112的伸/缩是凭借第一伸缩杆58在两根拉绳的拉力作用下实现的,并且,拉的过程不是伸(遮阳过程),就是缩(内收过程),且与拉同时进行,是一种拉伸/缩并举的自动作业过程,即实现了 “拉伸缩式全自动”功能。
[0026]本实施例中,隔热收放层架4上开设有位于第一隔热收放层41下层的第二隔热收放层42,第二隔热收放层42内设置有第二滑轨421,第二拉伸缩式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正反电机61、第二拉杆62、第三拉绳63、第四拉绳64、第三改向滑轮65、第四改向滑轮66、第二滚轮67、第二伸缩杆68和第二支撑边69,第二正反电机61设置于第二隔热收放层42中并与蓄电池3连接,第二拉杆62滑设于第二滑轨421上并与第二正反电机61连接,中间顶衣121的顶边和底边分别与第二拉杆62和第二支撑边69固接,中间顶衣121的两底角处设有向顶部弯曲的第二弧形轨道1211,第二伸缩杆68装设于端部顶衣122的底边、且第二滚轮67和第四改向滑轮66分别装设于第二伸缩杆68的两端,第二滚轮67滑设于第二弧形轨道1211内、且第二支撑边69支撑于第二弧形轨道1211下方,第三改向滑轮65设置在前后挡风玻璃窗底边的左右底角处,第四拉绳64 —端与第二正反电机61连接,另一端绕过第四改向滑轮66后与中间顶衣121的底角连接,第三拉绳63—端与第二正反电机61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三改向滑轮65后与端部顶衣122的底角连接。该结构中,当遮阳时,启动第二正反电机61正转,第二正反电机61会拉动第三拉绳63,第三拉绳63通过第三改向滑轮65拉动端部顶衣122的底角,第二伸缩杆68因受到拉力,驱使端部顶衣122的第二滚轮67在第二弧形轨道1211中边向外(相背中间顶衣121的方向)滑动(端部顶衣122相背摆动,即“伸”)边牵引中间顶衣121向外(相背于第二隔热收放层42)移动,直到指定位置时,端部顶衣122即可完全伸出,最终实现了遮阳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当遮阳结束时,再启动第二正反电机61反转,第二正反电机61会拉动第二拉杆62与第四拉绳64向第二隔热收放层42中移动,第二伸缩杆68因受到压力,在第二支撑边69的支撑下,促使第二滚轮67在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